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科普】肺癌治疗向更加精准目标迈进

 tao声伊然 2015-12-07

 家住温州市的张女士2004年7月不幸被诊断为肺癌晚期。随后,她分别接受了1次手术、4次化疗和35次放疗,但都未能阻止疾病的发展。从2007年2月起,张女士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服用吉非替尼(易瑞沙)进行靶向治疗。至今,张女士的病情不但得到了控制,而且身体状态也恢复到患病之前。近日,在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与阿斯利康中国于上海举办的“‘下一个十年,下一个飞跃’中国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10年高端峰会”上,CSCO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指出,下一个十年,肺癌治疗将向更加精准的目标迈进。


  

肺癌患者生存率大幅提高
  临床上,用什么来衡量肿瘤治疗的成绩?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患者的生存率。“十年来我国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增加了2.4倍,5年生存率从8%提高到18%,与国际水平同步。”吴一龙教授认为,这一巨大进步的取得,靶向治疗功不可没,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知道有一部分肺癌是由于机体某一个基因的改变所导致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型肺癌。我们的进步就在于此,因为我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非常准确地瞄准这个突变基因,把它抑制住,使癌细胞不能增值、扩散、转移,让患者活下来的药物。我们称之为针对基因改变的药物。”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专家委员会主任支修益教授则认为,靶向药物改变了肺癌的诊疗思维,通过胸部CT发现早期肺癌以及基因检测、个性化指导、让患者有尊严的接受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随着靶向治疗的开展,十年来肺癌基因检测的逐渐普及,也是上述成绩取得的重要因素。“十年来,癌症治疗伴随着靶向治疗方案的日渐成熟而向慢病管理的方向发展。”吴一龙教授说道。
  治疗目标从精准到更精准
  加强控烟与肺癌防治,重视肺癌早诊早治,推进临床规范化诊疗,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进一步加强卫生经济学研究,加速新药研发与转化——这是本次论坛确认的未来肺癌防治六要素。其中,更加精准的治疗被吴一龙教授称为下一个十年肺癌治疗的目标。
  吴一龙教授进一步解释,目前针对EGFR突变型肺癌的靶向治疗是精准治疗,但存在着耐药问题,这是由于癌细胞“学”聪明了,它通过改变而绕过免疫系统的监督。现在研究发现,其中一半的耐药与一个叫做T790M基因的突变有关,而现在正在研制的新药TKI-AZD9291则有望解决此类耐药问题。此外,与肺癌有关的基因不仅有EGFR,随着一些目前已知和未知的相关基因被人们更深入的认知,更精准的治疗将不让癌细胞躲过人类的免疫系统。“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的改变来选择恰当的患者进行恰当的治疗,这就是精准医学。”吴一龙教授说,“跟癌症和平共处不是梦想,我们完全做得到。”


文章来源于《中国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