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洛之数

 漳村李大眼 2022-12-18 发布于山西
  第一节 关于无极数“0”
  古之圣贤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从无开始的,既无形亦无数。所谓数,不是一个自在之物,而是伴随着宇宙的生成进化而出现的产物。因此,如果用数来表示宇宙,那么混沌之中的数,也是混沌的,无名的,失序的,是“无极而太极”的无极数。在中国的哲学和数学中,表示这种“无极”的数就是“0”。
  “0”便是无极数,也是太虚数。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它既非阴,也非阳,既生阴,又生阳,是非阴非阳,不阴不阳,亦阴亦阳的混沌数。
  对此,老子有句话就是讲这个宇宙生成现象的。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1、2、3、……10000好理解,那么生1、2、3、……10000的“道”是什么数?对于道,他是这样解释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子曰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同时又解释“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讲法与《易经》中所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言之一理。所谓阴阳之初,本是虚无为零,也称之为太虚。太虚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这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之说是一样的。由此看来,从阴到阳,由阳到阴,总是有一个亦阴亦阳,非阴非阳,阴阳相交的东西存在,当然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也可以称之曰“无”,也就是数学中的“0”。
  史上有“太极含三为易”之说,这个“三”就是无极、阴和阳。孔子在《论语》中经常用这种“含三”的思维方法展开论述。愚曾将介于阴阳两极中的这个第三点称作“动态平衡点”,现在从易学中找到了理论根据,它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就是无极或太虚的那种非阴非阳的“无”或“0”。只不过在孔子那里被称作“中庸”而已。
  在哲学上,无是对有的否定,是有的对立物。在数学上,无是一种特种状态,它充满着矛盾,并与任何其他数值相对。在整数的自然集合中,无极数便是0,正数与负数以此界而分开。在正整数的自然集合中,无级数0为1、2、3……数的起点。0的逆向则为负数,这样看来,孔子中庸确有第三个数,即0。
  在数学运算中,0具有矛盾的性质。任何一个数加0,其数不变。任何一个数减0,其数不变。任何一个数乘0,其积为0。0除任何一个数,其商为0。然而这个数可以使正负数出现转换,顺向者为正,逆向者为负,以0为界,正负数可以相互发生关系,再还原为0。例如一个正电子碰撞一个负电子,就会湮灭消失,这是高能物理中的常识。《易传》说:“易者,逆也。” 我们将此过程逆向,在一定条件下,“无”便会生出一个正电子和负电子。
  有趣的是,在外国的历史上,“0”的使用曾经受到罗马教皇的非难,有位罗马学者介绍了“0”,罗马教皇勃然大怒,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教,不允许这个邪物––––0加进来,污弄了神圣的数。”教皇下令对这位学者施以酷刑。因此,罗马的数字没有“0”。
  第二节 关于太极数一
  无极数为0,太极数则为1,无极而太极便是由0而至1。造成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运动。朱熹曾说:“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但不论事物有多么繁复,逆向推溯,结果还是归于0。
  《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中的一,也指的是太极数。医家张景岳有个解释说:“夫一者,太极也;二者,阴阳也;三者,阴阳之交也;阴阳交而万物生矣。”
  所谓阴阳之交,《易传》解释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这个太极的一,被学者们定为了先天之数,这与河图洛书有关。张景岳说:“开物者为先天,成物者为后天,无极而太极者先天,太极而阴阳者后天,数之生者先天,数之成者后天。”在河图洛书中生数为1、2、3、4,成数为6、7、8、9,其模数为5,这与后边一系列的演绎有关,所以这里提到这个概念。
