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听浩 我自幼爱好书法,与毛笔结缘四十余载,尤其是小楷,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会。 一、学术无捷径,勤学出功力。书法是一门学问,一定要从学习基本功开始,以临摹为入门,学楷书作先行。我在青少年时代临摹小楷古贴《灵飞经》,后临王羲之的《曹娥碑》、王献之的《洛神赋》,近年重点临赵孟頫的《汉涉黯传》,基本上坚持每日临帖一小时。通过临、读、比、用、看,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二、小楷的笔法包括执笔和用笔。“五字执笔法”对写大小楷都适用,其不同点就是手指执笔管的部位有高低之分。写小楷的执笔一般靠笔管下部,离笔毛根部一寸左右为宜。写大楷有时手指要转动,写小楷手指不需转动。至于写小楷要不要提腕,我在这方面曾走过弯路。以后我采用沈引默写小楷时“肘悬起,腕着案”的方法,这样书写小楷易于提按,笔画精细有序,用笔运转自如。 关于小楷的用笔,要完成点、横、竖等线条的起、行、收的动作,还必须掌握按、提、顿、回的基本的运笔方法。小楷的活动范围小,笔画线条的特点也是小而细,所以用笔要切忌平整匀称;粗细协调,才能反映出小楷点画的线条美。一般来说,写小楷下笔(起笔)在型态上出现粗些的地方是“按”的结果,细的地方是“提”的结果。但在唐人写经体中,有的起笔是很细的,收笔反倒粗而圆健,如“长”“丘”字的一横画就是如此。乍看起来似乎有漂浮之感,但从字的整体看却显得瘦劲挺峻,恰到好处。 三、小楷在结构上也有很多学问,在某种意义上讲,写小字要比写大字更难些,苏东坡曾说过:“大字难结密、小字常局促”。要避免容易产生拘谨不自然的现象,首先要注意书写结构的严谨,务使间架平正,左右盼顾,顿挫起伏,纵横合宜。其次是要防止开始认真,写到后来马虎的现象。写小楷切忌性急,笔画一定要交代清楚,施展合乎横平竖直,疏密匀称,点画呼应,比例适当等法度。此外,小楷要写出书卷气,还要有书外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