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汉画像砖拓片》

 大*宝 2015-12-11

汉画是中国两汉时期的艺术,其所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画绘( 壁画、帛画、漆画、色油画、各种器绘等 );画像石、画像砖、画像镜、瓦当等浮雕及其拓片。丰富的遗存给今天留下了数量巨大的图像材料。汉画内容庞杂,记录丰富,其中那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产活动、仕宦家居、社风民俗等, 形象繁多而生动, 被今天许多学者视为一部形象的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深刻地敏感到了汉画像石存在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从这些看似古老残缺的东西中,依然留存涌动着新鲜的艺术生命信息与光芒,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升期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在民族贫弱的时候,这种精神气质尤为可贵。 
一代文豪郭沫若见到玄武的拓片即为之震惊不已,他吟咏道:“二物同心剧相爱,纠缪不懈二千年。”竟以为大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及罗丹的雕塑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吴冠中先生参观南阳汉画馆后,激动地说:“我简直要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其艺术的气概与魅力,已够令人惊心动魄了。其中许多关键的、基本的艺术法则与规律,正是西方后期印象派开始探求的瑰宝。”
历史学家翦伯赞指出“汉代石板上刻划的风景楼阁则俨然逼真,人物衣冠则萧疏欲动。在有些歌舞画面上所表示的图象,不仅可以令人看见古人的形象,而且几乎可以令人听到古人的声音。”
画像砖、石上的图像通过传拓,留存在拓片上,成为走进千家万户的精美艺术品。江泽民同志于九十年代初出访俄罗斯,把河南拓制的一套100张的汉画像砖拓片册页作为国礼赠于俄罗斯,现在莫斯科大学馆藏。日本半亩市建市100周年时,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应日本友人要求,赠送日本的礼品就是徐州汉画馆的汉画像石《迎宾图》拓片。这些拓片不是原石刻、原砖塑的机械、刻板的复制品,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好的拓片不仅能将雕镌塑作的三维作品忠实地转换成二维图形,而且还能通过传拓中特殊的方法在纸面上形成的某些特殊的肌理或凹凸,使这种二维图形有浓浓的金石韵味。今天,我们就试图打开一盏灯,穿越两千年的时空隧道,慢慢照亮久已尘封的宝库,解读古人遗存的文明密码,品味馥醇的大汉文化。
一、龙凤呈祥 盛世升平

跋文: 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龙凤呈祥,勇士劲击,野外狩猎,林苑驯龟。寓意大汉王朝普天祥瑞,人们勇猛无畏,生活长寿安康,社会乐趣和谐的太平盛世。
第一幅展翅飞翔的凤凰。凤凰口含仙丹,曲颈俯首,舒展的双翅对称地伸向两旁。首尾各有七根长羽,恰似舞者的彩练飘扬,占据了整个空间。好象舞曲飘飞的音符,似乎能让人听到两千年前悠扬的舞曲。
第二幅矫健的云龙。这条云龙吐舌扬爪,双目圆睁,寓意不可一世的大汉帝国。更让人惊叹的是那几缕飘荡的云气,也被腾飞的云龙荡得一波三折,更加衬托出云龙的凶猛无敌。
第三幅搏击武舞。一人手持长矛,仿佛从远处跳跃刺杀。一人手拿勾镶,一脚踩地,一脚蹬天,成了一条直线,显示极有难度的搏斗张力。画面虽小,人物虽少,但人们似乎感觉到了杀气腾腾而又舞姿翩翩的惊险一幕。让人感受到大汉猛士苦练杀敌本领,将来保家卫国的精神寄托。
第四幅狩猎。山林里,一个武士高挽衣袖,手持盾牌,手握铁锤正在降服凶猛的野兽。野兽长着锋利的尖角,高扬尾巴,怒瞪双目,奋蹄冲向武士。在野兽的袭击下,小锤是那么的不具威慑力,但就是这个小锤,显示了艺术家的独到之处,更反映了武士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让人体味了古代武士的壮美。
第五幅训兽。古人捕获猎物后,有训兽的习俗。一训兽者用绳索拴住一只硕大的乌龟在嘻戏玩耍。人物飞驰如奔,大龟温顺可爱,与人物大小相似,寓意成了人类的伙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美,表现了大汉盛世升平这一主题。
在汉代,狩猎不仅是下层百姓谋生的手段,还是帝王将相、达官贵族非常热衷的娱乐活动之一。驯兽、斗兽活动体现了汉代人的征服自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所向无敌的精神境界。
二、天人合一 富贵和谐