  这个“太极”也可以理解成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体,我们说天地一太极,是指太极是天地之结合体,也就阴阳的结合体。我们说人的时候,也说人是阴阳的结合体。什么是阴阳?古人说阴气流行为阳,阳气凝聚为阴,如果说在我们体内促使生命运动的那个东西为阳,则维持寄存生命运动的那个东西就是阴,是阴阳合在一起构成了太极,也构成了人。看来这一可以分为二,这二还可以合为一,也就是说,太极一生出了阴阳之二,阴阳之二还可为合成太极一,只不过这种生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复制新品种的过程,就像男女交媾生了孩子,孩子又生孩子的过程,难怪遗传学与《易经》有关系。据说遗传基因核酸与核酸的结构与八卦象数及六十四卦相互吻合,这不能不说是天机神妙。
  第三节 关于阴阳数二
  阴阳之数,出乎太极,是天地的定数,为自然规律的反映。数的阴阳反映在自然之数中便是它的奇偶数,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
  张景岳说:“阳数奇而属天,阴数偶而属地,天圆径一而围三,三各一奇;故曰参天;三三而九,阳数从此而流行;地方径二而围四,四为二偶,故曰两地,二四合六,阴数从此而凝定。”
  八卦之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这都是由河图生成数而来。阳爻皆用九,是因为九为一、三、五之和;阴爻皆用六,是因为六为偶数二、四之和。对于生成数之中三个天数和两个地数,《易传》说:“参天两地而倚之。”
  阴阳数具有老少消长的不同。老阳数九,少阳数七;老阴数六,少阴数八。这里是根据阴阳的次序而排列命名的。因为阳主进,所以从少阳七进到老阳九;阴主退,所以从少阴八退到老阴六。由于阳数长,所以少阳之七长于六;老阳之九长于八;阴数消,所以少阴之八消于九,老阴之六消于七。在阴阳数里,还有老变少不变的说法,其爻数为老阳数九,则变为阴;为老阴数六,则变为阳,故阳数之中寓阴,阴数之中藏阳,阴阳之数具有互藏之妙。
  在阴阳奇偶数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宇宙大爆炸的演化过程中,由于中子大爆炸,产生了质子和电子,形成了最早的元素——氢H。氢的原子序数是1,为奇。后来则产生了原子序数越来越高的元素。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稳定性。稳定性高的元素具有较高的宇宙含量或称为宇宙丰度。元素的宇宙丰度基本上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而降低。并且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丰度高于奇数的元素。换句话说,也就是偶数元素较稳定。
  关于这个现象,笔者曾在《易之哲学四元论》一文中论及,认为偶数较奇数更具有稳定性,当时此文在网上发表,受到了内蒙一位叫陈安平的嘲笑,如果他能知道这个例子,该有何悟?不过这一类人特别死硬,永远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去理论了。
  《易经》的数,基本与二都有关系,当一生二之后,就以二为模数生出了万物。有个德国人叫莱布尼兹的,据说他研究二进制转十进制遇到困难,就是看了邵康节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和次序图得启发而研究成功。
  第四节 关于太极含三为易之说
  老了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太极,二就是天地两仪,这个三是指一个亦阴亦阳,非阴非阳、阴阳相交的东西。这样1、2、3就形成了一个老子数列结构。
  这个数列为自然数组成。第一位为第二位与第三位之差,第三位为第一位与第二位之和。根据这个原则,1、2、3则可无限向后延伸。
  1、2、3、5、8、13、21、34、55、89……
  这个数列与自然界的生长繁殖亦即阴阳交具有密切关系。向日葵花盘有两条重叠螺纹,其中顺时针方向为21朵,逆时针方向有34朵,21与34为老子数列。松果螺纹结构,其中顺时针为8圈,逆时针为5圈,5与8为老子数列。凤梨螺纹方向,一个方向为8圈,另一个方向为13圈,8与13为老子数列。
  这个数列在许多设计上都有很大用途。太极函三为易,岂虚言哉。
  这个老子,实在是个奇人,他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竟然被后人命为老子数列。这个数列反映了自然的发展数序,其中深蕴着奥理和玄机,它与自然界事物成长和发育的契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微妙的音律之间沟通了联系,并为五行生克提供了数量化机会,同时还可求导出著名的优选法数据和黄金分割率以及重要的π值。
  第五节  关于数四
  《易传》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个四,做为以2为模数的倍数出现了,它主要用来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另外,大衍数经过推算,演化四位数:六七八九,在《易经》中被广泛运用。六七八九是大衍术四次推演的余数。
  奇妙的是,六十四卦与遗传密码相吻合,在遗传密码中的氢键数分为6、7、8、9四种不同类型,其中数为9者有8种,为8者有24种,为7者24种,为6者8种,共计六十四种。6、7、8、9分别为大衍巫术之中的三变之数,其中9为老阳,7为少阳,8为少阴,6为老阴,象数之理,深具奥妙。
