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岁寒松柏520 2015-12-06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易传·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太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

    在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太阳分解为太阳之阳——“乾”和太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太阴分解为太阴之阳——“艮”和太阴之阴——“坤”。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八卦不过是阴阳,四象不过是二物,太极动生阴阳,天地不过一阴一阳而已!
 
 
  
  远古之时,盘古尚未开天辟地,天地宇宙混沌一片,仅有太易太初太素。太易乃气之始,太初谓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此三类混为一团,无光无声无形无影,浑浑沌沌。老子称之为:夷、希、微。此时称为太极,亦称太一,又称太无。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太极生“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古人概之为:阴阳。

两极符号:

阳:▅▅▅▅▅

阴:▅▅ ▅▅

两仪生四象。四象符号为:

太阳:
▅▅▅▅▅
▅▅▅▅▅

太阴:
▅▅ ▅▅
▅▅ ▅▅

少阳:
▅▅▅▅▅
▅▅ ▅▅

少阴:
▅▅ ▅▅
▅▅▅▅▅


四象生八卦。八卦符号与卦名字为:



 
四象
四象学说的出现,有助于古人认识客观世界。“象”,就是以“象”类物,是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四象是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分别可以代表春、夏、秋、冬;生、长、老、死等等四类事物和现象,将事物和现象分成四个阶段、四种相联系的情况。
 
为了更便于理解,古人又用了四种常见的事物代替上述四象。
这四种常见的事物就是“木火金水”。
具体代替方法就是:木——少阳;火——太阳;金——少阴;水——太阴。
“木火金水”代替“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以后,就不再是具体的生活中的这四种常见事物,它们变成了“四象”,被人为地赋予了概念,变成了哲学理论上的东西。以后,当古人认为其它事物和现象分别与“木、火、金、水”类似时,就可以分别被归类于“木火金水” 四象了。
“木火金水”,就是后来五行学说中的“四行”。
 
如果用数字1、2、3、4表示四象,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则太阳、少阳对应1、3,太阴,少阴对应2、4。然而“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太阴为阴之所终阳之所始,太阳相反,而1为阳之始,2为阴之始,因此应改为太阴为1,太阳为2,少阳为3,少阴为4,故水1、火2、木3、金4。
1、2、3、4之和为10,10可分成1、2、3、4,所以,10可以看作太极。
太极分阴阳,10可分为5、5,一个为阴气5,一个为阳气5。
木火相生为阳,“木、火”都是由“阳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阳”。
金水相生为阴,“金、水”都是由“阴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阴”。
由水变化到木,是阴气渐少,阳气渐多的过程。由火变化到金,是阳气渐少,阴气渐多的过程。
所以,四象(木、火、金、水)用于对应一年四季时,分别可以对应春、夏、秋、冬。由春季到夏季,阳气渐升;由秋季到冬季,阴气渐升。
用于四象对应生命时,“木、火、金、水” 分别可以代表生、长、老、死——表示生命从无到有(生),从有到强(长),从强到弱(老),从弱到无(死)的四个连续的过程。
 
根据阴阳理论,阴气与阳气是互根互生的。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是也。
以四象为例,阳气分为“木、火”,阴气分为“金、水”。
“木、火、金、水”四象循环,就是一个阳气与阴气不断地互根互生的过程。
“水”为阴气的极点,“阴极阳生”,所以“水”变化为“木”,即生“木”;“木”阳气继续上升,变化为“火”;“火”为阳气极点,“阳极阴生”,所以“火”变为“金”,即火生金;“金”阴气继续上升,变化为“水”,金生水。
上述四象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生理论,用其“所生”(即产生的原因)来表示。
比如,“木——3,火——2”,都源于“阳气5”一分为二。所以木为“阳3”,火为“阴2”。
木是因为“阳5”分出了“阴2”才出现,所以“木”可以说成“阳3生木”;同理,火是因为“阳5”分出了“阳3” 才出现,所以“火”可以说成“阴2生火”。在古代,阳对应“天”,阴对应“地”,所以“阳3生木”“阴2生火”可以说成“天三生木,地二生火”。
再比如,“金——4,水——1”都源于“阴气5”一分为二。所以水为“阳1”,金为“阴4”。
金是因为“阴5” 分出了“阳1”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阴4生金”;同理,水是因为“阴数5”分出了“阴4” 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阳1生水”。故“天一生水,地四生金”。
如上所说,四象(木、火、金、水)的阴阳变化次序和规律就此确立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此确立了。
四象已经具有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性质了。
四象对应一年四季,明显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如果将植物的种子、动物的后代看作生命的特殊再生方式,那么,四象对应生命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生命也是具有周期性的。
四象变化,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有一般,就有特殊。
以一年四季为例,其变化规律与日月有关。日月几十亿年运行不息,是相对永恒的东西。据说地球的气候变化,7500万年是一个周期,在这个期间内,四季(春夏秋冬四象)变化规律是大致不变的。
对动植物生命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偶然性因素大为增加。以动物为例,有胎死腹中的,有幼年夭折的,有壮年早逝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未完成就结束了。有的动物未留下后代,那就谈不上生命的再生(周而复始)了。对动植物生命而言,偶然性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生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其他事物变化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有特殊变化而否定其一般规律。
在把握事物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和解决偶然性因素导致的特殊变化,是我们研究事物规律的目的。
导致四象一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导致四象发生特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需要谈到五行学说。

