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全国农垦猪场高产高效与精细管理培训班听课笔记

 有君生活 2015-12-01

11月11日,在这个炒概念的日子里,2015年全国农垦猪场高产高效与精细管理培训班在江西南昌开班。今天授课环节分别由四位专家授课:新希望六和首席科学家闫之春老师的《大型养猪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成本管理原理》、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当前我国猪场主要疾病及流行动态》、北京养猪育种中心SPF公猪站马小军老师《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舒邓群教授《仔猪培育与商品肥猪饲养》。


第一课 大型养猪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成本管理原理

我国养猪企业正缓慢地向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过渡,仍处于现代化的时期。在当前资产、服务供应尚未专业的情况下,大型规模养猪企业的经营管理,首先需要理清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下的经营主体。


现代养猪企业的管理新模式应根据不同猪群、不同经营风险类型、不同核算方式,将繁殖猪群与生长猪群分开,明确产出率和成本指标的考核重点,进行管理和经营。


现代养猪企业的管理应更加关注结果指标,不应该过多的考核过程指标。


现在养猪企业的管理应该遵循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过程,选出界定指标,通过连续期间度量,不断提高。


现代养猪企业的管理的输入品和产品市场的风险管理、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各养猪专业技术管理等。


第二课 当前我国猪场主要疾病防控

腹泻型疾病仍然存在,呼吸道系统疾病常年危害:伪狂犬重新发生、蓝耳病不间断发生、圆环病毒,支原体感染不容忽视、细菌性继发感染增加。

我国猪病的流行动态及防控

流行性腹泻病:母猪免疫,做好圆环、蓝耳疫苗免疫。灭活苗免疫、弱毒苗的免疫、活苗—死苗顺序交替免疫(顺序很重要)。自家肠道灭活苗,病原量一定要高,打给母猪。返饲:发病群中可以用病死猪内容物感染母猪,降低仔猪发病及死亡,但危险性大,可能有其他病原,仅限于疫区使用。

治疗方法:5%葡萄糖生理盐水+抗生素(恩诺沙星及磺胺类、泰乐菌素等)+阿托品10毫升+抗炎药物,混合后4小时用完,每头仔猪静脉推注或腹腔注射15-20毫升。适当添加蒙脱石等收敛。

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多点式饲养早期断奶全进全出消毒和空舍注意引种,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冬季保持舍温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不光是保温箱的温度(25-28度),更主要的整个产子舍的温度要达到22度以上,母猪营养。

猪伪狂犬:及时淘汰免疫耐受猪或野毒带毒感染猪。加强疫苗的免疫,加强引种检测,引伪狂犬野毒阴性猪。监测gEgB抗体, 种猪场gE阳性淘汰,必须重视伪狂犬疫苗免疫!注意母乳抗体是否干扰!

PCV2的防控:注重疫苗免疫,从仔猪到大猪都不可放过。

PRRSV防控:加强生物安全,减少PRRSV新毒株的引入,部分清群、空栏,注意保障空栏时间,同时结合生物安全,清除并不难,但是净化的关键在于以后如何继续保持阴性,防止重新再感染。


第三课 猪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人工授精优点:减少饲养公猪的成本;性能改良和遗传交流;可以有效控制精液品质和质量;预防疾病;便于管理。


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20℃,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5%。饲喂单独的公猪料,应注意避免微量养分和蛋白质的不足。


采精目前已经不是难的技术,但是细节很重要。一定要注重干净的卫生条件,手法温和少刺激惊吓公猪避免应激。


精液的检测稀释注意:稀释液的渗透压很重要。


刺激母猪发情的方法:公猪促发情;激素刺激发情。


人工输精方法:常规输精;深部输精;子宫角输精。



第四课 仔猪培育与商品肥猪饲养

仔猪培育


初生仔猪的三个死亡高峰期:初生期(从母体保护到体外独立生活,被冻死、饿死、压死的机率很大,尤其在生后三天内)、生后三周左右(母乳及母源抗体下降,仔猪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同时仔猪生长发育处于旺盛时期,营养需要增加,需从饲料中获得)、断奶前后(吃奶向吃料过渡、环境过渡、饲料类型过渡,而仔猪的消化机能尚不完善)。


仔猪饲养管理:“过三关”和“四防” “三察看”。三关(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四防(防冻、防饿、防压、防病)、三察看[看粪便(是否健康);察看睡眠(温度);察看行为、叫声(固定乳头情况)]


肥育猪饲养


杂交组合的选择:内三元和外三元。训练“三定位”:仔猪入舍后, 要及时进行调教, 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去势:仔猪生速度规律大抵如此:公猪>阉猪>母猪。合理分群。适宜的肥育方式。科学配制日粮。肥育猪饲喂量的确定。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做好饲料类型的过渡。适宜环境条件。肉猪适宜的出栏体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