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第四

 htann 2015-12-02
  氣上嗆 咳嗽生 《内經》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不獨肺也。然肺爲氣之市,諸氣上逆于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離于肺也。
  肺最重 胃非輕 《内經》雖分五臟諸咳,而所尤重者,在聚于胃關于肺六字。蓋胃中水谷之氣,不能如霧上蒸于肺,而轉溉諸臟,隻是留積于胃中,随熱氣而化爲痰,随寒氣而化爲飲。胃中既爲痰飲所滞,則輸肺之氣亦必不清,而爲諸咳之患矣。
  肺如鍾 撞則鳴 肺爲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隻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乾之,則嗆而咳矣。亦隻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乾之,亦嗆而咳矣。肺體屬金,譬若鍾然,一外一内,皆所以撞之使鳴也。
  風寒入 外撞鳴 經雲:微寒微咳。可見咳嗽多因于風寒也。風從皮毛而入于肺,寒從背俞而入于肺,皆主乎外也。後注雖言熱、言濕、言燥,令不自行,亦必假風寒以爲之帥也。
  痨損積 内撞鳴 痨傷、咳嗽,主乎内也。二者不治,至于咳嗽失音,是金破不鳴矣。
  誰治外 六安行 六安煎雖無深義,卻亦平穩。然外感諸咳,當辨風熱、風燥二症。如冬時先傷非節之暖,復加風寒外遏,以致咳嗽、痰結、咽腫、身重、自汗、脈浮者,風熱也,宜萎蕤湯辛潤之劑,切勿辛熱發散。而風燥一症,辨治尤難。蓋燥爲秋氣,令不獨行,必假風寒之威,而令乃振,咳乃發也。《内經》隻言秋傷于濕,何也?以長夏受濕土郁蒸之氣,随秋令收斂,伏于肺胃之間,直待秋深燥令大行,與濕不能兼容,至冬而爲咳嗽也。此症有肺燥、胃濕兩難分解之勢,唯《千金》麥門冬湯、五味子湯獨得其秘,後人以斂散不分,燥潤雜出棄之,昧之甚也。
  誰治内 虛痨程 宜于《虛痨門》擇其對症之方。審是房痨傷精,則補精;審是思郁傷脾,則養神。
  挾水氣 小龍平 柯韻伯治咳嗽,不論冬夏,不拘淺深,但是寒嗽,俱用小青龍湯多效。方中驅風散寒,解肌逐水,利肺暖腎,除痰定喘,攘外安内,各盡其妙。蓋以肺家沉寒痼冷,非麻黃大將不能搗其巢穴,羣藥安能奏效哉。
  兼郁火 小柴清 寒熱往來咳嗽者,宜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乾薑、五味治之。
  薑細味 一齊烹 《金匱》治痰飲咳嗽,不外小青龍湯加減。方中諸味,皆可去取,唯細辛、乾薑、五味不肯輕去。即面熱如醉,加大黃以清胃熱,及加石膏、杏仁之類,總不去此三味,學人不可不深思其故也。徐忠可《金匱辨注》有論。
  長沙法 細而精 《金匱》痰飲咳嗽治法,宜熟讀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