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拒绝并发症,先明白这些,再掌握八大要领!

 糖尿病同伴 2020-12-21
从查出糖尿病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做好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准备,怎么做当然要了解相关知识,并学习应对技能!说起糖尿病并发症,大部分人只想到的可能就是眼睛看不见,或脚烂了之类的并发症,其实糖尿病并发症分两类,一类是急性并发症,也就是说突然就发生的并发症如低血糖等;还有就是慢性并发症就是大家常说的对视力等器官伤害的并发症。其实并发症不可怕,只要我们知已知彼就能得防住!

那么,如何打败糖尿病并发症呢?今天糖尿病同伴就给大家讲一讲!

一、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的三大巨头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视网膜静脉扩张、微动脉瘤、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以及黄斑水肿等,临床上检查难度并不大,可以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看到明显的病变迹象。
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发生时的年龄与病期有关,确诊年龄越大,10年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越高。另外,肾脏病变患者、高血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以及妊娠患者和应用口服避孕药者等,也均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原则上,每一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都应该检查眼底。如果患者主述存在视觉症状,必须进行眼底检查。T1DM在最初数周内很难发现视网膜病变,若诊断时<19岁应立即检查,若检查结果正常,则每5年查一次,10年后每年一次;若患者超过20岁而眼底正常,则3年后每年检查一次。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会逐渐发展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至肾衰竭,往往伴有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为了防治糖尿病肾病,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做尿常规分析,查24小时尿白蛋白;有蛋白尿者,每年应至少查1次血尿素氮和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来指导治疗。
3、糖尿病神经病变
合并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无症状或者有疼痛、感觉缺失、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致残率和死亡率升高,也容易加重如糖尿病足等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有3种类型: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DSPN)、局灶性神经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
 SPN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特征有隐匿起病、对称性分布,进行性加重。
 局灶性神经病变较为少见,特点为突然发作、非对称性性质和自限性过程,典型的有颅神经病变、躯干神经病变等。
 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和生殖泌尿系统等,出现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以及便秘和性功能障碍等。
临床上检查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有震动感觉阀值检查、定量音叉检查、局部皮肤凉热感觉检查等。
 
二、 糖尿病隐匿杀手——大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但是大多数无症状,知晓率和治疗率都很低,死亡率高。因此,建议50岁以上患者进行常规LEAD筛查,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等LEAD发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每年至少筛查1次。
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有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还有蛋白尿、尿酸、脂肪肝、吸烟史、家族史等需要进行评估。

三,明确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目标
了解了筛查的对象之后,需要明确的筛查目标是,每一例患者通过筛查应该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1、我是否有糖尿病?2、我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3、我的糖尿病出于什么状态,是否合并其他代谢异常或病变?4、我是否已有糖尿病并发症?5、我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目前的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做出改变?6、我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又该查些什么呢?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慢性疾病,一些因素甚至互为因果,严重危害健康,需要多学科的综合防治。因此,筛查人员遍及糖尿病专科、眼科、肾内科、心脏科和神经内科等临床各个科室,检查的项目也需要各个科室通力合作,全面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制定最科学的防治方案。

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

    说到慢性并发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低血糖,这个大家比较清楚所以不多讲,还有一个是酮症酸中毒,给大家重点讲一下: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当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酮体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这就是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和突然停用胰岛素或处于感染等应激状态致使血糖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果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死亡。

 
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表现

初期:显著口感,饮水增多,饮水不解渴,小便增多,疲乏加重。严重者还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并常伴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中期: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晚期:患者昏迷不醒,终至死亡。

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患者血糖明显升高,一般在16.7~33.3mmol/l。如果血糖超过33.3mmol/l,则多伴有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或肾功能障碍。当血糖过高时,及时进行尿酮体(包含在尿常规的检查项目中)检查, 往往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避免酮症,避开以下常见诱因

饮用大量含糖饮料,或食用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

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用量不足;

存在肺炎、皮肤疖肿、急性胆囊炎、败血症等各种感染;

处于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精神创伤等应急情况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妊娠与分娩也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个急症,死亡率高,因此,预防其发生至关重要。广大糖友平时要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避免诱发糖尿病酮症的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情绪,严格控制饮食,预防脱水。要坚持合理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不可随意减量、加量甚至停药。要定期监测血糖,合并应激情况时应每日监测血糖。
五,糖尿病防并发症,血糖要达标主要看“糖化”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与糖化水平密切相关,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显示,以糖化来评价血糖长期控制的好与坏,一旦把糖化从较高水平控制成合理水平时,会显著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是一个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有效反映患者近一段时间内(8~12周)的血糖是否达标。经过统计学计算,“糖化”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可以使糖尿病相关风险下降20%,死亡率减少1/5,心梗发生风险减少15%,微血管病变减少30%~40%以及外周血管病变43%。定期做糖化检测很重要,建议每3~6个月测一次,小于6.5%达标,高龄老人应小于7%。
六,糖尿病防控并发症的八大要领
1)   得了糖尿病,一定要抓紧把血糖控制好,不能抱幻想根治,目前确实没有根治的方法,所以越早控制越好,早期控制比不控制获益大得多。
2)   得糖尿病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就一定要用,不要拒绝,与口服药相比,早期用胰岛素,降糖效果更明显。胰岛素是降糖最明确、最快的办法。
3)   糖尿病发生心肌炎症和冠心病的几率高于常人,所以患者须定期查心电图。

4)   如果患者大于40岁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蛋白尿等高危因素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血栓。
5)   除了血糖要达标,血压和血脂也要达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更容易导致失明。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饮食,加强运动。
6)   早期糖尿病为了防止视网膜病变,每年都应检查一次眼底。眼底病变发展到Ⅱ、Ⅲ期时,应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
7)   预防肾脏并发症,建议患者应严格遵循低盐饮食,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还要保证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须经常查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
8)   糖尿病人要穿浅色袜,目的是防感染,因为脚破了糖尿病人容易引起足病,糖尿病人神经血管受损大于常人,一个小破溃就能引起感染,甚至引发足病!所以鞋也要选择软质的合适的,易磨脚就不要穿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