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弱阳性反应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angelzhang69 2015-12-01



目前,随着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HBsAg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大多数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HBsAg血清学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说明当检测信号吸光度值(A)超出试剂盒设定的阳性判断值时,即判为阳性,反之则判为阴性。由于影响酶联免疫测定的因素有很多,这些报告对于强反应性和明显阴性的标本,造成错误结果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处于阳性判断值周围的弱阳性反应性标本则可能影响较大,就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会影响检验人群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临床实验室要重视对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弱阳性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及报告解释。


造成假阳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内源性因素


血清是最常见的ELISA标本,大约有40%的人血清标本含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嗜异性抗体嗜靶抗原、自身抗体等非特异性物质。它们的存在对ELISA测定有干扰作用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应该在不同时期多次采血以减少假阳性率。


2.外源性因素


⑴标本溶血:各种人为因素引起标本溶血,使细胞内过氧化物酶进人血浆,并吸附于细胞及纤维蛋白原上,增加加样后微孔板洗涤难度,引起HRP活性增高,造成非特异性显色。有研究发现溶血标本OD值较高,且与溶血程度成正比;


⑵标本受细菌污染产生非特异性显色;


⑶标本保存不当;


⑷标本凝集不全血清中残留纤维蛋白原;


⑸比色时间:有研究显示双波长法比色,延迟10 min或更长时间比色,结果有不同程度的“高检出”现象,因此检测应保证终止显色后及时比色;


⑹人为因素:试剂因素、加样不准确、孵育温度及时间、洗板次数、显色液的加入方式、标本有污染和操作不熟练等。


对弱阳性反应标本的双份复检可以减少报告的误诊和漏诊,但是仍有一些标本需要确认实验才能确认。弱阳性反应标本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加以重视。如果忽视弱阳性反应结果尤其是阳性判断值附近的结果,易造成低浓度HBsAg表达人群的漏检和高浓度类风湿因子等因素引起的误诊。


在目前尚没有对临界结果有统一规则之前,除选择质量较好的试剂,对定性检测过程进行标准化以减小实验误差外,还应根据实验结果设立合适灰区和弱阳性反应标准,对弱阳性反应样本进行严格复检和确认实验。如若遇到HBsAg测定结果为弱阳性反应的样本,应通过双份复检或确认实验来确定,复检可以减少外源性干扰,复检结果不一致的再做确认实验,其目的是要排除内源性的干扰因素,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定量或者HBV DNA检测来综合分析报告。总之,检验工作者必须对弱阳性反应标本加以重视,减少漏诊误诊。


要做好HBsAg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必须选择国家卫生部批检合格试剂盒;标本空腹采集无溶血,血清完全分离;操作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临床检验各室应根据目的不同、项目不同分别采血,防止转血过程中标本污染可能,导致结果错误的发生;对于阳性标本或可疑标本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方法及重新采血复查。而现阶段由于方法学特定的局限性及试剂盒客观存在的质量差异,抗原抗体结合有一定线性区、等价区和抗原过剩区,只有当HBsAg浓度在线形范围内,S/CO值与HBsAg浓度呈正相关,故临床报告化验单时,不宜单纯报告阴、阳性(质控标本除外),且建议临床规范化验单,临床医生在化验单上详细注明患者病情和分期。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