  在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中,是用四表示一个制化过程。这个生克过程中就有个生成,我生,克我,我克的四周期。所谓生我,比如对金来说,土就是生我者,对水来说,就是我生者。对金来说,火是克我者,对木来说,就是我克者。四,在这里又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应用。
  五行中的亢害也是用四表述。太过者,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不及者,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例如金胜者木也,当金太过则制所胜之木;金所不胜者火,金太过亦会胜于火;金不及,火就要侮而乘金,木也要轻慢金而侮之。
  第六节 关于数字五
  和“二进制”比起来,我更关心这个神秘的数字五。在我们读经书时,只要这个五出现了,就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为我们将它当作天条来看待,但不知它从何而来。现在,我们对这个数字进行一番梳理。
  一、易中的天地数
  《易传》中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故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意思是说,天有五个奇数:1、3、5、7、9;地有五个偶数:2、4、6、8、10。奇数相加:1+3+3+7+9=25;偶数相加:2+4+6+8+10=30;奇偶两合数相加:25+30=55,
  这其中五就初露端倪:天之奇数得五,地之偶数得五;而且25是5乘5之积,30是5乘6之积。5成为了一个模数。
  那么《易传》中的这段话又是怎么得来?《易传》中说:“此言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所谓河图者也。”就是说,上述演算的根据是河图,河图定数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逢阳而处,偶数遇阴而居。
  二、河图定数
  河图八卦:
  相传,伏羲氏王天下时有龙马出于黄河,有一个白点和六个黑点在背近尾;有七个白点和二个黑点在近头部;有三个白点和八个黑点在背之左边;有九个白点和四个黑点在背之右边。
  大挠定之:一六在下为北,二七在上为南,三八在左为东,四九在右为西,天数五,地数五,总数五十五。
  为什么会是河马背出河图八卦?《系辞》说:“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此事在《礼记·礼运篇》中也有记载:“河出马图。”
  系辞回答已很清楚。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九会诸侯,意欲称王。其相管仲说:“昔人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上书,地出承黄,今三祥未见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夫。”事情已经很明白了,无须点破。
  三、伏羲画卦
  张景岳说:“伏羲氏王天下,龙马负图之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就是说,伏羲是根据河图所创制八卦。河图其象的特点是:奇偶对立,阴阳互抱。奇数一、三、五、七、九;偶数为二、四、六、八、十。这是奇偶对立。奇为阳,偶为阴。阳数如果在内里,阴数则必抱于外面;如果阴数在内里,阳数则必抱于外面。这是阴阳互抱。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说即此。
  河图八卦还有一个特点:
  生数在内,成数在外。生数之一、二、三、四、五在河图内层,成数之六、七、八、九、十在河图外层。同一五行,生数、成数模数相同,成数为生数加五而成,生数为成数减五而生。五为其模,故居于中心。
  四、洛书其象,征有其五
  相传,大禹治水之时,其位洛水,有一神龟有文列背,负图而上。背上有一长画,两短画,一白点近尾,九紫点近颈,四碧点在背之左,二黑点在背之右,六白点近足之右,八白点近足之左,三绿点在肋之左,七赤点在肋之右,五黄点在背之中。
  《系辞》说:“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张景岳说:“禹以策之,以成九畴。”这九畴中第一项就是“五行”。

洛书
  洛书的特点是:
  阳正阴隅:一三五七九为阳,分居北东南西四方正位;二四六八为阴,分居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四隅方位,五居中央之地。阳君阴臣;奇数为正,偶数为侧,君居正而臣居侧,四正之阳而统四隅之阴。
  洛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是:
  阴阳均衡:纵行、横行、左右对象线的自然数之和都为十五,是谓常数。
