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豆里的龙葵素有毒

 老刘tdrhg 2015-12-04

土豆里的龙葵素有毒

    土豆是一种大众蔬菜,尤其在北方的冬天,它是许多家庭的主食蔬菜之一。然而食入未成熟的土豆,或发芽、腐烂了的土豆,却可导致人体中毒。

    土豆中含有一种叫龙葵素的毒素,由于含量极少,一般情况下不会使人中毒。但如果土豆尚未成熟,或土豆发芽、变绿、腐烂,龙葵素含量就明显增多,而且较集中地分布在发芽、变绿和溃烂的部分。有人测定,每100克土豆嫩芽中龙葵素的含量可高达520毫克,高出土豆块中60-65倍。

    龙葵素吸收进入血液后有溶血作用,还可麻痹运动、呼吸中枢,刺激胃粘膜。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见头晕、咽干、畏光、惊厥、瞳孔散大等,最终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为了预防龙葵素中毒,首先要注意把土豆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食用之前把芽、芽眼、变绿和溃烂部分挖去,切好后在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就可使龙葵素的含量大大减少;烹调时在菜中放些醋,醋酸可以使龙葵素分解成糖根和糖类,并且还有解毒作用。另外,将土豆彻底煮熟煮透,也能解除龙葵素的毒性。

http://shenghuo./show_34507.htm

相关信息

味精过量会引起中毒

味精是家家户户的必备调味品。在烹调菜肴时,加入少许味精,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味精的使用是多多益善的。相反,如果食入过量,则会引起味精中毒。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谷氨酸在正常人脑中含量较多,并能起神经体液的转换作用。但是一次吃进的味精过多时,人体却可产生种种不适,一般在就餐后的5-30分钟内相继出现颜面潮红、发热、头痛、头晕,头部咀嚼肌、背部肌肉、四肢肌肉乏力,出汗、恶心、呕吐、心跳过速以及胸闷胸痛,严重时还会发生意识模糊不清。这些症状多是暂时性的,经过休息,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如症状严重,应当静脉滴注葡萄糖液,或多饮茶水,稀释其要体内的含量,均有助于症状的消除。那么,

http://shenghuo./show_34508.htm

食物各类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激素类过量,会造成人体肥胖、肢端肥大、性早熟、致癌及抗药性。有的在鸡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使人工养殖鸡在49天内即可长成为肉鸡上市。有的为了使牛、羊多产奶,便在它们体内注射了雌激素。池塘里那些个头飞速增长的鱼,也是在添加了生长激素饲料的喂食下被“催”大的。催熟剂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为了使农作物高产或提前成熟,有的生产者不按规定使用催熟剂,把浓度调高,喷洒在农作物上。这类催熟剂(学名叫植物激素)主要有乙烯剂、脱落酸等。更有甚者,有的竟把过浓的催熟剂直擦在蔬果表皮,或对根部直接注射,使它们提前早熟进入市场。环境激素促使人类退化。食物中存在的激素、雌激素和抗生素与杀虫剂、洗涤剂等形成“环境激素”,使人

http://shenghuo./show_34509.htm

储存时间较长的水不宜饮用

不论是煮沸后的水,还是自来水,一旦放置时间过久则不宜饮用。刚被提取的深井水,每升仅含亚硝酸盐0.017毫克,但在室温下储存3天就会上升到0.914毫克,原来不含亚硝酸盐的水,存放1天后,每升会产生亚硝酸盐0.004毫克,3天后上升到0.011毫克,20天后则高达0.73毫克。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导致食道癌、胃癌等。另外,存放时间过长的水,容易污染,饭后易产生消化系统疾病。

http://shenghuo./show_34510.htm

香肠不宜多吃

香肠属于一种快餐食品,很受人们欢迎,因为它不必烹调,物美价廉,而且吃起来爽口不腻。但在食用时,应注意多吃一些豆芽、青椒、菠菜、黄瓜等新鲜蔬菜,或者在吃香肠后,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如桔子、鲜枣、番茄等,以避免吃香肠对人体产生有害的一面。香肠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香肠腐烂变质,保持其鲜度和存放的时间长久,加工部门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防腐剂—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与肉类蛋白质中的胺结合,形成一种叫做二甲基亚胺的物质,这是一咱强致癌物,而在食用香肠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使维生素C大大增加。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酸钠与胺的结合,从而避免强致癌物质在水分道形成。因此,香肠不宜长期食用,食用时应多吃些

http://shenghuo./show_34511.htm

牛奶与糖同煮不科学

有些人喜欢吃甜牛奶,常把糖和牛奶掺合后一起烧沸,这种做法有损于牛奶的营养价值。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与白糖、冰糖在高温作用下,容易形成结合物—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见,由于煮法不当,使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物质赖氨酯变成了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正确的用法应该是等煮好的牛奶放温后再加糖拌均。另外,奶粉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也会逐渐产生乳糖基赖氨酸,使奶粉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因此奶粉不宜放置时间太久,牛奶不宜和糖同煮。

http://shenghuo./show_3451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