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街上的愤怒天使”

 圆角望 2015-12-07

沈东子(桂林)·零度漂流

世界各国都有中国城,俗称唐人街,当中数旧金山唐人街规模最大,故事也最多,演绎了诸多历史传奇。在乔伊斯巷拐角斜坡处,有一座古旧的砖房,叫卡梅隆之家,这栋楼有五层,下面还有地下室,用来做什么呢?是早年救助华人女孩的慈善机构,创建者是个新西兰女子,叫多纳蒂娜·卡梅隆。一个来自大洋洲的新西兰人,为什么会在北美大陆西海岸的旧金山,创建一个救助华人女孩的机构?这事还得从卡梅隆的身世说起。

原来卡梅隆两岁多时,就随父母移居旧金山,在富人圈子里长大。父母有个朋友原先是当地长老会妇女传教团的资深主管,一次带卡梅隆去长老会之家玩,小卡梅隆头一次见到那么多获得救助的亚洲姑娘,多半是华人,也有少量日本人和韩国人,她们在里面吃住,看书识字,做针线活,组成一个纯女性的小社会。这件事给卡梅隆印象深刻,就在她决定去东亚游历时,长老会之家的主管忽然病逝,来函请她出任新主管。那年她只有25岁。

问题是哪来这么多华人姑娘需要救助呢?这就要说说美国政府1882年通过的排华方案。当时华人大量涌入加州修铁路开金矿,起初与当地人相安无事,但随着金矿枯竭,无金可淘的金山伯转而就地安家,开饭馆洗衣服,与当地人发生利益冲突,华人问题演变为两党竞选的政治筹码。为了控制华人数量,政府规定华人男性不得离开美国,一旦离开不得返回,单身华人女性不得进入美国。这项歧视性方案一直延续到1943年,中美为抗日结为盟国才取消。

美国人有政策,华人则有对策,在华埠黑社会势力的操纵下,当时假结婚盛行,许多大陆姑娘以结婚为名,从东南沿海来到旧金山,一进入美国就落入人贩子之手,外貌姣好的被迫淫业,当地叫贱业,其余的做富人家的保姆。因为是花钱买来的,自然逃不掉受凌辱、被家暴的命运,逃出来吁求社会救助的华人女孩日渐增多。旧金山市政当局对华埠买卖“妹仔”有所耳闻,中华会馆也曾想介入管理,但面对强大的黑帮势力,都深感无力。

卡梅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管了长老会之家。华人女孩的命运让她震惊,她决心转变救助模式,把长老会之家变成华人妇女之家,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金美伦。卡梅隆的举动很快在唐人街产生影响,不断有华人女孩跑来求救,同时也有人半夜递纸条密报,说何处有女孩被囚,身陷淫业需要帮助等等,她只要听说就前往搜救。她本来就长着一张硬朗的脸盘,加上秉公办事底气十足,一般人都怕她,被媒体称为“唐人街上的愤怒天使”。西文史书把这栋楼叫卡梅隆之家,当地华人叫金美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