  从洛书中看出,五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个模数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把持阴阳平衡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数,所以大禹在“九畴”中确定其为五行。
  五、河图、洛书与五行
  ①河图五行:
  天地生成,莫不有数,河图之数,以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它的次序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由此可见,河图的生成数的基本数是五,故事物均可按照五行的规律来取象类比。朱熹说:“河图以五乘数统五乘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以示之,而道其常数之体也。”五成了一个常数了。图示:
  给1、2、3、4、5这五个自然数赋予木、火、土、金、水之五行的实际意义,便构成了一个五行系统体系。这个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五行之中,每一行都由生成数组成。五行的次序与河图生成数之所以能够配合,是因为五行之理,源出自然;天地生成,本于造化。
  张景岳说:“夫五行各具形质,而为水火最为轻清,乃为造化之初。故天以一奇生水,地以二偶生火。阴阳既合,必有发生,水气生木,故木次之,其数则三。既有发生,必有收杀,燥气生金,故金次之,其数则四。至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皆因五为生数之中,十为成数之极。此五行生数之祖,先有生数而后有成数,乃成一阴一阳生成之道,此天地自然之理也。”
  ②洛书五行:
  洛书之数与五行相配,则以明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洛书之数,四正四隅,对待相生,逆则相克。九对一,四对六、三对七、二对八,为相生。
  中五土克一六水,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中五土。这是洛数相克。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国古代认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础物质。
  最初应该是由太极阴阳变化而来。张景岳说:“其实元初,只一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天得一个四,地得一个四,各有一个太极行乎其中,便是两个五行而已。”
  后来便根据河图的天地生成数,安排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次序。并总结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的功能。
  五行学说的主要规律有二:一是正常的承制,二是异常的亢害。
  承制是指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制化:①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②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③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④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⑤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这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它反映了事物之间运动、发展、变化的相关性,具有朴素的系统论和控制论思想。
  亢害是指五行的相乘相侮
  《易经·乾象》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这是讲五行太过与不及的两种情况。太过则会相乘,不仅乘其所胜,而且还会乘其所不胜。不及则相侮,不仅侮其所胜,而且侮其所不胜。例如,木气不及,不仅其所胜之金来侮,而且其所不胜之土亦来侮。
  五行是一种事物分类归纳的标准:
  《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王安石说:“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故水润而火炎,水下而火上。东方阳,动以散而生风,风生木,木者阳中也,故能变,能变故曲直。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金者阴中也,故能化,能化故从革。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土者,阴阳之气之所生也,故发之而为稼,敛之而为穑。”
