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偏旁部首解

 诗书之华 2015-12-08

手部,“手”象形字。用“手”作意符的字,多以手有关。“手”作意符,在汉字中的位置不同,而形态各异。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下边,多写作“手”,如“拿”、“拳”等。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上边,俗称“看字头儿”,如“看”。手搭凉棚用目远眺。

“手”作意符放在汉字左边,写作“扌”,俗称“提手旁儿”,如“操”、“打”、“扶”等。

又部,“又”象形字。“又”的本意是“右手”,“又”是“右”的本字。《说文》:“又,手也。象形”。

用“又”作意符的字,多以手有关。

如“叔”,左边“尗”音shū,是豆类;右边是手(又)。本意是“用手拾豆”,泛指拾取。后来被借用为“叔伯”的叔。于是在“叔”上加“草”成“菽”,以表原意。

如“報(报)”,左边的“幸”是古代刑具,“卩”跪着的人形,“又”是手。合起来是“逮犯人定罪判刑。”《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如“取”,《周礼》记载:“获者取左耳。”割下左耳计数请功。

“又”作意符放在汉字中部或上部,写作中间一横有右头的“彐”。如“秉”,手里拿着禾谷。引申为拿着,持着。如聿,手里拿着刻刀,后世书写改为毛笔。“聿”泛指笔。

“又”作意符放在汉字下部,如“史(叓)”是手中拿着“册”的形状。上部“中”是“册”。

部,“”音zuǒ,象形字。本意是“左手”。因与“右”相反,引申为“违背”。后来在“”下加“工”(工具)成“左”,表示拿工具助人,即“佐助”之意。再后来,在“左”的左边加个“单立人儿”成“佐”。用“”作意符,多与手有关。

如“灰”,上部“”是手,下部是火。可以用手拿的火,就是“灰烬”。

如“友”,是两只手,用手相助叫做“友”。

父部,“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斧。父与男性有关,如田父、渔父。爸、爹、爷。

攴部,攴(攵)音pú,会意字。上部是个器械,下部又(手),表示手持器械击打。“攴”作意符,与手持器械击打或劳作有关。如“敲”,形声字,右形左声。如敺(驱),拿着鞭子赶牲畜。

“攵”俗称“反文儿旁”,是“攴”的隶变。如“政”,《周礼·夏官·序官》:“使帅其属而掌邦政”注:“政,正也,所以正不正者也。”统治者用暴力施行他们的政治。如“教”,本意就是手持棍棒管教子女。如“败”,本意就是手持器械毁坏贝壳。贝壳在古代作为钱币,视为宝物。

廾部,“廾”音gǒng,,俗称“弄字底儿”。 “廾”为象形字,甲骨文中是左右两手捧东西的形状。用“廾”作意符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如“弄”,上部的“王”是“玉”,下部是两只手。本意是两只手捧着玉玩赏。

如“戒”,是两只手持戈,戈是古代兵器。“戒”的本意是警惕、戒备。

如“典”,甲骨文写成上部是简册,下部是一双手(廾),是双手捧简册的形状。小篆把下部的“廾”写成“丌(音jī)”,这样“典”就成了把书放在书架上的样子。后来把一横下边的两竖变成了八字底。“典”的本意是“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

寸部,“寸”指事字,小篆上部是手形,在手下加一点,指明“寸口”位置。寸口与手腕约有一寸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寸”与“又”字相同,所以古文中“寸”与“又”通用。用“寸”作意符,与手有关。

如“射”,金文左边是弓上有箭,右边是发箭的手(寸)。小篆把“弓上有箭”写成了“身”。

如對(对),左上部是草木丛生貌,左下部是土,右边是手(寸)。本意是:人工培植的草木长得茂盛。草木丛生,多株并立,引申为“相对”、“对着”、“对立”。

聿部,“聿”音yù,为会意字。上部 “彐” 是手,手中拿的是用来刻字的契刀。聿的本意是刻刀。用“聿”作意符表示与笔有关。

如“肄”意为“学习”。学习离不开笔。

如“畫”(畵、画)。上部是“手握着笔”,下部是“田”,合起来意思是:把田地界限用笔画下来作为依据。画的本意是“划分田界”。

如“書”(书)。上部是“手握着笔”,下部是“曰(说)”,合起来意思:用笔来说话。就是书写。

隶部,“隶”音dài,为会意字。上部“彐”是手,手中拿的是一条禽兽的尾巴。“隶”表示捉住意。后来“隶”写成了“逮”。因为捕捉要追赶,所以加了走之儿“辶”。用“隶”作意符,多与捕捉有关。