四象应用

风水学后来将四象运用到地形地势上,用来预测地形的吉凶,趋福避祸。随着历史的发展,风水四象一直被传承下来,并影响着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顺应了风水四象的原理,如建于明清时期的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最上层铺有五色土:东为青色土(青龙色),西为白色土(白虎色),南为红色土(朱雀色),北为黑色土(玄武色),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黄种人)。另外,这些土是四方的府县精选运来的,表示四方朝贡,共主一国,天下太平。
现今,风水四象被广泛运用于房屋选址、建造、布局等方面,“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坚持“左活、右通、前聚、后靠”的原则,即左边要有溪水河流,右边要有通畅的长道,前面要有池塘湖泊,后面要有山地丘陵,四周一派生机勃勃的古祥景象。同时,四象要求面南坐北、面水背山,因为南面阳光充足,温暖舒适,适合居住,而面水有丰富的水源,以各生活之需,背山则可以阻挡背面的寒风,同时和山呼应。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山水清幽的农村涌向高楼林立的城市,后无山,前无水,继而,风水专家提出“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的原则,即后面有比自己房屋高的高楼大厦便可视为山,而房屋前的低矮马路则可视为水。还有,青龙也可视为道路、桥等。总之,四象风水需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四象与五行

《子平真诠》:“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5]  道出了四象与五行的关系:水火即太阴太阳,金木即少阴少阳,土者木金水火所冲结。说明五行由四象演化而来,而这四象又是从阴阳衍生出的。于是乎,五行说虽然不见诸《周易》经文,但也是本乎阴阳。
又有:“河图之数,以一二三四五配六七八九十,先天之道也。故始于太阴之水,而终于冲气之土,以气而语其生之序也。盖未有五行之先,必先有阴阳老少,而后冲气,故生以土。终之既有五行,则万物又生于土,而水火木金,亦寄质焉,故以土先之。”
五行之土
“土”位于四象中间,不包含在四象循环周期内,如何正确理解“土”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四象与五行的关键。《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
将五行对应时间和过程,《周易参同契》持“土旺四季”,持“土贯穿始终”之说。
将五行对应地理四方,《周易参同契》持“土主中宫”之说。
在这里,“土”是太极,是可以分出阴阳的太极。
我赞同《周易参同契》的上述观点,持“土为太极”之说。
“土旺四季,罗络始终”。正是因为有了贯穿始终的“土”,有了时间和过程的始终,一年才可以划分出“春夏秋冬”四象;生命才可以划分出“生长老死”四个阶段。
《周易参同契》“皆秉中宫,戊己之功”。“土”指中央,有了中央,人们才可以区分“东南西北”四方,“东南西北”四方才可以长久存在。
《周易参同契》“土旺四季”,因为有“土”,四季才可以周而复始,运行不息。
中医支持“土为太极”的说法。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为土。人食五谷经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即为后天之气。传统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之气为后天太极,是生命所必需的。中医有“补脾胃,养五脏”的治疗法则。
古代有土生万物、土养万物、土载万物、土纳万物之说。这万物自然是指可以归类于“木火金水”四象的万物。实质就是——土生木火金水,土养木火金水,土载木火金水,土纳木火金水。
“木火金水”的产生都来源于“土”,其继续存在也依赖于“土”。
“木火金水”的产生都来源于“土”——这个“土”是先天之“土”。
“木火金水”的继续存在也依赖于土——这个“土”是后天之“土”。
将五行对应一年四季,“木火金水”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土为阴阳——就是日月。日月分则为阴阳,合则为太极。有日月,才有春夏秋冬四季。将来,太阳月亮的寿命到了尽头,日月没有了,“春夏秋冬”自然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后天太极变化了。
将五行对应四方,“木火金水”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土为中央。中央可以无限小,小到一个点;可以无限大,大到与天地相同。“土”,可以理解为就是“天地”——有天地才有四方,没有天地就没有四方。其实,即使简单的只将“土”理解为“中央”,四方也是由中央生发的,没有中央原点,根本无法划分东南西北四方。
在五行中,“土”为太极,太极分两仪,就是阴阳(也可说是阴土,阳土),阴阳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
“土”不一分为二时,是“太极”。
“土”一分为二时,是“阴,阳”,是“阴土”和“阳土”。
“土”可四分为“木火金水”,是太极(阴阳)分为四象;“木火金水”可以合为“土”,是四象统一回归到太极。——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实质,本质。

