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蜀油画展

 百了无恨 2015-12-06


  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 曾洁)12月5日,“生于40巴蜀油画暨巴蜀影响力当代书画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32位艺术家携精品力作参展。主办方推出本次展览,意在推动四川美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壮大美术川军队伍,加快推进巴蜀画派的品牌建设。部分优秀作品或将择期拍卖,支持文化艺术公益事业的发展。

  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巴蜀画派,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群体,即使年届七旬,仍然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这批生于物质贫乏年代的画家,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创作出一大批经典油画。这些既表现历史也反思历史的作品,令他们在新中国油画艺术史上为巴蜀油画赢得了一席之地。


  (艾轩《肖像》)

  本次展览就展出生于这一年代的部分油画家的作品,包括艾轩、马一平、何哲生、张文源、王龙生、简崇民、何多苓、徐光弟、简崇志等画家携新作亮相。此外,还有戴卫、高小华、贾兴桐、刘朴、梁时民、张跃进等艺术家,携精品力作参加巴蜀影响力当代书画展。


  (高小华《写生·丽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艾轩、何多苓、高小华参展。中国写实油画代表人物艾轩的绘画语言沉着而精致,他特意拿出1980年前后创作、30多年从未公开展出的《静物》《肖像》等作品。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家代表何多岑展出了1984年创作的《肖像》。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他的成名作《为什么》开创了中国当代“伤痕艺术”之先河,这次展出了《写生·丽人》《画室NO.8》等新作。初次之外,市民可以在画展上看到马一平《裂缝中的看到的春天》、戴卫《达摩图》、刘朴《锦官城外柏森森》、梁时民《残雪乱林中》、张跃进《雪映野山村》等一批兼具人文精神和特立个性的书画作品。


  (何多岺《肖像》)


  (梁时民《残雪乱林中》)


  (刘朴 《锦官城外柏森森》)

  展览开幕当天,超过百位市民在川博的展厅欣赏画展。不少市民带着孩子赶来接受艺术的熏陶,他们在现场和名家交流绘画技法。还有一些白发老人举着相机拍照,试图通过艺术家的画笔,寻找当年的时代气息。展览将持续至12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