跋文: 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双首神鸟,休戚与共。玉璧映辉,吉祥如意,门吏宫阙,安居乐业,搏击斗兽,富贵长寿。再现两千年前人们顺应天势,长寿安康的生活期盼。
第一幅双首鸟。《国宝档案》栏目《鸟龙卷草纹绢绣》中阐释了这一主题,出土于新疆的“鸟龙卷草纹绢绣”上面有一个双首鸟的图案。双首鸟又称共命鸟,共命鸟是佛教艺术中的题材,意思是一只鸟两个头,一个头为了报复另一个头,吃了毒花要和对方同归于尽。意寓个体与整体是休戚与共、脉息相连的关系。后来,它成了彼此之间同生死、共命运的象征。
第二幅玉璧礼天。双璧是没有生命的,但艺术家给它增添了艺术的活力。三只小鸟叽叽喳喳,几条云气环绕其间,似乎给冰凉的玉璧注入了生命,给人间带来吉祥。两块玉璧立在苍穹之间,反映了礼器高大、神圣的主题。
在古代,人们把玉作为一种礼器。玉璧礼天,玉琮礼地,玉璜礼北,玉璋礼南,玉圭礼东,玉琥礼西。玉璧是圆浑无棱角的造型,因此具有和善之命和始终不绝之意。
第三幅门吏宫阙。两棵长青树衬托出两座宫阙的高大,而门吏在高大的宫阙面前比宫阙还要宽阔,象征大汉守卫者多么伟岸。门吏居中,忠于职守,寓意大汉盛世安定。刘邦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体现了大汉统一,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写照。
第四幅擒兽。猛士高挽衣袖,手持尖刀,将要捕猎一头张牙舞爪的野兽。在毫无畏惧的猛士面前,野兽好象被猛士的勇猛吓破了胆,它后仰着身,露出恐惧无奈的神情。而猛士的大跨步,正显示了他的勇猛无畏。
第五幅瑞兽嘻戏。龟代表长寿,蟾蜍代表金财,三只动物顾盼多姿,仿佛在交谈诉说,更象在嘻戏玩耍。在这里,蟾和龟被刻画得一样大小,意味着动物间是平等的。艺术家的寓意是在大汉盛世不仅人们休养生息、富贵长寿,动物们也和谐相处。
三、龙腾虎跃 三璧呈祥