神兽所在

四象奥妙

古时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三垣二十八宿[4]  ,其中二十八宿分为四部分,以一动物的形象代替,称为四象。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

四象颜色

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对应关系如下:
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

四象观念

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
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

四象别名

①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
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
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
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
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
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不很高的。

四灵四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为四神;麒麟、凤、龙、龟,是为四灵。它们之间区别就在于四灵有麟,四象有虎。按照中国古代的生物分类来说,将生物分为鳞、羽、介、毛、裸五大类,这是按体表特征分的。四灵就是鳞羽介毛四类生物金字塔的最顶端生物。而麒麟为什么不在四神中,有种说法就是当西周末年,出现了麒麟,被一个樵夫打死,孔子闻言悲伤地停止了《春秋》的写作,不久也死了。人们因此认为麒麟没有带来祥瑞,所以没有将它列入四神。但在汉代,仍然将麒麟补入天文,中宫以黄麟为名,与四神合称五兽。

四象星宿

四陆其实是四象的中间部位,也就是四象星象中各自最重要的一个星官(星座),有言:“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星、心、虚、昴四个星官(星座)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的标准,这才是四陆。有趣的是,这四个星官后世大都被冠以“日”之名,当然,心宿不同,但它临近房宿,所以并不是没道理的。四象二十八宿是逐渐形成的,这没错,在曾侯乙墓(也就是上面所提出的古墓)的箱上绘有四象二十八宿图案,但缺北宫,据认为暗示了墓主人死亡的时。另外,西宫所绘似虎似麟,有人将此作为西宫本是麟的依据。但在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四千年的上古墓葬中,已有青龙白虎图形。另外,朱雀最开始并不是凤凰。在最原始的天文十二次中,朱雀所在南宫由鹑首、鹑火、鹑尾三次组成,这一切说明了朱雀本是鹌鹑,当然这样太不雅观了,无法与其他三象并列,所以,在汉朝已经用红色的孔雀代替,后来就是凤凰了。

四象演变

随着道教神系的逐渐丰富,四神的地位慢慢下降,镇守四方的功能被四海龙王取代,而青龙白虎,在汉族民间故事中,降生为人间大将,生生世世互为仇敌,不过一直是白虎克青龙(金克木),最后,他们就成了道观门神。朱雀几乎在神话中消失了,而玄武,一跃而成九天大神,也就是真武北帝玄天上帝

四象方位

“四象”作为方位,先秦礼记·曲礼》已有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疏》:“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这里,朱鸟即朱雀。“左东有西”的概念与我们看地图有区别,这是因为地图是以北方为上。古人的地图是以南方为上,这样就成了“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四象祸福

风水先生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并联系吉凶祸福。
三国志·管辂传》记载:“格随军西行,过毋丘俭墓,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间其故,辂曰:林木虽茂,开形可久。碑言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这就是根据四象处于四危状态,判断毋丘俭二年之内灭族。
郭璞葬经》中也宣扬这一套,他说:“经曰地有四势,气从八方。故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頫。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玄武不垂音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以支为龙虎者,来止迹乎冈阜,要如肘臂,谓之环抱。以水为朱雀者,衰旺系形应,忌夫湍流,谓之悲泣。”

四象概念

周易中的四象:
乾坤谱》中的四象:
《乾坤谱》中有大四象和小四象。大四象:纯乾(纯阳)----变乾(变阳)----变坤(变阴)----纯坤(纯阴)。小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乾坤谱》是一部周易学术性小说。


八卦

八卦符号说明

【八卦基本概念】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


【八卦符号解析】


所谓卦,其实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

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所谓八卦,应该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

八卦名: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

(八)八卦代数顺序
震四,离三,兑二,乾一,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序为伏羲八卦方位图顺序)

后天八卦代数为: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离九,坤二,兑七

 

(九)八卦分割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四象
▅▅▅▅阳▅▅▅▅▅▅▅阴▅▅ 两仪

