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112】在西南大学附中,我遇到了一群有情怀的语文老师

 心上耕田 2015-12-09

到西南大学附中,缘起于一次偶然。在某次校长培训会上,我结识了该校副校长刘其宪先生。刘校长是个谦谦君子,厚道,说话时甚至还有几分羞涩。对于羞涩的人,我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当时就与刘校长交换了电话,也就有了这次西大附中之行。


西南大学是原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校园之大,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国的大学里,北大,厦大,武大,以及我的母校华东师大,都是美不胜收。不过比起西南大学,似乎还是略逊一筹。西南大学不像我们习惯印象中的大学,更像个实实在在的大园林。




西南大学附中就在西大附近。此次受邀参加的,是西大附中主办的“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这是该校的传统活动,每年都会邀请全国知名中学一线教师与该校教师,现场授课,现场研讨。我很喜欢“观摩”这个词。现在流行“赛课”,或流行上“示范课”,这类活动当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因为太功利,或者太追求某种范例,反而削弱了它的教研价值与意义。十年前我到某地上所谓的示范课,结束后主办方送了我一个大红帖子,感谢我莅临“做课”。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做课”这个词。当时就觉得别扭。“课”还需要“做”么?事后再想想,现在很多竞赛课不就是“做”么?甚至某些示范课不也是做出来的么?或许“做”有做的意义,毕竟教学是个技术活儿,需要精雕细琢,需要苛刻考究的打磨。但我还是喜欢“观摩”这样的表达。教学是个体劳动,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手段,而且教师与他的学生有着一种独特的生态关系,只要他的学生喜欢,并从中得益,那就是好的教学。因此,彼此之间,最重要的是观摩与借鉴,而非效仿与追随。此外,既然是观摩,大家可畅所欲言也不伤和气。这是比较合理的教学交流方式。




11月在重庆巴蜀中学召开了一个“首届全国批判性思维教学论坛”,在活动中结识了西大附中的张万国老师(见本号102期)。由张万国老师又结识了语文组长张爱明老师,以及陈海亮、李涛、付新民、敖长喜等老师。张爱明老师说重庆话,他说他试过说普通话,自己听着不舒服,别人听着也别扭,干脆就顽抗到底,说重庆话了。这是一位专注于学问的人,尤其用心于传统文化,看得出他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在。


李涛老师刚过而立,虎虎又生气,听了我的“万字时文阅读”,很兴奋,将自己编选的两本厚厚的阅读教材《我们的语文》送给我。在回程的飞机上,我仔细翻阅了一遍。这是个用心教语文的人,《瓦尔登湖》《俄狄浦斯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鲁迅、王阳明……都进入了他的阅读教学的视野。他说西南附中有个良好的传统,校长不干涉教师的具体教学,如何处理教材是教师自己的事儿。同时,他们也尽可能减少统考,没有月考。几年下来,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稳步上升。这让我感慨。我在中学干了二十多年了,感到上海的高考压力越来越重,而各种统考、模考、月考,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我的语文教学的整体安排就常常被莫名其妙的打乱。我可以不在乎,但家长和学生在乎,于是,为了一个小考,不得不调整进度。语文教学最怕的就是这种短期功利,害怕的就是这种零敲碎打。看来西大附中的领导有眼光,有魄力,也有定力。


此次行程,来去匆匆,刘其宪校长公务缠身,未及深谈。不过简单的交流 了个把小时,也知道了学校的大体思路。我看他们的做法,就是给教师“松绑”,不让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被拖死,彻底沉沦。也有幸拜见了张校长。原以为是个重庆汉子,见了才发现是一位优雅干练的重庆美女,气质极佳。张校长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思路清晰。作为一所五六千人的学校的管理者,这是个十分重要。目标高远,思路清晰,再加上愚公移山一样的执着,学校就一定能办好。祝愿西大附中越办越好。




我在西大附中的工作内容有两项,一是报告,二是评课。我的报告内容是“引入批判性思维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报告由张万国老师主持。西南大附中语文组有近60位教师,看得出这是个和谐、向上的团队,从他们脸上洋溢四射的笑容和善意,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我相信,一所好的学校,其实不用多听那些故作深奥的办学思想,或者听领导高谈阔论伟大的构想,只要看看教师的状态,其实大抵就可做出判断。走进西大附中校园,见得最多的就是笑容。这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报告中的一个小插曲与张爱明老师相关。几年我在晋西北支教,遇到过一位学校厨师,这位大师傅曾经也是个站讲台的,学历不够、普通话又不好,被迫转行干后勤。校长说,这老头儿对《三国演义》滚瓜烂熟,以前就靠卖弄一本《三国演义》,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那一口山西话,讲起三国来特有味道。校长为老头儿遗憾,说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语文老师了。我借着吃饭的机会向师傅讨教,发现他果然了得,略聊几句,我便尴尬得再不敢开口了。我能想象,这位操着晋西北口音的老师,借着讲述《三国演义》,他的语文课该会多么精彩!