跋文: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玉璧礼天,普天祥瑞,云龙腾飞。大汉盛世,勇士劲击猛虎,彰显汉王朝无所畏惧的民族气概。寓意中华帝国强悍、博大、进取、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块玉璧占据了画面一半空间,顶天立地,硕大无比,穿插在画面的左、中、右三个位置,使整个画面笼罩着一种顺应天势、普天祥瑞的气氛。大家知道,玉璧礼天,玉琮礼地。玉璧的出现,是儒家“天人感应论”思想的印证。吉祥的玉璧,更代表了人们求祥瑞、避凶险的强烈祈盼。
五朵云纹的刻画,对烘托主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苍龙向右腾飞,五朵云纹紧随其后,云气的走向也是向右,象征在大汉天子的统帅下,众多臣民的响应。汉画云纹,一般都用柔韧的曲线,主要有圆弧线、波浪线和“S”线三种。它们常由主线和装饰性的小云朵两部分组成。主线一波三折,圆形、激荡、飘逸,象是在画像砖上游动,犹如鲜活的精灵一样。小云朵则起着衬托、辅助、舒缓、点缀的作用。装饰云纹,沿着主题形象的灵魂忽强忽弱,张弛有度地运行,酣畅淋漓地抒发着感情,使整个画面释放出涌动的旋律和奔腾的气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条威震四方、变化万端、吞云吐雾的苍龙在云中腾飞。这条苍龙,充满运动,充满生命力,充满征服一切的王者之气,既代表了大汉天子的强悍雄霸,又代表大汉帝国雄强、博大、乐观、进取的精神。苍龙背后,一位勇士正在与一只猛虎搏杀。猛虎张牙舞爪,身体直立,好象在奔跑中猛然回首,吞吃勇士。猛虎回首反击,给人以冷不防的感觉,更增加了惊险的气氛。而勇士毫不畏惧,咫尺间挥剑刺向猛虎。勇士的刻画甚为夸张,头部和腰部显示很弱小,而两条粗壮的双腿好象坚固的磐石,更象两个稳键的支架。勇士上弱下壮,上轻下重,重心下移,给人一种稳壮如泰山的感觉。勇士手中的剑被虚成了一条细线,好象勇士降虎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的勇猛无敌。而猛虎头重脚轻,一只虎爪着地,支撑力太小,好象随时就要倾刻倒下,与勇士的稳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猛虎的尾巴在勇士脚下,暗示猛虎即将被降伏。这幅画面惊险壮烈、夸张浪漫,在玉璧、云气、苍龙的烘托下主题鲜明,耐人寻味,使我们感受到大汉时代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安居乐业 马到成功

跋文: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门吏宫阙,寓意猛士守四方,人民安居乐业。野马嘶鸣,战马凯旋,象征捷报频传,凯旋而归。普天下盛世升平,奋斗者功成名就。
画面四棵长青树,两座宫阙,一个门吏,两匹骏马。表现的主题是在大汉盛世,边疆有军人守卫,宫阙有门吏看护。长青树下,大汉帝国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安定和谐。
四棵长青树,高大俊美,伟岸挺拔,象征着大汉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树的刻画简化成一片树叶,既省去了繁复的树杈,又能简约代表了树的茂盛,这种写意隐喻的表现手法充分显示了古代艺术家的良苦用心和艺术功力。
长青树下,两匹骏马神态各异,装束有别。右边一匹战马身披马鞍,俯首而归,好象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驰骋疆场、凯旋而归、为国尽力而略显疲惫。而左边一匹野马正在仰天嘶鸣,象征着未入伍的大汉勇士随时应征赶赴沙场,为国捐躯。马头一仰一俯,说明大汉战争频繁,大汉儿女保家卫国的深刻含义。马是汉代画像砖上常见的动物形象,汉武帝时曾引进西域的大宛良马,造型均为结实健壮、身躯肥硕、四肢细瘦若铁,体现了强盛进取的铮铮汉风。据文献记载,汉代皇家马苑养马多达三十万匹,马成了战争、出行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这里,骏马被暗喻成大汉驰骋疆场的将士,有如激奋如歌的艺术感染力。
两座高大的宫阙,象征着汉王朝的威严与强盛。宫阙中间,站着一位手持盾牌、腰系钥匙的门吏。门吏在宫阙面前,似乎与宫阙大小相同,显示门吏武士的高大勇猛和健壮。手持盾牌,说明他随时抵御外来入侵的强寇。腰系钥匙,显示他忠于职守,职责重大。门吏头戴冠上长缨随风飘动,说明是在野外值岗。
除了长青树和宫阙,画面中的主角就是马和门吏了。战马凯旋,门吏守卫,暗喻军中将士从沙场凯旋归来,守卫在宫阙前,继续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
整个画面空旷辽阔,构图疏朗。有植物、动物、建筑、人物,是一幅寓意深刻的古代风景人物画卷。从这幅画卷中,我们仿佛听到疆场的厮杀,野马的嘶鸣,悠悠箫音中,旷野微风阵阵,宫阙内歌舞升平。而它所展示给观众的厚重主题,却任凭你的思绪跨越两千年烟云,去想象发挥了。
五、龙飞凤舞 和谐吉祥