  这段话把五行的概念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具有了一般性意义。水,不只是水,它代表了具有润下功能的事物;火,不只是火,它代表了具有炎上功能的事物;木,不只是木,它代表了具有曲直(疏泄)功能的事物;金,不只是金,它代表了具有从革(肃杀)功能的事物。土,不只是土,它代表了具有稼穑(滋生)功能的事物。
  五行理论分类归纳的思想渊源:
  《易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就是说,分类归纳是取其同类相动,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原则。董仲舒说:“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则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动也;天将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有忧亦使人卧者,是阴相求也。在喜者,使人不能欲卧者,是阳相索也。”
  五行理论是宇宙间的普通规律:
  世界的构成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五行理论就是一种宇宙运动规律,就是五行阴阳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第七节 关于数六
  这个数字六在河图中是出现在背近尾处,后来大挠定为在下在北,看成是成数,即后天之数,是水数。在洛书中出现在西北方向,从北方横行看,六与一、八相加为十五,从西方纵行看,六与七、二相加是十五,从西南与东南的斜行看,六与五、四相加也是十五。
  这个六的数字,又是孔子用大衍推出四位余数中的第一位,排法是六、七、八、九。这个六推出来之后,应用到八卦中,将阴爻命之为六,将阳爻命之为九,这样,它就出现了一个周年的推算法:
  乾卦六爻用九,其数六九等于五十四,坤卦六爻用之,六六相乘为三十六。两数均乘以四(四时),则:
  乾6×9×4=216(策)
  坤6×6×4=144
  两数相加216+144=360
  一年周天360°,两分两至最为重要,它反映了阴阳的消长盛衰。两分:
  秋分=360÷2=180°
  春分=360÷2=180°
  冬至,从秋分180度开始,经过六个节气到冬至,一个节气合六度,减去六个6度,到冬至则为144度,而合坤之策数。180°-6×6°=144度(坤之策数)
  夏至,从春分180度开始经过六个节气到夏至,一个节气合6度,再加上六个6度,到夏至则为216度,合乾之策数。180°+6×6°=216度(乾之策数)
  这种数字上的等同,看起来是一种巧合,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上面我们提到乾之策216,坤之策144,乾坤两篇之策为三百六十策,当期之日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但是历法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度有余,因此需要置闰以平衡。由于坎离震兑四卦的二十四爻合每年的二十四节气,所以每年加之以后,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就是三百八十四策。平年十二个月超过三百六十策,闰年十三个月超过三百八十四策,这个余数推到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就能除尽。算式如下:
  万物之数11520=360(当期之日)
  ×4(四营)
  ×8(八变)=11520
  这是古人对历法计算上的巨大贡献,我们不能不佩服,其中就有这个六的影子,而被六所命名的最为固定的模式可以说是八卦的六爻。为什么用六来确定爻数,而不用七或八,古人是有考量的,就像我们上面所推历法的计算,你将这个六一旦改变,那个年是推不出来的。
  面对这六爻,我们怎么分析?因为六是三的两倍,故把六爻分成两组,称上卦和下卦,也称下卦为内卦,上卦为外卦,这就可以看上下卦之间的关系;六还是二的三倍,所以六爻还可以分成三组,初爻和二爻为一组,称地道,三爻和四爻称人道,五爻和上爻称天道,你可以分析地人天这三才之道的关系;第三种分法也是三组,为初爻和四爻为一组,二爻和五爻为一组,三爻和六爻为一组。这是看得位还是失位,根据是阳爻占阳位,阴爻占阴位,六爻中一、三、五为阳位,二、四、六为阴位,阳占阳位,阴占阴位为得位,阴占阳或阳占阴为失位。而每组两爻之间的关系是阴阳呼应为相应,阴阳不呼应为敌应。如果既得位又相应是吉,既不得位又不相应为凶。第四种分法是承乘比应,是指一组相邻的爻,阴爻在下,阳爻在上为承,为吉;阳爻在下,阴爻在上为乘,为凶。两个相邻的爻,同是阳爻或是阴爻者为比;初四、二五、三六的关系为应。
  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不外乎分析阴阳之间的关系。对此,毛公泽东学得很好,他在面对诸多矛盾中,首先抓主要矛盾,然后再看次要矛盾,如果说主要矛盾是阴和阳,那么次要矛盾可能有阴对阴或阳对阳。就是说,我们的分析是利用各种形式来提示阴阳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借打卦再说这个数字六。我们每摇一卦最全时可以出现六种卦象。