我在讲座的时候顺便提了这个件事,老师们哄堂大笑,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张爱明老师也是个不爱讲普通话的。据说张老师用重庆话朗诵古诗词,那是西大附中一绝。方言确实有方言的魅力。前几天听了一段陕西方言朗诵唐诗的音频,一下子就显出了普通话的苍白。有机会倒是想听听张老师的重庆方言课,那肯定别有一番风味。我是个湖北人,听重庆话,毫不费力。




此次教学观摩很陶醉的听了三节课。不是恭维,三节课各有千秋,水平都很高。先是西大附中的敖长喜老师《秋歌——给暖暖》。敖老师很有诗人气质,某个程度看,达到了个人气质与诗歌内容的美好结合。敖老师将此诗的内容定位于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挣扎和自我救赎,这就让诗歌的理解不至于太狭隘。关于诗歌教学,我一直主张在“陌生化”的语言与表达中,寻找人类最共同的人性感受与情感基础。诗歌的“理解”,非通过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而达成,而更是一种直觉性的感悟。但是,这样的感悟并非空穴来风,并非无本之木,相反,感悟力的高下,全在于读者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全在于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和穿透。好的诗歌,总是能够在个性化的表达中揭示出共通的人性,共通的情理,共通的生命密码;而好的读者,也常能在语言的后面,感知诗人的人生感喟和生命情怀。理解是基础。




理解虽然是个性化的,但却有着共同的根基。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哪个哈姆雷特,他首先必须是“哈姆雷特”。理解这个“哈姆雷特”,才是教学最该关注的核心。至于语言难以企及的那些模糊的、非理性的地带,还是交给学生自由的灵魂和无羁的想象吧。


敖老师在课堂中借助意象的分析,借助对“暖暖”的追问,借助他深沉的朗诵,表达了《秋歌》所揭示的那种困惑与渴慕。具象但不死板,空灵而不玄奥。这是节好课。稍有不足的,我觉得诗歌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与当今时代的困窘联系不够,这使得诗歌的理解稍有抽象。我比较顽固的认为,任何文学作品,若不能触及读者的具体生活感受和思考,若不能触及读者的个人记忆,它的阅读效果依然还是有限的。


第二节是来自成都树德中学的钟群老师,她上的是巴金的《小狗包弟》。说实在的,能上这样的课,在这样的氛围下已经很难得了。钟老师在说课的时候,表达了希望从文中找到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意思,我觉得,讲清楚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最大的正能量。钟老师看起来文雅娴静,进入教学后,爆发的能量却很惊人。她通过反复的诵读,把学生也把我带进了那个特殊的时代。我是文革出生的一代人,家庭也被“文革”搞得残缺不全。在我的精神深处,这种伤害是难以消弭的。小时候,母亲经常在半夜三更哭泣,在黑暗中我被惊醒,幼年的我总是安慰母亲,或者跟母亲一起哭叫。其实,母亲是个坚强的人,白天忙东忙西,忙里忙外,不见任何异样;只有在万籁俱静的时分,她才会为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而担忧,而伤痛,忍不住哭了。因此,我对黑暗有一种深刻的恐惧,我害怕夜晚。到了今天,我一个人在家睡觉的时候,都习惯开着灯。否则我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钟群老师的课唤起了我很多记忆。当然,作为一节课,仅有这样的震撼力还是不够的,但显然钟老师是个素养很全面的人,她的表达,她的对话,她对文献资料的使用,共同的促成了一节不仅感人而且落实了文本理解素养的语文课。我亲眼看见一位男生落了泪。我是不太喜欢煽情的,但钟老师在理性的分析与客观的叙述中,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情感教育了。


最后一节是来自重庆一中的特级教师周鹏老师的作文课。周鹏老师最近几年倡导的“意象作文”影响很大,这次领略了他上课的风采。周老师气定神闲,潇洒自如,气场很强。他的课题是关于表达中的语言问题。比如如何让语言表达更“雅正”。他建议在现代白话的表达中,适当融入文言词汇和语式,并当场做了几个示范。效果很不错。我在点评中,提到了我对“雅正”“文化品味”的理解。说到语文教学,人们喜欢用“听说读写”来概括。这个表达简洁明了,但似乎容易引起误会,似乎语文就是教人们说说话写写字。我觉得,这个定位大概沿袭了几十年前扫盲及文化普及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今天,人们对语文的要求高多了。据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除了一如既往的强调语言的结构与运用,特别强调了思维、审美和文化。我想,这也是人们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种进步吧?周老师强调“雅正”,并不简单指语言的风格,他强调的是,现代汉语的发展,必须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寻找资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这才是根本的目的。



周老师的课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提问很踊跃。西大附中的年轻教师付新民在对话中,强调表达素养的提升,关键还在于语言实践。我赞同周老师与付老师的观点,现代汉语变得越来越粗俗了。政治话语的渗透,商业话语的入侵,网络表达的泛化,低俗文化的沾染,都让雅正的汉语变味了。但是,也要看到另一面,语言的发展应该取包容开放的态度,比如网络词汇,你是禁绝不了的。但我相信,大浪淘沙,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总会被人忘记的。五年前网络上的流行的热词,如今还剩下几个?




工作之余,我参观了附中的校园。西大附中背靠缙云山,前临嘉陵江,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个工作的好地方,难怪张万国老师那么骄傲。回到上海发了个微信,结果被我的责编、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刘佳老师给看出来了。刘佳告诉我,她就是西南大学附中的毕业生。从她的话语中,我看出了她对母校的深情。


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一些人一辈子的记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