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论不是你赢我输的赛局!了解期望,提出对方点头、有利于自己的观点

 heii2 2015-12-03

刚从客户那提案回来的小孟,垂头丧气地喃喃自语:「提案没过,我输了!」说完,坐在位置上两眼发直,无法再继续工作。


和小孟一样提案不顺的老王,一挂上电话就说:「连提案机会都不给,吃亏的是你!」接着继续拿起电话,打给下一个提案对象。


在工作中,思考方式,往往影响我们看待事情成败的态度,进而决定我们的行事风格,是积极还是消极。同样地,在和他人争论事情的时候,我们如何看待事情,更决定了我们会争赢还是输。


4种要不得的思考模式,容易让你变得消极


人类会因为思考模式不同,而产生各种型态的认知扭曲。以下列举4种:


1.二分法思考(dichotomous thinking)


只把事情分成两种类型的思考模式。在这种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下,就算处于中间灰色地带的成分明明比较多,执拗的人仍会视而不见。


「非友即敌」的思考模式也是如此,一旦对方所陈述的意见与自己稍有不同,就会立刻把对方当成敌人看待。「没有成功便是失败」「非善即恶」「不支持就是反对」的思考模式也是如此。


2.过度类化(overgeneralization)


这是把某一个事实套用在其他所有现象上的思考模式。例如,看到新闻报导某位少年犯下凶杀案时,大部分的人都会有「现在的小孩真恐怖」的想法。明明犯案的少年只有一个人,却硬要把全国几百万名的年轻人全拖下水。


3.标签化(labeling & mislabeling)


明明对方(或自己)只有一点小疏失,却被贴上「我就是个没用的人」「那家伙是公司的负担」之类的标签,这也是相当偏激的思考模式。若是套用在人际关系里,就成了一种典型的人身攻击,让其他人在还无法深入了解之前,就率先被旁人(或自己)贴上的负面标签影响,使其他人对当事人有先入为主的负面认知,与不良的刻板印象。


4.针对我(personalization)


这是一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与自己有关」的认知扭曲。例如,看到同事们在聊天却没找你加入,而产生「他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这种被害妄想般的思考,就属于「针对我」的认知扭曲。

用「后设认知」来破除认知扭曲


一旦有了上述的认知扭曲,在争论的场合最为不利。特别是在面对会议上的重要争论时,如果你没有事先确认自己是否有认知扭曲,就会让对方有机可乘。


例如,当你在提案时说:「没赢的话就是输。因此你那样的做法如果不能让我们胜过对手,那不就注定要失败吗?」如果你竞争的同事反驳:「没赢不一定就是输。还有平手这个选项不是吗?」你就无话可说了。这就是受限在「非胜即败」的二分法思考模式下的后果。


想破除「认知扭曲」,最好的做法就是使用「后设认知」,以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试着想想「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就可以让受到限制的思维从框架中争脱出来。

争吵时,记得要给对方面子


在争论场合居下风,大多是因为对对方缺乏了解。


例如,在公司内的争论场合,有时对方需要的明明是「只要你给我留点面子,就算要我妥协也没关系」,但你却没能了解这点,以致双方僵持不下。


「我知道你们部门也很为难。那么,如果我们改用这种折衷方案如何?」如果像这样,只要稍微表现出为对方设想的姿态,他就会认为「至少这家伙有在替我着想」,觉得你很给他面子,彼此就能各退一步。因此,就算你提出的替代方案其实和先前的大同小异,但一般够上道的人,大多会乖乖地从你搭好的这个台阶走下来。


相反的,如果你态度强硬地说:「就是因为你们部门从头到尾都不了解这个计划有多重要,意见才会那么多。拜托你先去把资料读清楚再来!」对方一定会当场发怒,态度也会愈发执拗,更不可能有妥协的机会。


此外,也有比起面子,对方反而更重视实质好处的状况。这个时候,提供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满足他的需求,绝对是最有效的做法。


其实很多时候的争论,彼此的想法是否正确、逻辑是否说得通之类的判断,未必是最重要的关键。而是因为你不愿了解对方到底需要什么,才导致对立的状况一直存在。所以,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先仔细观察对手,并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重新回顾整起争执。

争执无法解决问题,考量对方需求才能提出双赢解决方案


在职场上,各部门之间难免会有协调不良的状况,当你和其他部门进行辩论的时候,必须考量到对方是该部门的代表,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千万不能因为对方年纪较轻、或是资历比你浅就大放厥词。


提醒自己确实尊重对方后,接着就是以理论决胜负了。请记住,如果你二话不说就接受了对方提出的要求,从此就会被人小看,以后就更有得退了。为此,你绝不能轻易让步,必须先意识到对方想要的,无非是说服你放弃坚持,并配合他们的做法。他可能期待在谈判结束后,兴高彩烈地回去和部门主管报告:「因为我的努力,终于让XX部的人妥协了。」考虑到对方有这样的期待后,你可以先故意拒绝几句,最后再提出让双方都能获利的做法。


对方到底期望什么,通常会表现在言语之间或表情上。只要仔细观察他话里透露的讯息,或是发言当下的表情,就一定能看透对方的心声。


另外,事先了解对方在其组织里的地位或业务状况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只要你掌握足够的情报,就能大致推论:「这家伙现在夹在业务员和上级之间左右为难,应该会希望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便能依据他这样的需求,提出将工作期限延后的方案。


总而言之,争论无法只单靠话术或气势驳倒对方。有时候,先试着了解、仔细观察敌手,就能避开争执的场面,轻松地把状况解决。


资料来源 / 《成熟大人的吵架技术》,大是文化出版

图片来源 / Evan via Flickr, CC License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