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山知识】古茶飘香的圣地

 茶墨幽香 2015-12-11
云南临沧勐库有一座著名的邦马大雪山,海拔3200米,山顶终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原始森林密布,大叶种的古茶树遍布其间。在邦马山脉北段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叫做“冰岛”,傣语“扁岛”或“丙岛”,意思是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

冰岛古茶山

冰岛普洱茶是指精选冰岛村云南大叶种古树新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一系列工艺后生产出来的成品。冰岛村的古茶树是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4—30米,树幅 3~12米,叶特大,叶形椭圆、长椭圆或呈卵圆,叶色绿或深绿,有光泽,叶面强度隆起,叶质柔软肥厚,部分革质。嫩芽黄绿色,肥壮,茸毛张显,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121.4克。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 1.7%,茶多酚33.8%,咖啡碱4.1%,儿茶素总量18.2%,故收敛性(茶气)特强,浓烈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早上6、7点,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也许还是躺在床上沉睡在梦乡之中,而对于普洱茶农来说,这是外出采摘普洱茶叶的时间了。普洱茶叶的鲜叶采摘最佳时间在日出后半小时后,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的问题。一般是到早上十至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完成采摘工作。采茶一般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进行,也可以有旱季雨季之分,其中旱季春茶在二月底至五月中、秋季茶则在九月底至十一月底之间,五月底至九月底为雨季茶。其中旱季春茶因为还没有收到雨水的影响,茶气比较充足而是制作普洱茶的最佳时机。


制作

在采摘完新鲜茶叶后,就要立刻开始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了。需要注意的是新鲜茶叶采摘完毕后不能在箩筐或是蛇皮袋子里放太久,否则茶叶会因为潮湿捂太久而有发霉或变质而影响做茶的品质口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主要有杀青、揉捻、日晒干燥。再完成这样的程序后所做成的茶叶就叫生散茶。如果把生散茶经紧压成型,就成为紧压生茶品,俗称青饼。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这一次我们主要考察冰岛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


冰岛茶的种植

在我们进入到临沧市双江县以后,就可以发现我们简直进入到了一个茶树的王国,因为每个山头。每片高地上都能见到成片的茶树。  即使是公路边上的高坡低地上,一片片的茶树也是比比皆是,不过通过与种植普洱茶树的资深人士探讨,她说这种在路边上的茶树所采摘的茶叶并非什么好茶叶,因为众所周知茶叶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正是因为这个也说明茶叶对于一些毒性物质和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而生长在马路边的茶树,因为经常有汽车经过,汽车尾气会对道路旁的茶树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道路旁边的茶树所生长的茶叶都不会是什么好茶叶。而为了能真正进入到冰岛茶的野生生长环境,我们一行人在经过了5个小时的山路翻山越岭后,在体力和精神都已经到达极限之前,终于到达了冰岛普洱茶的野生生长基地之一的大中山。在热情好客的普洱茶农家里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与帮助,随着与茶农的交流进一步的深入,我们对普洱茶从采摘、杀青、揉捻、日光干燥成晒青毛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外,也深深体会到普洱茶的从种植、采摘、加工制作到压制成饼过程中茶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汗水。  可以说每一壶清香四溢的普洱茶都是茶农辛勤劳作的体现。让我们也感觉更加有理由要珍惜要来自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个茶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面从普洱茶的采摘、杀青、揉捻到日光干燥等几个具体步骤来介绍冰岛普洱茶的晒青生散茶的制作过程。首先就是冰岛普洱茶的采摘。


虽然这次云南冰岛普洱茶的种植基地是一次很短暂紧张的旅行,对于普洱茶的很多知识的了解并非全面具体,但是普洱茶在云南这样的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的高原大山上的生长环境,淳朴勤劳的云南茶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的普洱茶,不良商人甚至使用紧压的乌龙茶或绿茶等来冒充普洱茶,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普洱茶的名声与口碑,不过俗话说斜不压正,只要广大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本身有一个理性理智的认识,真正了解普洱茶的知识与饮用特性,想必仿冒再真的假普洱茶也瞒不过真正爱茶之人的嘴。因此广大爱茶之人只要多多了解普洱茶的知识,自身对于普洱茶的种类和特点有所了解的话,自然而然地会享受真正的普洱茶的口感与功效。从心底里感受着这历经千年了时光的普洱茶的历史与文化,品味着这汇聚了悠久历史的茶香所带来的一种厚重与深沉。



上述是勐海古茶山—冰岛的具体含义,相信您对冰岛山头有了一定的了解。倘若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普洱山头知识内容,请关注“普洱世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