  第一种:摇钱时如果老阳或老阴都不变爻,这样,按照不变的卦看,称为本卦。
  第二种:摇钱时,只要出现了都是老阴或都是老阳者,要阴变阳,阳变阴,这样的卦称为之卦。
  第三种:一卦六爻,如果将初上两爻去掉,再把剩下的中间四爻二、三、四、五变为二、三、四和三、四、五,成为新的一卦。这种卦称为互卦。
  第四种:一卦六爻,如果把本卦的阳爻变成阴爻,阴爻变成阳爻,便形成了本卦的反面卦,这种卦由于隐伏对立于内,故称为伏卦。
  第五种:一卦六爻,如果把本卦的上下颠倒过来,即初为上,二为五,三为四,四为三,五为二,上为初,那么这个卦就是本卦的覆卦。
  第六种:将一卦的内外两卦置换一下位置,又会产生新的卦,叫颠卦。
  从本卦衍变出来的各种变卦,就会使原来本卦的卦义产生一定的变化。它既可以使凶者变为吉,也可以使吉者变为凶,还可以使吉者更吉,凶者更凶。
  第八节 关于数字七
  这个七的数字用的比较少。从河图上看,居位在上,在南方,二是生数,七是成数,在五行中为火。在洛书中左三右七,左为东,右为西。但洛书强调方位,只强调正位和隅位及阴阳的均衡。
  这个七在大衍中被推出来之后称少阳,九则称老阳,只说老变少不变,其他方面很少有此数的应用。
  但医学中有七情,我们简单做个介绍。人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这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在外物的条件反射下,人都会有这七种情绪的发生。如果过头了,就会形成疾病。
  过喜则令人气缓,神气耗散外浮,动心不能主血,因虚而使肾气来乘,伤魄而致肺部失调。
  怒,是指一种粗糙冲动的感情,具有上逆的倾向。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形成卒倒瘫痪。暴怒则伤阴,肝体阴而用阳,致肝气滞郁,久而伤肝,以至更怒。
  忧,伤肺,肺主气,故使气聚不散,难以周流。
  思,这里专指考虑事物的一种沉湎不移情状。因思致病可伤及心脾。思则气结,心气结则伤神,令人心神空虚;脾气结则伤肉,令人身体消瘦。
  悲,是一种失然发泄的感情,常有泪伴而下。悲则气消,气机消耗则心神沮丧,而致心发病也。气机消降则肝魄动中,而致肝胆之气不升;气机消并则精气竭绝,而致肺部自伤,故云“悲则伤肺”。
  恐,多自知,而惊多无知。恐最易伤肾,精气并于肾则恐,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则善恐。同时心神损伤,气血内却,也可令人善恐。恐则气下,则亦为脾气所乘,累及脾脏。
  惊致病,多侵及心胆。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走,故气乱矣。惊则伤胆。
  这七种情绪如果归之于五行则为:
  喜归心属火,怒归肝属木,忧归肺属金,思归脾属土,悲归肺属金,恐归肾属水,惊归心属火。
  笔者将五常也归入七情的五行生态中,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心病要用心药医,那么五常就可以称作治疗七情之病的心药。
  在《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七七八八配属人生的论述,说女子主七,二七经来,七七经去;男子主八,二八有精,八八无子。这女子主七,男子主八具有阴阳颠倒交合之意。因为女子属阴,当合阴数;男子属阳当合阳数,现在女子反而合少阳之七,男子反而合少阴之八,其意在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同离卦属阳居南,但其中为偶,是外阳内阴;坎卦属阴居北,但其中为奇,是外阴内阳。震坎艮为三男,而阴多于阳;巽离兑为三女,而阳多于阴。有文说:“日居离位反为女,坎居蟾宫却是男。”故女子外为阴体而内合阳数;男子外为阳体而内合阴数。
  第九节 关于数字八
  8的数字,最为著名的运用就是八卦。那么我们首先来看这个卦字如何理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卦者,从卜从圭。”卜者是指观察预测。圭者,是指测量日影的长短的圭表。有人说:“卦者,推究其晷景也。”“爻者,效此者也。”这里所讲的晷景,就是圭表测量的日影。“––––”表示阳多,是为有日影之象;“——”表示阴爻,是为无日影之象。阴爻中的空缺表示对阳爻的否定,阳爻之中的连续表示对阴爻空缺的反证。
  我们说测量日影只是一种现象,但是,当透过这种现象去洞察事物的内在,就会发现由此而抽象出来的概念符号,就不仅仅是测量日影了,而是体现了事物的本相、本质和本原。
  我们无非是给事物起了个名称。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这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讲人类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从始到资,从无名到有名。老子又说:“大象无形,道褒无名。”这是讲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层次,又很难用固定的形状或名称来限定它。就像卦、爻,开始只是测量日影的名称,现在却与测日影相去十万八千里。
