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福颐篆刻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15-12-11

       罗福颐(一九○五—一九八一),字子期,别署梓溪、紫溪,晚年背微伛,因自戏号偻翁。浙江上虞人,生于上海,罗振玉第五子。七岁随父侨居日本京都,十三岁回国寓居天津。受其父罗振玉熏陶,从小习古器物文字之学,兼摹古印。青年时代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古文字的整理辑录上,也兼事篆刻。廿四岁助其父摹写《贞松堂集古遗文》,次年自纂《古玺文字征》《汉印文字征》各十四卷,附录各一卷。廿六岁编成《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一九三三年协助其父辑成《三代吉金文存》。此后独立编成《清大库史料目录》《辽文续拾》《西夏文存》《传世古尺图录》《满洲金石志》等书。一九三九年进入沈阳博物馆工作。抗战后迁居北京,任职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一九四九年后调入文化部文物局工作,一九五七年转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从事玺印及古文字研究,在该领域贡献良多。兼职有国家文物局咨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研究会会员,他还是中国古文字研究会、考古学会、西泠印社等学术团体的理事。平生勤奋治学,于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古玺印之形制与文字、战国西汉竹简、古代石刻、敦煌经卷、西夏文物等,皆有深入论述,先后撰写论文一百二十三种。

  在当代印学史上,罗福颐的功绩首先在印学研究,其后才是他的篆刻。他的篆刻专事秦汉印的规摹。据说学印之初,取古谱中春秋以至魏晋有代表性印作数十方精心钩摹,因此获得治印门径及篆刻矩度。罗振玉对幼子的治印非常赏识,特意于一九二一年选其佳者一百三十方用《待时轩仿古印草》之名影印行世,当时罗福颐只有十七岁。王国维为这部印谱作序,云:“子期年甚幼,志甚锐,浑浑焉,浩浩焉,日摩挲耽玩于其中,其于世之所谓高名厚利,未尝知也。世人虚骄鄙倍之作,未尝见也。其泽于古也至深,而于今也若遗,故其所作于古人之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乃至并其精神意味之不可传者而传之。”对少年罗福颐治印业绩称许备至。年少而获学术界名儒的奖掖,更使罗福颐信心倍增,益坚所诣,从此爱好垂老不懈。罗福颐的篆刻以拟汉铸白文印为多,浑厚端严,酷似汉制;刻古玺则多作朱文小玺,秀挺自然,得其意趣。圆朱文不常作,偶有所为亦典雅可观。罗振玉对罗福颐期待甚高,寄以厚望“其平日摹仿古玺印数十,不失典型……慎毋与时贤竞逐,以期诡遇,一艺之微,亦当端其趋向,汝曹其勉之。”

  日后,罗福颐的治印就以“印宗秦汉”为指针,忠实笃行,一生不移,成为当代仅见的,以还原历史风尚的心态,直接秦汉的印人。他依据对大量古印的接触观察,对篆刻刀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余幼学治印,读前人谈篆刻诸书,审其号召,皆以宗法秦汉为主,次之则喜谈刀法。窃以为秦汉铜印多出铸造,何有乎刀法之说?当时殊不得其解。稍长读家藏古铜印谱,见其印文皆严肃整齐,仅汉晋官印中间有将军印及赐属国君长诸印,其文字放逸,皆出锲刻,是即前人所谓急就章。以其不出铸造,故又称为凿印。此外则战国白文玺,以及秦或西汉私印,亦有出契刻者,其文与当时书法同。更读明清印人诸谱,见其刻款精雅,为汉魏所无。审其印文虽称仿汉,而书体放纵无谨严者,于此始悟前人所作皆仿汉晋凿印,仿古铸印者百不二三,其重刀法,固其宜矣。窃以汉晋急就,乃出于军中便宜封拜,是非汉印之正宗可知。至清代中晚期,吴让之、赵悲庵、吴缶庐诸印人出,其作朱文有突过前贤,而所作白文印,方之汉魏,不免逊色者,皆由刀法之说有以贻误。”从还原的角度上来说,罗氏持论不错,反观罗福颐的治印,他所取法的对像也是历史上那些未经风化残泐的秦汉铸印,视此为篆刻正宗,刻印既反对破损笔划亦主张不露刀痕,其实践与他本人重“篆”而薄“刀”的篆刻立场遥遥相接应。此外,他治印的正宗观念还反映在对边款的态度上。明清以来印人盛行在印面以外另刻边款文字,作为印面创作的扩展,罗氏恪守秦汉,只刻印面不及边款,自嘲为“半个印人”,实际上却是他自标高古的表现。依秦汉人为印习俗,罗氏对明清印人热衷的边款的冷视,实是他对“印宗秦汉”理解后从精神到形式层面的贯彻,正符合王国维对他的评价:“其泽于古也至深,而于今也若遗,故其所作于古人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

  一九七九年文物出版社汇集他晚年自刻一百七十枚与早年摹古印一百三十七枚共计二百零七枚印章出版《罗福颐印选》。他晚年深居故宫,以著述研究为乐,印选所收他为故宫工作人员的刻印甚多,大都为仿秦汉印式,精密稳厚,一派秦汉风范,虽无突破,其学术上的意义远远胜于艺术上的贡献,可视作当代少有的还原派复古印人。图为罗福颐晚期的仿汉作品:“浩气长存”“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篆印遵循“书同文”,穿插安排,笔势自然连贯,气韵绵密,通常以细腻刻法为之,绝去锋锐,自具浑厚端严之相。

  他在印学方面的论述有《古玺文编》《印章概述》《古玺印概论》《印史新证举隅》《印谱考》《近百年来古玺印在学术上之进展》《刻印私议》等。所辑谱录有《战国汉魏玉印集》《古玺汇编》《战国汉魏古印式》《古画印集》《隋唐宋官印集》等。此外,早年所集《古玺文字征》,后增订为《古玺文编》连同《汉印文字征》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后经过数次再版,对印林的影响尤为巨大。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1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篆刻大师鈥斅薷R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