跋文: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飞龙在天,凤舞翩翩,搏击狩猎,自然和谐。人类和金蟾、寿龟玩耍嬉戏,寓意大汉帝国普天祥瑞,自然万物和平相处、富贵长寿。
第一幅舞姿翩翩的凤凰。凤凰展开双翅,曲颈顾盼,一爪蹬地,一爪高扬,九条尾部长羽似盛开菊花般舒展开放。看到画面,我们仿佛听到琴瑟和鸣、长袖曼舞的歌舞升平景象。
第二幅叱咤风云的巨龙。巨龙舞动着强健的四肢,纤细的颈部和壮硕的胸部形成强烈的反差。龙口大张,长舌高卷,夸张抽象的巨龙让人想起不可一世强悍汉帝国的威猛。虽然没有一片云朵,但巨龙动感十足,具有大汉雄霸天下的威慑气势。
第三幅两个比武的勇士。两人一握长枪,一持勾镶,脸部夸张,憨态可掬,再现了大汉勇士竞技搏击的场面。汉代使用的武器有棍、刀、钩镶、戟、剑、盾等。这种类似于舞蹈的比武,既有乐曲的节奏、舞蹈的神韵,还有武术动作的矫健美姿。
第四幅骑马狩猎。一人在飞奔的马背上强拉劲弓,射向一只肥壮的鹿。鹿的大小超过了马,形容猎物的丰盛。鹿背已有两处中箭,惊恐回首,步履蹒跚,意味着已筋疲力尽,将被捕获。画面中马奔与鹿停,人身前倾与鹿回首,展现了动中有静、前后顾应、惊险激烈的捕猎场面。
第五幅一人在嬉戏硕大的龟和蟾。寿龟和金蟾都是古代吉祥动物,在这里形象高大,形容吉祥物的硕美。而人的形象刻画成细弱单小,说明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弱小的,人应该尊重大自然,谦卑地对待人类的朋友——动物,维护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
六、大风歌升平

跋文:汉代双面空心大砖,出自许昌。昔日鸿门宴,演绎公莫舞,礼义仁智信,和谐独尊儒。三组人物画面,展示大汉推崇儒教、圣贤教化、和谐礼治的太平盛世。
第一幅三个人物,一人身背长剑,手握长枪,衣着长袍,好象是一位有深厚修养的军中官吏。另一位身着短衣,高挽衣袖,莽撞地挥拳打向持枪者。中间一身矮者不解地观望着持枪者。《鸿门宴》中项羽宴请刘邦于鸿门,项庄舞剑,意欲杀掉刘邦。项伯以袖隔之,在旁劝道:“公莫。”意思是“先生不要这样。”后来大汉流行的《鸿门宴》故事演变而成了“公莫舞”。此画正是《鸿门宴》故事的经典演绎,同时也反映大汉帝国崇尚和谐,追求和平的良好风尚。
第二幅两位武士翩翩起舞,一人手握长棍,一人赤膊上阵,但两人舞姿协调,颇有舞台表演般的戏剧效果。二人的双手描绘虚化成很弱小,比喻已经没有了武力,而身体刻画成膀大腰圆,双腿壮硕,象征大汉帝国的强盛和富足。
第三幅两个人物,一人持枪==刺向对方,而对方体态安祥,挥手示意不要动武。持枪人伸颈怒目,身着短衣,莽撞冲动。而对方衣着长袍,临危不惧,显然是位得道高士,仿佛在教化持枪者。
三幅画像,人物性格鲜明,故事冲突惊险,都以《公莫舞》为背景素材,主题表现大汉盛世崇尚“礼治”、“德治”、“人治”,反对武力,推崇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画像中云纹的刻画倒象是兰花般美丽,舒展开放,更增添了艺术效果。
公元 前202年,手提三尺剑的刘邦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建立了强大的汉帝国。秦王朝的大气雄壮之风韵不仅被汉王朝继承下来,而且推广到极致。俗话说:“秦打江山汉登基”,处在这个大时代的造型艺术,也随着社会大趋势而走向圆浑整合。我国美术史上,汉画像砖石艺术成为继原始彩陶艺术、商周青铜艺术之后的第三个艺术高峰。
七、和 谐 


