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京津冀三地市民跨区养老可享受异地医保报销

 DQF先生 2015-12-08



今后,北京老人住到河北、天津的养老院,老人享受的各项政府补贴都会跟着走,而且补贴幅度不会降,确保老人生活质量不降低。11月6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订《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三地民政部门将在救助、养老、防灾减灾等10大重点领域进行合作。



1
三地民政合作协议获通过



  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介绍,早在去年9月份,北京民政就对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开展了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次“合作协议”的初稿,今年又分别与津、冀两地民政进行对接。目前,“合作协议”已经获得三地政府审批通过。


  在11月6日会上,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三地民政部门将在救助、养老、防灾减灾等10大重点领域进行合作。


  “近期我们的工作将是尽快建立起常态化、多层面的交流研讨、联合决策等工作机制,趁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时机,把京津冀民政工作协同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中。”李万钧说,各地将细化各项任务分工,形成明年的合作任务清单。


2
引导养老服务向京外转移



  根据合作协议,养老领域是合作的重点之一。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北京市市区相比,河北的养老机构在价格方面有极大优势,“在北京养老机构仅仅是吃饭的钱可能在河北周边就可以吃住全包。”


  目前,本市已经开始试点将北京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餐饮补贴等延续到河北,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今后,三地还将积极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并谋划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鼓励有实力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


  此外,三地的人社部门将协商试点解决入住老人跨区域医保报销问题。


3
将探索异地安置流乞人员



  根据协议,三地还将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制度的对接,完善跨区域户籍人口的救助工作,建立“救急难”异地转办及三地协同办理工作机制。


  同时,建立跨区域的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共享机制,合力破解异地核查难题。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中长期滞留受助人员,三地民政部门还将探索异地安置和流浪精神病人异地救助的合作模式。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目前三地的救助政策和标准各有不同,如何统筹协调,下一步三地还将就具体细节进行协商。


  三地还将联合开展界线测绘和精准标定工作,合作编制京津冀三地行政区划地图册;以长城文化、古运河文化、燕山文化、京北清御道文化、京西古道文化为重点,合作开展地名文化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