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虫证——乌梅汤加减方

 程宇宏 2015-12-10

肠虫证——乌梅汤加减方(张士卿方)

    (组成)乌梅10g,川花椒3g,细辛3g,使君子10g,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胡黄连3g,黄柏6g,白芍15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

    (功效主治)用于肠虫证。

    (方解)仲景用此方主要是治疗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所致的蛔厥症。张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强调“虫当化之”,常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改丸为汤加减化裁,取原方安蛔之功,并适当加以健运脾胃之药,做到标本兼治。张教授常强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以脾常不足为生理特点,指出在化虫之中及化虫之后,皆宜调补脾胃,于症状减轻后予异功散加减继服之,以杜虫之复生。方中乌梅、白芍之酸能柔肝缓急,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与川楝子相助以定痛;蛔动因于胃热肠寒,蜀椒、细辛味辛性温,辛可伏蛔,温能温脏驱寒;胡黄连、黄柏味苦性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胃热;使君子、槟榔助乌梅化虫之功;党参、当归益气健脾;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和胃运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寒热并用,虚实并治;酸辛苦甘,刚柔相济;辛开苦降,土木双调之功用。

    (加减)如有不思饮食者,加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以健运脾胃;咳喘日久不愈者,加百部、杏仁以润肺止咳;体虚多汗者,加煅龙牡、浮小麦以敛汗止汗;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以润肠通便;易干呕者,加砂仁以行气止呕;口疮、咽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清热利咽;多梦者,加石菖蒲、郁金宁神清心。

    (验案)谢某,女,6岁,2006年11月10日以脐周腹痛3天就诊。2周前患儿因气候突变而患感冒,至今未痊愈,现脐腹时痛时止,仍咳嗽,纳谷不多,夜寐齿,喜俯卧。查体: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心肺听诊正常,咽部略红,舌尖红,少苔。治以温脏安蛔,润肺止咳。处方:川花椒3g,乌梅10g,细辛3g,使君子10g,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胡黄连3g,炒白芍15g,百部10g,延胡索10g,炙甘草6g,杏仁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4剂,水煎服,2剂后脐腹痛减轻,4剂后咳嗽较前好转,食欲增加。二诊:排出蛔虫2条,诸症消失,咳嗽痊愈,食纳可,续服2~3剂参苓白术散加减,使患儿脾胃两健,生化有源,气血渐运,生机盎然。

    (方源)刘婷,任学通.张士卿教授辨治小儿肠虫证经验.甘肃中医,2007,20(1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