  我们为什么要在讲八卦之前解释了这么一大堆?因为我们下面所讲的八卦也有个“大象无形,道褒无名”的问题。借助八的数字,将其梳理一番。
  先列出八卦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取义太阳初出,光芒四射,万物也随之动多,因古人以乙记变。
  坤,从土,因万物皆从土出;从申,方位也,因土的位置在申方。
  离,火字篆文火,象离卦一阴藏于二阳之间,光明外露,古曰'离者,丽也。’
  坎,篆文水字水 ,象坎卦之形。水有下陷之性,坎为水,故曰'坎者,陷也’。
  震,从雨辰声,震有动之象,因雷震而雨,万物发动,辰在方位上正万物发动之时。
  艮,篆文作艮,从人从目,取怒目相视,于事必受限而不成。
  兑,正秋之卦,万物皆受其润泽而成熟,故有愉悦之象,于事物皆有亨通。
  巽,入也,顺故善入。因巽乃象风之卦,风行无所不入,亦无所不容。
  八卦的排列有主要的两种。一种是伏羲的先天八卦方位图。伏羲八卦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乾卦配天,天在上位,坤卦配地,地在下位,是为天地定位;艮卦配山,山居西北,兑卦配泽,泽处东南,两相对峙,是为山泽通气;震卦配雷,雷始东北,东之春雷多有,巽卦配风,风自西南,西之秋风常见,是为雷风相薄;离卦配火,日为火之精,日出于东方,坎卦配水,月为水之精,月出于西方,是为水火相射。”
  《易传》又说,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亘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这就说明,伏羲八卦取法自然之象,是先天之卦位,天地居于上下,日月出于东西,山泽同处地理,风雷行于天空。
  《系辞》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法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之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万物皆致养也,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以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也,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具有怎样的区别和关系?区别就在于先天八卦说明天地之象,可以说是以乾坤而分天地,定上下之位。后天八卦是讲生化之理。具有东南西北四方位与春夏秋四时万物生长收藏的对应规律。它们的关系是:先天为易之体,后天为易之用也。
  对八卦理解的关键是《系辞》所说的这几句话:“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意思是说,八卦在从具体物象概括出来之后,便不只代表个别的具体的物象,而是代表了一般的抽象物象。根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分类学方法,就可以利用八卦概括说明同类的事物,归纳这些事物所固有的共性,因此,八卦又被认为是抽象的逻辑符号。
  第十节 关于数字九
  九这个数字出现在河图中是标志着西方,四是生数,九是四的成数。出现在洛书中是正南方位,这样所产生的洛书九宫图中九就在南方。
  《灵枢·九宫八风》说:“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宫四十六日,明天居天留宫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宫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宫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宫四十六日,明天居玄委宫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宫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宫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宫,曰冬至矣。”
  北斗转一圈,成就了东南西北,春夏秋冬,经历二十四个节气,反映了阴阳消长的时空一体结构,为什么这个称九宫图而不称八宫图呢?可能与天宫数字为九有关系。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是:河洛两图之数合为100,列为平方,每方为10,对角分之,则河图得55数,洛书得45数。河图之数合则为阳,洛书之数对则为阴。河图主全,数极于十;洛书主变,数极于九。河图主合,阴阳互抱;洛书主分,奇正偶隅。
  九又是用大衍之术所推出来的老阳,在八卦中阳爻都被称为九,可变,阴爻都被称为六,亦可变。所谓变,就是阳可变阴,阴亦可变阳之意。
  《易经》素来有象数之称,象为有形之物的抽象化数字,就应该是指从0到九的自然数,以因应这些自然数进行演算的情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