如“隷”(简化为“隶”),音lì。形声字,右形左声。表示捕获来的俘虏或罪犯。奴隶社会奴隶主把捕获来的俘虏或罪犯当做禽兽看待,可以任意宰杀。“隷”本意是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所有奴隶。“隷”是“奴隶”中“隶”的正字。“隶”为“隷”的简化字。

爪部,爪音zhǎo,象形字。本意是鸟兽脚趾。也是人的指甲和趾甲的通称。用“爪”作意符,多与人或动物的脚爪有关。

如“爬”,形声字。本意为“搔”,瘙痒要用爪。引申为趴在地上向前移动或是攀援。

“爫”俗称“爪字头儿”。是“爪”作意符放在汉字上边的变体。为了书写简便美观。

如“受”,是形声字。上面的“爫”是手掌朝下的一只手,下面的“又”也是一只手(又,手也)。“受”的本意是一方给予一方接受。这在文字学上叫“施受同词”。由于这样用起来不方便,于是后世为了区分,在受的左边加个“扌”写成“授”,表示用手给。“受”与“授”得以区分。上“爫”下“又”之间的“冖”,本是个“舟”字,作声符。小篆把“舟”简化成“冖”。

如“爲”(为),是会意字。上面的“爫”是一只手。下边是一只头朝左的大象形。一撇“丿”是象鼻。“为”的本意是牵着大象去干活。所以,“干”和“做”是“为”的本意。

如“爭”(争),会意字。上面的“爫”是一只手,下边的“彐”是又(手)的变体。是两只手争夺棍形的东西“丨”。

如“印”,会意字。左部是“爪”字的变体(放在所构成汉字的左边),右部的“卩”是跪着的人形。合起来意思是:用手按压使人跪下。“印”的本意是“按压”。图章是被按的,“印”引申为“图章”。秦朝时皇帝用的图章叫玺,官私用的图章叫印。

如“盥”音guàn,会意字。上部是两只手捧着水,下部“皿”是是水盆。“盥”的本意是洗手。

丮部,“丮”音jǐ,象形字。金文中,是伸着双手蹲踞着的人形。意思是伸着双手做事情。“丮”的本意是“握持”。用“丮”作意符,大都与用手劳动有关。“丮”作意符多讹变写作“丸”。

如“埶”(艺的本字),意思是拿着禾苗去种植。“艺”的本意是“种植”。

如“蓺”音yì,意为种植。

如“艺”,甲骨文写法:右边是伸着双手蹲踞着的人形,左边是颗禾苗。即“秇”。经过金文、小篆和楷化,写作“蓺”。由于后来大量汉字形声化,就在“蓺”的下面加个“云”作声符,这样把原来会意字,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了。

厶部,“厶”音sī,会意字,向自己怀里揽物貌。“厶”作意符,多与自私有关。

如“篡”,音cuàn,意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地位或权利。所以用“厶”作意符。

鬥部,“鬥”音dòu,甲骨文中写作两人对打的形状。“鬥”本意为争斗、对打。“鬥”现在简化为“斗”。由“鬦”简化而来。“鬥”与“斗”本义无关。“鬥”作意符多与争斗相关。

如“閙”,会意字,现简化为“闹”。市场上买卖东西,讨价还价,争论不休,所以“閙”字用“鬥”和“市”作意符。引申为嘈杂、热闹。

如“鬮”,音jiū。会意字,现简化为“阄”。至今仍在沿用的“抓阄儿”,只因争执一件事决定不下来。所以用“鬥”和“龜”作意符。“龜”(龟),古人用龟甲占卜,已决定行事。


走部,“走”字在金文中上部是一个甩开两臂迈着大步的人形(楷化时变成了“土”),下部是一只大脚,表示行进。合起来“走”的本意是“跑”。古时跑步叫走,快步走叫趋,不紧不慢地走叫行。用走作意符,大都与行走有关。

