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棵树

 红瓦屋图书馆 2015-12-03

三棵树


  刘保法
  接近大自然,走进大森林,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共识。尤其对于久居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人来说,经常变换环境,去乡野森林跟大自然来一番亲密接触,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但是,这种接触往往是欣赏性的,只是当了一回客人而已。真正的高层次的关注森林,应该是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森林,感受森林;你应该是森林的兄弟姐妹,甚至你自己就是一棵树,你是在跟森林里的一草一木进行心灵交流和倾情对话。这时候,你才是森林的主人。而想成为森林的主人,恰恰不能忽视的却是你身边的森林——从身边做起,首先关注身边的森林,是成为森林主人的最初出发地。一旦跃升为森林主人,你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即使是一棵树,也可以是一片浓郁幽深的大森林;使你内心永远精彩纷呈、绿意葱茏——
  
一棵椿树
  这棵椿树是女儿出生那年破土而出的。女儿读幼儿园时,椿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那么高。每逢春夏季节,椿树就有规律地展开枝桠,撑起一蓬蓬绿叶子,就像一顶大绿伞,正好在我家窗前布下一片阴凉。鸟儿们会成群结队飞过来歇息乘凉;抑或在枝叶丛中“叽叽喳喳”鸣唱。女儿更是欢天喜地,趴在窗台津津有味看鸟儿们飞。鸟儿们呢,好像也挺喜欢女儿,常常在树枝上排成行大合唱;唱完大合唱就飞下来,在窗前盘旋飞翔。如果女儿去奶奶家住了两天,它们会从椿树飞到窗台上,朝房间里看,轻轻叫唤,哈,它们是来探亲的吧!
  椿树是鸟儿的天堂,更是女儿心中一片绿莹莹的森林!
  有一次,女儿打开窗户,突然声嘶力竭地哭叫起来:“爸,快来看呀!椿树的叶子被秋风吹落了。椿树没衣服穿了,小鸟也不会来了,爸爸快想想办法吧……”
  哦,原来女儿是在为窗前的椿树担忧!
  这天晚上,女儿一直没睡好,她的小床咯吱咯吱不停地响。第二天起床后,她又门里门外跑进跑出,不知在忙什么。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兴奋地喊叫起来:“爸爸快来看,椿树长叶子了!椿树又长新叶子了!”
  我莫名其妙地跑到窗前看——哪里是什么叶子,竟是一只只鸟儿!椿树的每一根枝头几乎都停着几只鸟;一百根枝头,少说也有上百只鸟吧……真正是神奇而壮观!兴许是怕惊动了这些奇迹般出现的鸟,女儿尽量压低嗓门,神秘兮兮地对我说:“鸟儿倒是蛮讲情义的,它们怕椿树挨冻寂寞,就又飞回来了。它们是给椿树当叶子的。它们是鸟叶子,椿树变成了一棵鸟树!”
  我被女儿的稚气和真情感染了,很久没说话。我不知道造成“鸟树奇观”的真正原因,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女儿,我只是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流动:人是讲友情的,树,鸟,也是讲友情的,正因为万物都在呼唤友情,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
  过了好些天,我才知道——那天早晨,女儿将一桶爆米花,撒在了椿树底下!
  对女儿来说,你能说这棵椿树不是她内心的一片森林吗?这以后,女儿会经常跑到椿树下,给椿树浇点水,看看椿树有没有变化;抑或蹲在树下,观察泥地里的动静,好像那块巴掌大的地方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有城堡,有房子,有河流,有桥梁……有无数“城市居民”往来穿梭,默默无声地忙碌。有一回,她用一根枯枝,在树干上小心翼翼地拨拉。我在窗口问她看到了什么,她回头说:“有一群蚂蚁在打群架,我在劝阻它们。再说蚂蚁在椿树身上打来打去,椿树会很难受的……”
  一棵椿树,就这么让女儿学会了发现和关爱。
  
一棵樟树
  不久,我们搬了一次家。在新居楼下的泥地里,有一年突然长出一棵小樟树苗。
  女儿很想有一天能到森林里去玩。我就指着这棵樟树苗,说:“看,这里就有一片森林。”
  “什么呀?只不过是两瓣小小的叶芽……”
  “只要你心里有它,经常去护理它,要不了几年,它一定会长成一片森林的。”
  女儿不怎么相信,但她听从了爸爸。每天从这里走过,她都要去看看小樟树苗。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严重冰冻,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
  过了一年又一年,小樟树苗跟女儿一起长大。
  到女儿读四年级的时候,小樟树已经有两个女儿那么高了;茂盛繁密的枝桠,朝气蓬勃地朝四面八方伸展,编织出一大片嫩绿色的阴凉。
  女儿高兴极了,搬只凳子坐在树阴里,久久不肯离开。
  她妈妈问:“你老是坐在那里干什么呀?”
  女儿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的‘森林’。我在享受我的‘森林’呢……”
  是的,在女儿心里,你能说这棵樟树不是一片森林吗?她不仅常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玩耍,还在夏日里盛情邀请阿婆阿姨们到她的森林里乘凉。鸟儿飞来,她会笑眯眯地说,欢迎你们到我的森林里筑窝安家;春天樟树爆新芽,她又说小妹妹们穿上新装,要去参加时装模特比赛……她甚至可以是草虫,可以是蝴蝶,也可以扮演另一棵树,跟这棵樟树打招呼问好、促膝谈心。她时常抱一抱这棵樟树,然后大叫:“啊,我听到树的汁水流动的声音了,它们在唱歌呢……”
  一棵樟树,就这么让女儿学会了诗意地享受森林。
  
一棵枇杷树
  第二次搬家,我们又在新居楼下的泥地里埋下了许多枇杷核。
  来年春天,许多枇杷树苗从泥地里钻出了脑袋。我们拔掉了一些瘦弱的树苗,留下了一棵最粗壮的。也许是因为有了养护椿树和樟树的经历,女儿对枇杷树的护理显得格外精心。她不仅浇水拔草,还给树苗施肥!这期间,女儿养过仓鼠、兔子和一只大山龟。它们死了以后,女儿就将它们埋葬在这棵枇杷树下……
  枇杷树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过了几年,竟然结满了黄澄澄的果实。
  女儿开心得不得了。可是,物业管理人员也开心得不得了,他们马上挂出牌子:不许采摘,违者罚款。
  女儿想不通了,抱怨说:“我们种的枇杷树,怎么变成他们的了?……”
  我说:“你又不是种在私家花园里,怎么说得清?不过看着有人喜欢,你心里肯定也很开心,是吗?这就够了,这就是枇杷树给你的回报!”
  女儿不再抱怨,每次进进出出从树旁走过,跟居民们共享着黄澄澄枇杷果带来的快乐!
  一棵枇杷树,就这么让女儿懂得了宽容和分享。
  又要搬家了。家具已经全都搬上汽车,女儿突然咕哝了一句:“我要跟枇杷树说声再见……”然后立即下车,跑到那棵枇杷树前,深深鞠躬……
  我猛然想起,每次搬家,我们都要跟旧楼院子里的树木举行告别仪式。而这次因为太忙,我竟把这事忘了。看着女儿在枇杷树前虔诚鞠躬的样子,我感到非常欣慰——一个人的童年,只要跟树相伴,真正跟一棵树有过心灵的交流,她和这棵树之间就有了故事,天涯海角几十年都不会忘记。我坚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女儿的事业是发达还是平淡,不管她是有钱还是没钱……她的内心,她的精神世界,肯定是富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