跋文:汉代方形实心画像砖,出自四川。西王母头戴方胜,端坐在双龙座上,左右有手捧笏板的官吏和侍女。在西王母的护佑下,人间盛世太平。猫在弹琴,鼠在吹笙,人在舞蹈,犬在欣赏。猫鼠本为天敌,却能和谐地琴笙合奏。人物如玩偶般乐不可支,手舞足蹈,但双手牵动两束绳索,说明了猫鼠还在人类掌控之中。画像既庄严肃穆,又生动有趣。西王母保佑人间富贵长寿太平,人间社会家庭和谐相处。构思奇妙,拟人夸张,为两千年前珍罕精典、不朽颠峰之作。
这幅画像上区是仙境,西王母头戴方胜,端坐在双龙座上。她头戴方胜,两耳垂肩,面目慈祥,双腿盘膝,双手盘于胸前。西王母左右有手捧笏板的官吏和侍女,上方有家犬和口衔橄榄枝的瑞鸟,象征世间万物吉祥和谐。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王母有件宝物,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民间不仅认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药,而且还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史记大苑传略》记载:“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妗,居昆仑。”原来西王母真有其人,她名叫杨回,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族首领的别称。而西王母杨回生活过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泾川县的回山。1999年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命名泾川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目前,西王母文化蕴涵了平安、长寿、富贵、母仪、孝道等诸多元素,影响至海外,成为中华儿女共同信守的传统美德。
画像下区的人物、猫、鼠、犬,在西王母的护佑下,上演了一场奇妙独特的联欢会。
猫在弹琴,颇有动感。身体随着音乐在不停舞动,恰似现在摇滚乐队的吉他演奏者边弹边舞。鼠忘情地吹着笙,精神亢奋,以至于雄性阳物暴露无遗。人的描绘极为夸张,他赤身裸体,手舞足蹈,随着欢快的音乐,酣畅淋漓地跳着狂欢舞。犬趴在地上,竖起耳朵,如痴如醉地在观看这场演出。
这幅画像里,人物的双手是拳握状,各有两束绳索伸向了猫和鼠。原来猫、鼠服贴老实、全神贯注地弹琴吹笙,是人在控制着它们。艺术家的伟大就在于这几根细细的绳索的刻画上,喻示着天地万物人类还是主宰。在这里,犬、猫、鼠能在一个画面和谐相处,也显示了这幅画像的深刻寓意。两千年前中国版的《猫和老鼠》,犬、猫、鼠却能如此的和谐相处,让人折服。
八、伏羲女娲 