如赴,形声字,“走”作意符,“卜”是声符。意为前往。

如趣,两个读音。读cù,同促,表示“催促”,“催人快走”;读qù,意为“趋向”,有引申为“意向”,“兴趣”。

止部,“止”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只脚的形状。“止”的本意是“脚”、“足”。用“止”作意符,大都与脚的动作有关。

如正,会意字。下面的“止”是向前行进的脚;上面的“一”是由一点转变而来,表示向这个目标一直走下去。所以“正”的本意是“不偏不倚”、“正中”、“正直”。

如步,会意字。是上下两只脚,“步”的本意是行走。古人把左右脚各迈出一次叫“步”,只卖出一只脚叫“跬”(kuǐ)。

如歱,形声字,用“止”作意符,“重”声符,音zhǒng,即“脚后跟”。后来“歱”写成了“踵”。

辵部,“辵”音chuò,“辵”的本意是“疾走”、“运行”。郑玄说:“不拾阶而下曰辵。”楷书用“辵”作部首时,写作“辶”,俗称“走之儿”。用“辵”作意符的字,大都与行走有关。

如“逐”,“豕”音shǐ,意为“猪”。合起来意思是:追赶一头猪。“逐”的本意是追赶。

如“進”(进),“隹”音zhuī就是鸟。“進”本是会意字:鸟向高飞,人往前走。意思是“前进”。汉字简化时,写作“进”,改成了形声字。

廴部,“廴”音yǐn,表示“长行”之意。“彳”音chì,表示小步走。小篆把“彳”的下部向右加长笔画,后演化成“廴”,表示“长行”。后用引弓之“引”而“廴”废。用“廴”作意符,大都与行动有关。

如巡,意为“往来视察”。如延,意为引申、伸展。

足部,足()是会意字。甲骨文中,上部的“口”是膝盖的形状,下部的“止”是脚的形状。整个字是从膝盖到脚趾,表示“小腿”。古人称小腿为脚。“足”是支撑人体的,引指物器下面的腿状物。用“足”作意符,大都与脚有关。

如“蹇”,音jiǎn,意为“跛足”。如“躗”,音wèi,牛用蹄子踢。

俗称“足字旁儿”,“足”作意符放在字的左边时,变为“”。

如“路”,形声字,左形右声。“”表示用足走路。“各”表读音。

如“蹈”,形声字,“”表意。“舀” 表读音。“蹈”,踩踏之意。

疋()部,“疋”音shū。又读"yǎ"古同“”,《尔雅》亦作《尔疋》;还读pǐ 同“”。“”是“疋”的变体。“疋”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部为膝盖和小腿形,下部为脚形。“疋”和“足”的小篆写法几无差别。“疋”的本意是“脚”。用“疋”作意符,大都与脚或行动有关。

如“疏”,会意字。小篆的写法是:左边是足()形,表示行动,“破胞足动”。右上部是个倒过来的的“子”(婴儿),(头朝下顺产)。右下部是分娩时留下来的羊水。合起来的意思是“产妇顺利分娩”。 “疏”的本意是“通”。

夊部,“夊”音suī,会意字。甲骨文中象脚跟在上,脚趾在下的脚形。即翘起脚跟走路。“夊”表示走不快,行迟貌。“夊”作意符,今已并入夂(zhǐ)部。用“夊”作意符,多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

如“复”,用“夊”作意符,表示“走老路”、“返回”。引申为“恢复”。进一步引申为副词“再”、“又”。

夂部,夂(zhǐ)与“夊”(suī)不同,“夂”是由远而近、自上而下的意思。用“夂”作意符,多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