(十) 八卦分阴阳
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 其中 艮为少男 坎为中男 震为老男
(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卦 )
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其中:兑为少女 离为中女 巽为老女
(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卦 )

(十一) 八卦五行人体部位

【八卦配属表】


 
太极八卦

【太极八卦】
提起太极八卦图,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于其中的奥妙,则很少有人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能够观察到的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太极图就是一个圆,里面画着阴阳鱼;八卦图是一个正八边形,每条边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符号(如题图)。有两条原因妨碍着人们去探讨和认识太极八卦图:
 

一是神秘化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的道理深不可测,非一般人所敢于问津;二是迷信观点,认为太极八卦图是卜卦算命的迷信东西,必须严加禁止。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五经”的“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它原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是朴素的唯物论;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牵强附会,图谶预测,宣扬万物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使太极八卦掺杂进了唯心主义的内容,涂抹上了迷信的色彩,失去了本来的科学意义。
   太极八卦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科学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文明的结晶。它不但在古代为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就是在现代也做出极重大的贡献。1930年一月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枣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由于冥王星发现不久,观测数据还不精确,预测第十颗行星的努力接连遭到了失败。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只有二十七岁的中国人刘子华,下定决心要别开生面,不依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去预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刘子华并不是凭空设想,他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这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二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了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一致的赞赏,1938年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现代运用太极八卦图,做出的震动世界的伟大贡献。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制的创始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正是在中国的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才触动灵机,一举成功的。
   1667年莱布尼茨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一台加法机,引起他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

1701年秋末,正当五十四岁的莱布尼兹为创造乘法机冥思苦索、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间收到了他的法国传教士朋友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居然发现,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雏形,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一”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63这六十四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可见,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电子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是有其历史性的贡献的。(按,此一问题尚难定论,但八卦的基础并非二进制,这一点已经证明了,可参见李零《中国方术考》等)
   1973年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假说”,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恰恰就是受了太极八卦图的启发,才提出这一假说的。原来,1957年苏特兰德发现了环腺一磷,1963年普赖斯发现了环鸟一磷,二者在生命活动及疾病过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当时戈德伯格从一本朝鲜出版的汉医学中看到太极八卦图,从中得到了很大启发,认为环腺一磷和环鸟一磷,就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与东方医学中的“阴阳”相似,很可能是“阴阳”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阴阳假说”。1981年戈德伯格来华访问讲学,对他的假说,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独有的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确实有着很宏奥的哲理,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今天的人说来,仍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太极八卦图究竟是受了什么启发怎么创造出来的?太极八卦图有那些作用?创造出它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好多问题,至今只有传说和不确切的猜想,而无确凿之实证。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正在叩击现代科学殿堂的大门。

【太极八卦图简介】
   太极八卦图,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示法。以圆心可分为四份定为四象。四象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表述空间的东西南北,时间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组矛盾加中心,就构成为三才。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为三才,又在四象的学说基础上,更进一层,又增加了阳明、厥阴两面项,它与四象组成六合之说。四象若加圆心就构成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东方为木,西方为金,中间为土。
六合加圆心称为七星。四象通过“一分为二”的切分,又构成八卦图,先天八卦方位表示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八卦加轴心称之为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离三,坎七,中央为五。

【八卦图解】
   THE EIGHT DIAGRAMS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5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
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兑(duì)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
   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八卦的中医解释】
   ①古代《易经》中用“—”(阳)和“--”(阴)两种基本符号组成的八种图形。即乾、坤、巽、震、坎、

离、艮、兑。八卦各代表自然界一定的事物或方位,它们是:乾(天、西北)、坤(地、西南)、巽(风、东南

)、震(雷、东)、坎(水、北)、离(火、南)、艮(山、东北)、兑(泽、西)。
   ②推拿穴位名。见《针灸大成》卷十。又称内八卦。即围绕掌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运八卦,除胸肚膨

