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铅山河口 万里茶路第一镇[图]

 休闲乐缘 2015-12-02
铅山河口 万里茶路第一镇[图]
●始于17世纪
●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蒙
●八省共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计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3-09-14 00:16

  从福建武夷山出发,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贯通中、蒙、俄三国的商路,总长达一万三千多公里,这条历史上的中俄万里茶路堪与丝绸之路媲美,而铅山河口镇就是万里茶路第一镇。9月12日,在河南南阳,来自8省的专家共商“万里茶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计,争取尽早将“万里茶路”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河口古镇

河口古街

  中俄万里茶路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

  9月10日至12日,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等8省区的致力于中俄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齐聚茶路水陆枢纽之地——河南省南阳市赊店古镇,共商中俄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计。

  与会专家介绍,中国的茶叶贸易和茶文化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商品交流和中外文化交流,形成了多条特色鲜明的茶文化线路,中俄万里茶路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这条茶路始于17世纪,是一条由晋商主导,从福建武夷山出发,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蒙等八省区,贯通中、蒙、俄三国的商路,总长达一万三千多公里。通过这条商路,中国外销茶叶誉满欧亚大陆,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贸易黄金商道,也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播线路。

  尽早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围绕万里茶路的正确命名、起点与沿路文化遗产的认定等问题,将展开一系列保护动作。”参加会议的江西省文物专家肖发标介绍。

  首先将确立保护目标。比照大运河、丝绸之路等线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办法和措施,共同制定中俄“万里茶路”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今年11月份,将由福建省文物局牵头,召集沿线八省市文物局的相关领导齐聚福州市,共商“万里茶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计,然后再将意见集中,向国家文物局汇报,争取支持,早日将“万里茶路”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

  其次,以文化线路为理念,加强基础研究,开展“万里茶路”遗产保护的现状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估。对其中价值较高、保存状况较好的遗产,推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万里茶路”相关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此外,还将建立长效、稳定的工作机制,成立沿线城市联盟,定期研究交流,定期出版发行博物,定期组织研讨会,设立专项研究课题,促进“万里茶路”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升线型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水平。

  铅山河口是万里茶路第一站

  如此波澜壮阔的万里茶路,其第一镇就是江西四大名镇的铅山河口镇。相比辉煌的造纸史,铅山历史悠久的制茶史往往被人忽略。肖发标介绍,河口镇在明清时期是江西省“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即有“景德瓷器樟树药,河口茶纸吴城木”之赞誉,现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

  明史《铅书》记载:“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当时,铅山茶叶种植面积达20万亩。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河口镇贸易中心和制河红茶技术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当时,福建、江浙一带的茶商都将毛茶运到河口镇加工成河红茶。河口拥资百万以上的茶行饶、吕、葛、庄四家号称“四大金刚”。河口九弄十三街,茶铺林立;外地客商兴建的会馆达十九家;“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大量贸易推动了河红茶制作工艺的改进,吸引了河口镇及周边3万多人从事红茶加工,并成立了河口帮茶师会。

  研究晋商茶史的专家李晨光说:“晋商开辟的(铅山)河口茶路,先篷船水运,从湖口到达武汉,溯汉水出襄樊,溯唐白河到河南赊店。至此,全长1500余公里的漫长水路走完。再由赊店改用骡马驮运和马车运输,在豫西大地上迤逦北行,直抵黄河南岸的孟津渡口,转洛阳,又经西安、兰州,运往西北。”

  河红茶才是红茶的真正祖先

  红茶发源于铅山县武夷山镇桐木关为中心的篁村、西坑、中村、天柱山乡高际岭和福建省武夷山市三港、星村一带,后传到江西修水县、浮梁县及安徽的东至、祁门县。江西先有“河红”,次有“宁红”,再有“浮红”(又称祁红),是中国三大红茶。

  河红茶原产地海拔千余米,夹在黄冈山(武夷山主峰)和独竖尖(武夷山第二高峰)两座高山之间,种植茶树已有近千年历史。

  据《铅山县志》记载,河口镇在明代宣德至正德年间(公元1426年~1521年),除加工“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这两种茶自宋景祐年间以来就一直作为贡茶),又精制出小种河红茶、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香馨等名茶行销市场,其中的小种河红茶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红茶。

  河红茶比武夷山市的正山红茶早一到两百年。据《铅山县志》记载,当时河口制茶技术较高,在全国茶叶加工界有一定地位。武夷茶的主要产地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的制茶师大都聘自河口。由此不难看出,福建武夷山市红茶生产技艺源自河口。同样,正山红茶是在河口河红茶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可以说,铅山县河口镇的河红茶才是红茶的真正祖先。

  铅山河红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红茶鼻祖——上品河红茶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明清两代,河红茶制作师傅遍布全国红茶产区。河红茶是明清茶名片上最耀眼的金斑银线,自问世后全国各地商人纷纷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上饶地区志》),被西方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

  明万历年间,美国商人威廉·马克斯在《茶叶全书》中写道:“河口镇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市镇之一。”《中国茶乡之行》作者R·Fortune写道:“河口是一个繁荣的大市镇,茶行林立,全国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英国商人也来此采购河红茶。”明《铅山乡土志》描述:“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

  铅山茶文化遗产保护受重视

  目前,河口明清古街位于铅山县河口古镇北部,是古镇最重要的中心街区,也是江西保存最完整最长的古街。它是明清时期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典型代表。

  2003年,武夷山市抢先恢复了“正山小种”的生产,并于当年申报了原产地保护。因此,与三港、星村山水相连的铅山县篁村、西坑、桐木关一带,只能遗憾地与“正山小种”原产地的称呼失之交臂。2009年,武夷山市又成功注册“正山小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铅山生产的红茶只能被业界称为“外山小种”,高山上种植400多年的老茶树也被迫“改姓”。

  2007年以来,铅山启动传统产业复苏工程,扶持河红茶、连四纸、古汉春酒、铅山陈醋等传统产品振兴。2008年到2010年,陆续有铅山人投巨资建立河红茶种植生产基地,生产河红茶。2010年,铅山县整理出河红茶制作工艺流程,并纳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图 肖发标 记者刘国伟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 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