跋文:汉代伏羲女娲画像砖,出自四川彭山县,国家一级文物,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汉代画像砖》有专题介绍。伏羲女娲一手持规,一手执矩,寓意人世间的规矩方圆。伏羲规天为图,矩地取法,女娲抟土造人。二人本为兄妹,成婚繁衍后人。画中有一祀庙、一棵长青树,下面有跪拜的妇人和持笏板的官吏,象征臣民都在向伏羲女娲祈求富贵。下面两条巨龙盘绕对吟。画像文化积淀厚重,敬挂高堂,福瑞呈祥。
伏羲女娲画像砖为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区。上区左方有一观阙式的建筑物,顶有三重。建筑物外有一官吏,手执笏板。建筑物中有一妇人。建筑物的右旁,有伏羲女娲二神人,他俩面部相对,其尾相绕并漫延于下图,化成相交的二龙。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格调神秘,含义颇深。
伏羲,古代文献上又称为伏牺氏、庖羲氏、伏羲等等。东汉人王延寿《观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古代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或龙身,或蛇躯,均人首,为男女二神。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云:“女娲,伏羲之妹,祷神祗,置婚姻,合夫妇也。”二神即是兄妹,又为夫妇。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时代均先于黄帝,应当视为中国原始社会中的部落领袖人物。
据考证,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据说,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儿子。世界混沌初开,伏羲带着他统一了的东方夷族部落,为了繁衍生息,从荒芜的成纪(甘肃省天水市)沿黄河东下,来到了富饶的宛丘(周口市淮阳县)。他继天而王、作八卦、造书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供庖厨等,被奉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她与伏羲为兄妹,“绕烟为媒,滚磨成婚”。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在昆山(周口市西华县北郊)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是人们崇拜的创世神。
图中的建筑物与汉代观阙之类十分相近,它很可能就是当时的祀庙之一种。其旁的伏羲女娲,显然是画像的作者采用象征性的手法,以说明这个祀庙是祭祀伏羲女娲二神的地方。伏羲女娲一手持规,一手执矩,象征二神取法制礼,开创中华文明的历史。左上方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寓意是在野外。下区两条巨龙,便是伏羲女娲的化身。
《汉书郊祀志》载,汉政府所置官祀,均派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管理掌治。因之,祀庙外的执笏者,当为专门管理伏羲女娲祀庙或向伏羲女娲祭拜的地方官吏。那位在祀庙中跪拜的妇人,正在向具有司婚姻嫁娶和繁衍后代之功力的伏羲女娲赐予她幸福和子嗣。
伏羲女娲画像砖展示了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人祖和创世神,画像既形象生动,又神秘怪异。持笏板的官吏和跪拜的妇人代表了人们祈求富贵幸福的强烈愿望,为尘世间的我们找到了心理寄托和精神支撑。
九、保 家 卫 国
 
 
跋文:边境匈奴侵扰,军队整装上阵。温馨的家园里,新婚的丈夫刚刚乘车奔赴前线,娇妻借酒浇愁,期盼夫君早日平安归还。威猛强悍的武士特写,更象征大汉疆土不容侵犯。一幅壮怀激烈、感人肺腑的爱国画卷。山林弱肉强食,更加渲染气氛的惊险。 
汉代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朝代,北方匈奴多次骚乱大汉边境,汉王朝多次派兵讨伐匈奴。两汉时期,汉匈战争前后持续300年之久,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而这幅画像,便是边境告急,调兵遣将,保家卫国的情景再现。
第一组画面,三名骑兵肩扛长戟,显然是有战事活动,奉命披甲操戈赶赴战场。两名骑兵向左,一名骑兵向右,看来入侵的是多股劲敌。骑兵的形象从容自若,好象毫不畏惧,有必胜的把握。而战马的描绘则是张嘴奋蹄,形容奔跑的速度极快,也说明战事十万火急。
第三组画面好象来自后方,一辆轺车飞快地驶出家园,车上两人关切地注视前方。他们去干什么?显然和第一组画面中的战争有关。边境有紧急战事,军民都要赶赴战场,而家园守候的是独守空房的娇妻。妻子坐在房内,独自饮酒,她仰着脸庞,似在思念着刚刚离别的丈夫。丈夫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沙场,不知能否平安归来。妻子形象塑造成酒葫芦型,寓意借酒浇愁,满腹愁怅。通过这幅画面,反映出千万个出征将士家庭的缩影。温馨家园的刻画也的确令人神往,两所宽敞的房舍,一棵挺拔的大树,两只欢快的小鸟,还有远处高高的阁楼。
第二组刻画一头野猪正在追逐一只可爱的梅花鹿,梅花鹿奔跑中还在回头观望,生怕野猪撵上自己。这时,左右两方急忙赶来两只鹿救援。在这里,野猪又多象入侵的匈奴胡人,而救援的两只鹿又恰似奔赴战场、抵抗入侵敌人的大汉将士。
最后一组画面是两只饿狼在追赶一只幼鹿,后面一只小鸟也在惊恐地飞着,张嘴呼喊,好象催促小鹿更快逃走。
四组画面惊心动魄,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中间一幅顶天立地威猛强悍的武士特写,更象征大汉疆土不容侵犯。两千年前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追古抚今,和谐社会,更要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