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

【“伏羲画八卦与造书契”新解】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
   闻―多在《神话与诗/伏羲考》中论证指出,说伏羲、盘古均为葫芦的拟人化。
   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就是“匏析成瓢”。在陶器发明之前,寻找合适的专用取水用具是先民们急于解决的大问题。先民可能会尝试着用各种瓜皮取水,在一代又一代的尝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葫芦最适合用做取水用具,又逐渐形成制瓢技术。制瓢技术解决了先民喝水的大问题,是一项足以与石器和火的发时相提并列的技术进步。
   《易?系辞》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又称太一。“匏析成瓢”说明,指完整的一个大葫芦一剖为二,变成两个能用的瓢;每个瓢有正反两面,共四个面,可以象征或代表四类事情;葫芦一般中间缩缢成蜂腰状成上小下大的两个球形,剖制成瓢则各自有两个半球形,因此可以区分出八个半面,可以用来象征或代表八类事情。葫芦属于瓜类,很可能“卦”字读音就来源于“瓜”,“八卦”原本是“八瓜”。在甲骨文中,“易”字写作一个盛水容器向另一个容器注水的形式。在
伏羲氏时代,易这样的概念则表示一瓢向另一瓢注水的行为,有交易、变易、简易等多种意思,这可能正是《易》被称为“易”的原因。多数学者承认,画八卦是文字的开始,这是伏羲氏造书契传说的故事内核。其实从八卦符号来看,窃以为很可能是从结绳记事向文字记事过渡的一种过渡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在主绳上拴系的小绳结,另一方面又是以刻画形式出现的。结绳记事的具体方法久已失传,不过在美洲印第安人发现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可做参考(见引文之十),印第安人是约两万年前通过当时尚连在一起白令海峡走上美洲大陆的黄色人种,与中
华先民同种。可以合理猜想,在伏羲氏时代后期,结绳记事与刻画记事并存,由于葫芦携带方便,而且葫芦质地较松脆适刻画,先民们便将需要记的事情分门别类地以刻画在瓢上,可以记录八大类事情,并由人群中专人负责记录和解释。这种刻画很简单,只是画一道而已,比结绳更加方便。在一般人看来,这种对着结绳和葫芦刻画解释故事的行为非常神秘,这可能就是演卦卜命的开始。这种在葫芦上刻画的作法也是中华先民用简牍作书写材料的历史源头。

【八卦的引申意义(娱乐意义)】
   在娱乐圈中,八卦是指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通常是某个明星的隐私等(由gossip:闲话,聊天;流言蜚语引申而来)。
   一说:在粤语中,“八卦”的本意就是到处搬弄是非、饶舌。娱乐新闻和狗仔队为了吸引读者,到处挖掘明星的隐私广而告之,所以,这样挖出来的新闻被称为“八卦新闻”。
   另一说好像追溯得更远,更能体现八卦精神:“八卦杂志”的称号由来是早年香港黄色书刊发行时,封面上极其清凉养眼的照片会在重点部位加贴八卦图,类似马赛克效果,这类报道明星私生活内容的杂志由此得名,“八卦”一词,甚至从名词衍生出形容词和动词。
   还有一说说民国时期某些茶馆为了增加生意,在馆外墙上按八卦形状贴放各种小道消息,八卦之称由此而来。
   为什么要叫八卦呢?
   1、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香港八卦杂志的创办人,认为世界上纷纷扰扰的小道消息,其中大多是源自于男(阳)女(阴)间的恩怨情仇,好比阴阳衍生出八卦一般,故名八卦杂志。
   2、台湾演艺圈以“八卦”表示外国的gossip一词,应该是由台湾艺人曹启泰开始当时他用这个词应该是“八婆”一词的演变。
   3、八卦这词的由来也蛮好玩的,据说是当年香港gossip杂志有露点照片时就拿个八卦小图案在那个“点”上 (台湾好像是用星星还是爱心的样子)。久而久之就把八卦当gossip的代名词了。

八卦所象征的多种事物
   卦名
   自然
   特性
   家人
   肢体
   动物
   方位
   季节
   阴阳
   五行
  

   天
   健
   父
   首
   马
   西北
   秋冬间
   阳
   金
  

   泽
   悦
   少女
   口
   羊
   西
   秋
   阴
   金
  

   火
   日
   中女
   目
   雉
   南
   夏
   阴
   火
  

   雷
   动
   老男
   足
   龙
   东
   春
   阳
   木
  

   风
   木
   老女
   股
   鸡
   东南
   春夏间
   阴
   木
  

   水
   雨
   中男
   耳
   猪
   北
   冬
   阳
   水
  

   山
   止
   少男
   手
   狗
   东北
   冬春间
   阳
   土
  

   地
   顺
   母
   腹
   牛
   西南
   夏秋间
   阴
   土
  
【八卦立体结构】
   《乾坤谱》作者:团正,已将<周易>推向立体研究阶段。
   在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坐标分别是:
   乾:x=1,y=1,z=1
   《乾坤谱》插图 兑:x=0,y=1,z=1
   离:x=1,y=0,z=1
   震:x=0,y=0,z=1
   巽:x=1,y=1,z=0
   坎:x=0,y=1,z=0
   艮:x=1,y=0,z=0
   坤:x=0,y=0,z=0 
   乾坤谱解释了周易中的数学原理,证明了周易中蕴涵了一定的科学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