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溺爱害了孩子

 安口中学王先艳 2015-12-10
    “溺”,在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也指沉迷于某种事情之中。爱是对人或事有真挚的感情,而溺爱是无节制的爱,是过分娇纵。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溺爱的成份太多,面对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欢蹦乱跳以至自己上下学,作为妈妈,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万千欣喜萦绕心头。带着这份欣喜,妈妈们爱孩子的心也越发“膨胀”起来,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来对待,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恨不得倾其所有来让孩子快乐开心地成长。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动辄以爱的名义安排孩子的一切,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孩子的思想、德育、情感与人格独立的思想意识,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心、责任心,所谓家庭教育,近乎于有爱无教。老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自私自利。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一名13岁的女孩子以自杀逼父母打胎的消息在网上热搜,据了解,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后如愿怀上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百般不愿意。在女儿尝试用刀片割手腕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妊娠。
    孩子缺乏独立性。这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本质缺乏全面地了解,在处理孩子与成年人的关系上,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独立能力,而过多地相信自身在孩子发展中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是习惯于将成年人的活动特点强加于孩子,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设计孩子的活动,代替或者强制他们做事,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从而剥夺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不可避免地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独立性差、不会独立地处理问题等人格缺陷。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后不久,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来办公室送作业本。老师发现他的球鞋鞋带开了,踩在脚底,就提醒他把鞋带系好。出人意料的是,忙了半天他也没能系上,急得满头大汗。一问,才知道从小到大居然从没自己系过鞋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孩子社交障碍。由于现在社会上拐卖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父母为了安全起见,上学送放学接,节假日也不敢让孩子单独外出。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就会孤僻,任性,自闭,出现社交障碍。八年级的一个女孩,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初中时需要住宿。到了寝室,和室友合不来闹矛盾,发展到在班级里也受到孤立,最后不得不休学回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