锤炼教学语言,提高生物课堂质效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达知识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上好课,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语言感染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效,我从教学语言的锤炼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有了较为深刻的收获和体会。
一、巧用古诗词句,增添教学语言的诗情画意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是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在人们的印象中,生物学知识是严谨、枯燥的,毫无美感、灵动可言,教师也用科学、严谨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整个课堂显得非常生涩。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认为缺乏文彩的语言,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所以也就不会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我讲完有关叶绿体的内容,然后请学生解释在不同的季节叶子颜色的变化,随口说出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刚说完前面几个字,全班同学就齐声念出了后面的内容,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致突然高涨,整个课堂显得灵动起来,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实,在古诗词里面,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诗词很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满园春色关不注,一枝红杏出墙来”——应激性;“春江水暖鸭先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繁殖;“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水中有绿藻……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应用这些诗句,可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可活跃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如酒似蜜的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质效。
二、借助成语、谚语、歇后语,增添教学语言的文学味
许多成语、谚语、歇后语,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原理,或反映着丰富的生物学现象。教学中,巧妙借助这些成语、谚语、歇后语启发学生挖掘其中内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强生物学与语文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对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构建大有裨益。在《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教学中,我借用“望梅止渴”的成语引入,让学生知道了反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为让学生明确区别这两种反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成语中还有哪些反映了条件反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举了如下例子:“谈虎色变”“画饼充饥”“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鹦鹉学舌”……随后我又问学生:“为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怕会有什么结果?”让学生明确建立条件反射有助于生物适应环境,人自觉遵规守纪,就是对规章制度建立起条件反射。最后我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要学而时习之?”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而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消退的,要想学好知识就要复习,从而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整节课学生主动参与,参与面广并能用所学知识很好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好。教师应注重平时对此类成语、谚语、歇后语的收集,如:视而不见——保护色;望而生畏——警戒色;以假乱真——拟态;移花接木——嫁接;无中生有——隐性;金蝉脱壳——蜕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等,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也可以增添教学语言的文学味,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三、借用广告词,增添教学语言的时代性
广告词短小精干,琅琅上口,易引起人们的有意注意。不少学生在不经意间已记住了不少的广告词,其中一些广告词也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原理或反映着生物学现象。平时多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特点,更利于知识的记忆。如我在讲到维生素的功能的时候,就借用了一个广告词:A.火眼金睛看得清;B.脑筋急转我最灵;C.大力水手羡慕我;D.加钙增高我能赢;还有一个小小E,不怕病菌来入侵……这样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许多的学生还在反复的哼唱。
四、善用类比,增添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语言就是力量(雨果)。”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从生动性上体现的。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识有趣化;善用比喻,就会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生物学中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很抽象,至于三者的关系学生更不易理解,教学中我用了如下的比喻:一辆公共汽车相当于一条染色体,所有的座位串在一起相当于一个DNA分子,能坐人的每一个座位就是一个个基因,乘客持票对号入座,每个对应的乘客就是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学生豁然开朗,会心地笑了。教师应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类比,从而增添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五、注重幽默、风趣,增添教学语言的亲和力、感染力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教学中的幽默语言,既是一种教学艺术,一种教学风格,更是活跃课堂气氛,清除紧张和疲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味品。课堂教学中适当幽默一下,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甚至能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和误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幽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和热情,开朗的个性,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我在讲生物具应激性特征时,是以突然间用书敲学生的书桌,并请该生谈感受为例来讲授的,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我请大家列举有关应激性的例子时,学生特别积极,并且模仿老师,把有些例子以动作的形式夸张地表现出来,我拍手示意大家静下来,但教室秩序似乎有些失控,这时我说到“真的没有应激性了吗?”教室里的学生哄地笑了一下,随即静了下来,很快进入了下面的学习。这样的“批评”,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拉近了师生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需要我们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与呵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一定能事半功倍。古语曾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注意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扎实自己的语言功底,一定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