如“各”,上部“夂”是脚,下部“口”是门口,合起来意思是:人从外面走进屋来。“各”的这个本意早已消失,现为“每个”之意。

如“舛”,人与人抵足而卧的形状。引申为相违背、不同。再引申为“错误”“不利”。

如“舞”,会意字,上部是人拿着兽尾或枝条的形状,下部是两只脚。意思是在跳舞。

麥(麦)部,会意字。上部是麦穗形状,下部是夂(zhǐ)(脚)。古人迷信,认为麦是谷神后稷送来的。在“來”(麦形)下加“夂”(脚)成“麥”,表示“来到”之意。因为“麥”字常用,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去掉了“夂”,成了“來”(来)。本表“来”讲的“麥”,就当麦子讲了。“來”与“麥”互换,沿用至今。麦是麥的简化字。用“麦”作意符,多与麦子、粮食有关。

如麸,形声字,左形右声。即“麸子”,麦子皮。现在“麸”简化为“夫”。

癶部,“癶”音bō,会意字。“癶”的小篆写法是:左边是个足(止),右边是个反足(反止)。是两只脚向外撇着的罗圈腿。所以,“癶”的本意是“两足分张不正,行走不便”。 “癶”的写法是从小篆隶变而来。“癶”作意符,多与脚或运行有关。

如“發”(发),上部“癶”是运行之意。下边的殳(shū)是持箭开弓的手。意为“射发”。

如“登”,本意是手捧豆子向前进献食物。“登”本意是“向上”。

韋(韦)部,会意字。上下是两只脚的形状,表示人;中间的“口”代表城。合起来是围攻城池。“韋”是围的本字。因“皮条”能围绕缠东西。后“韋”(韦)借用为“皮条”。在“韋”的外面加“囗”成“圍”(围),表示“围绕”。用“韋”(韦)作意符,多与皮革有关。

如“韬”,形声字。本意是“弓和剑的套子”。 “弓和剑的套子”多用皮革制成,所以用“韦”作意符,“舀”作声符。韬是用来藏护攻剑的,引申为“韬略”、“计谋”。

是部,“是”上部是“日”,下部是“正”,意思是:太阳照到的地方看得最清楚、正确。用“是”作意符,多表示“对”、“正确”。

如“韪”,音wěi形声字,“是”作意符,“韦”表声符。意为“对”、“正确”。引申为“好”、“善”。


旡部,“旡”音jì,“旡”象形字。是身子朝左背过头去张着口在叹息的人形。与“欠”相反。“欠”的甲骨文身、首方向一致,气息通畅,打呵欠。“欠” 身、首异向,咽喉不通畅。旡”《说文》解释:“饮食气逆不得息。”用“旡”作意符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如“既”,会意兼形声。金文写作:左边是个食器;右边是个“旡”(半跪的人形,扭过头去,张着口,不看面前的食物),意思是吃饱了。楷书写作:左边是个食字的下半部分,右边是个“旡”。“既”的本意是吃完了。引申为“完了”。又引申为副词“已经”。

自部,“自”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人鼻子的形状。“自”的本意是“鼻子”。在古代,“自”  “鼻”音义相同。由于人们说话时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以表示自己,“自”渐渐地被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自”的本意逐渐不用了,又另造一个“鼻”字。用“自”作意符多与鼻子有关。

如“臭(xìu)”,会意字,上部“自”是鼻子,下部“犬”是狗。会合起来意思是:狗用鼻子闻气味。“臭”的本意是“嗅”,用鼻子闻。“臭”也当名词“气味”讲。“臭”还当形容词表示气味难闻,跟“香”相对。后来造“嗅”字,以代“臭”的本意。

如“息”,会意字。上部“自”是鼻子,下面是“心”是心脏。古人认为呼吸是心脏的活动,通过鼻子来完成。“息”的本意是“喘气”。引申为“气息”。在引申为“休息”。

鼻部,“自”(本意鼻子)被借用为代词“自己”后,另造出形声字“鼻”。上形下声。用“鼻”作意符与鼻子有关。

如“鼾”,音hān形声字,俗称“打呼噜”。

如“劓”,音yì,形声兼会意。古代割鼻子的一种刑罚。

耳部“耳”象形字。本意“耳朵”。“耳”作意符,多与耳朵有关。

如聲(声),形声字,意为声音。后简化为“声”。

目部,“目”是象形字。本意是“眼睛”。引申为“看”。用“目”作意符多与眼睛有关。

如“睡”,会意兼形声。左边“目”是眼睛,右边“垂”表示眼睑下垂(兼表音)。合起来意思是“打瞌睡”。古人称“坐着打瞌睡”为“睡”;“闭着眼睛”叫“眠”;“躺在床上”叫“寝”;“趴在几上睡”叫“卧”;“睡着了”叫“寐”;“睡醒了”叫“寤”。

如“面”,甲骨文画一张脸的轮廓,中部画了一只眼睛。表示一个人的面孔。“面”的本意是“脸”。引申为“表面”。

如“眉”,金文是在眼睛上画三根眉毛。如果不在眼眉下画出眼睛,就很难看出是眉毛。这叫“衬托性的象形文字”。 “眉”的本意是“眉毛”。

如“省”xǐng甲骨文下部是眼睛,上部画出个目光四射的样子。“省”本意“省察”。引申为“自我检查”,再引申为“明白”、“觉悟”、“探望”。后被借用为行政区名称。

臣部,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写成竖立着的眼睛形状。当人低头侧面而视时,眼睛就是竖立着的形状了。古代奴隶是不能抬头正视主人的,只能低头侧面而视。“臣”是奴隶俯首听命的眼睛特征。臣的本意是“奴隶”(男奴)。男奴曰臣,女奴曰妾。古代官吏在君王面前自称“臣”,表示谦恭。这样,引申出“做官的人”的含义。用臣作意符多与眼睛或下人有关。

如“卧”,左边“臣”是竖立着的眼睛;右边是个“人”字。古人把“趴在几上睡”叫“卧”。人伏案而眠,常侧着头,枕着胳膊,眼睛自然竖立着。引申为“躺着”,在引申为“平放着”。

如“監”(监),甲骨文是一个人低头对着器皿竖立着眼睛。表示对着水照自己的模样。“監”的本意是用来照自己影子的器具。引申为“照影子”。再引申为“监视”。后来,发明了铜镜,“監”就写成了“鍳”。“監”现简化为“监”。

如“臨”(临),是一个人对着许多器物(口为器物口,三个口表示很多器物),低头竖立着眼睛(臣)。“臨”的本意是“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为“降临”。再引申为“面对”。 “臨”现简化为“临”。

見(见)部,“見”甲骨文画成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人的头上画只眼。“見”的本意是“看”。引申为“会见”,再引申为“接见”、“见解”、“见识”。东西是被看见的,所以“见”又用来表示被动,“见笑”。“見”先简化“见”。用“见”作意符,多与“看”有关。

如“觅”,mì上部是“手”(爫),下部是“见”。意思是一边用手拨弄,一边用眼看。“觅”的本意是“寻找”。

如“覚”(觉),音jiàojué形声字,下形上声。上部是“学”字去掉了“子”。下部“見”就是看见。“覚”的本意是“睡醒”。引申为“知觉”、“感觉”,再引申为“觉悟”。“覚”现简化为“觉”。“睡觉”的觉,与“觉”的本意相反,是后来词义变化的结果。

如“视”,为形声字,右形左声。本意是“看”,引申为“看待”、“视察”。


毛部,“毛”象形字。像羽毛的形状。“毛”的本意是“鸟的羽毛”。引申为“毛发”,再引申为“细小”,还引申为“粗糙”。用毛作意符多与毛发有关。

如“毫”,意为“又长又尖的毛”,又指“细毛”。因为毛笔的头是用毫毛做的,所以“毫”被用为毛笔的名称。“毫”也是长度单位。

如“毳”音cuì,会意字。用三个“毛”会意绒毛很多。

彡部,“彡”音shān,指事字。象装饰用的毛发或色彩条纹的样子。由三个“丿”组成,指毛画文饰之数无穷。“彡”本意是“花纹”。用“彡” 作意符多与毛发或描画修饰有关。

如“形”,本意是形象,事物的形体。引申为“容貌”、“样子”。再引申为抽象的“形势”、“显露”。

如“须”,金文像一个面朝右的人形,面上翘着三根胡须。“页”本意是“头”, “彡”在头侧即“脸上”。 “须”的本意是胡须。假借为“等待”,引申为“需要”、“应当”。

髟部,“髟”音biāo,小篆写成“人披着长发的样子”。用“髟”作意符多与人头发有关。

如“髮”(发),“髮”形声字。用“髟”作意符,“犮”是声符。“髮”就是头发。现简化成“发”,只是一个符号了。

如“髫”音tiáo,意为“小儿垂结”。古代男子二十岁以前头发不挽在头上。“髫”引申为“儿童”。

如“髻”音jì,就是把头发挽起来后扎在头顶上的发髻。

而部,“而”象形字。金文中下垂的四条线,象往下垂披的颊毛的形状。“而”本意是“颊毛”。后来被借用为连词,当“如果”、“但是”讲。用“而”作意符多与毛发有关。

如“耍”,意为“玩耍”。古代嬉戏,多在须发上打扮,所以用“而”和“女”作意符。引申为“戏弄”、“施展”。

“頁”(页)部,“页”在甲骨文中,上部是个头,面朝左,中间是眼睛,头顶长着三根毛发。下部是朝左半跪着的人。“页”的本意是“头”。假借为“书页”的页后。就另造个形声字“頭”。用“页”作意符多与头有关。

如“题”,本意是“脑门”,即眉毛以上,头发以下的部分。“页”作意符,“是”为声符(古代“是”与“题”读音相近)。由“脑门”引申为“标题”、“题目”。

如“顧”(顾),回头看。“頁(页)”作意符,“雇”为声符。引申为“看”、“探望”、“拜访”、“照顾”。

如“颧”,形声字,意为“颧骨”。眼眶以下,两腮之上的突起部分。

首部,“首”甲骨文是象形字。是面朝左,有眼睛,有嘴巴,头顶有三根毛发的形状。“首”的本意是“头”。引申为“首领”、“第一”。又引申为量词。用“首”作意符多与头有关。

如“馘”,音guó,割下左耳。耳长在头上,所以用首”作意符;“或”是声符。

心(忄、)部,“心”象形字。金文中象人和动物心脏的形状。“心”的本意是“心脏”。古人以为思考是心脏活动。引申为“心思”、“意念”。因为“心脏”在胸腔正中,又引申为“中央”的意义。用“心”作意符,多与“心”、“心理活动”有关。

如“虑”,思考,“心”作意符。

如“思”,思考,“心”作意符。

如“忠”,尽心竭力,“心”作意符。

如“快”,高兴,“心”作意符。

如“慕”,下形上声,本意是“思念”, “心”作意符。

如“恭”,从心共声的“恭”,本意是“恭敬”。恭敬是一种心理情感。“恭”原写作“龏”,上部是一条龙,下部是拱起的两只手。是拱手拜龙,表示恭敬。(“廾”音gǒng,,俗称“弄字底儿”。 “廾”为象形字,甲骨文中是左右两手捧东西的形状。用“廾”作意符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前面已解说)。

骨部,“骨”字在甲骨文中象骨架的形状。本意是“骨头”。引申为支撑物体的骨架,再引申为人的品质、气概。用“骨”作意符,多与骨头有关。

如“髌”bìn,左形右声,“膝盖骨”。古代有一种剔去罪人膝盖骨的酷刑,叫髌刑。

如“髀” bì,左形右声,“股骨”,即大腿骨。引申为大腿。

歺(歹)部,音è,甲骨文中象剔去肉的残骨形。隶书写作“歺”(è),宋元以后与“歹”(dǎi)混合。“歹”是宋元时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文字,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字吸收,即“外来文”。因“歺” 与“歹”的形和义均相近,所以宋元以后就把“歺”写作“歹”。《说文》:“歺,列骨之残也。”即剔解之残骨。又承袭外来文“好歹”的“歹”,与“好”相反。用“歺(歹)”作意符,多与坏、死伤、不祥有关。

如“殇”,人未到成年而死。用“歹”作意符。《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引申为“战死者”,为国而死的叫“国殇”。

如“残”, 左形右声,用“歹”作意符。意为“杀害”。引申为“残暴”、“残缺”、“祸害”。

如“死”,甲骨文象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歹”残骨形。

如“毙”,本意是“身子向前倒下”。引申为“死亡”。渐渐地,“死亡”成了毙的常用义了。其本意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如“薨”hōng,周代指诸侯死。古代帝王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庶人死叫“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