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方法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15-12-09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网 点击:4 ]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严厉型的家长们很容易以负面方式作出反应,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错误行为。他们会给孩子制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违反规则将得到惩罚,但不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娇纵,认为孩子还小,有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相信孩子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这类家长对孩子基本没有限制,家里没有严格的规矩,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严厉型管教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停止,但是不久后就会再次出现,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家长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行为的好坏是依靠“外在的力量”来左右,是家长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为严重的是,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容易变得极其叛逆或是因恐惧而过于顺从,难以形成积极的人格。而在娇纵型的家庭里,家长放弃了责任,没有任何权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熟视无睹、束手无策。孩子学会了不负责任,为所欲为,甚至对家长发号施令,让家长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他们总觉得这个世界是欠他们的,最终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 所以,不论是严厉型家庭,还是娇纵型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及其不利的。 比较合理的应该是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把和善与坚定作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抱抱孩子等,就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其参与问题的解决,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制定规则和限制。对于突发事情,家长即使不能保持冷静或者和善,也要坚定地坚持原则,清楚地把自己的要求、规矩、信念、主张等告诉孩子,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由于尊重了孩子,让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孩子有了选择的自由,慢慢也就理解了设立规则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很乐意、也很主动遵从和家长共同制定的规则和限制。 正确的管教方式,不仅对孩子长期有效,同时还能够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尊重了孩子,孩子就学会了尊重他人;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就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沟通;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别人合作等各项技能。(智文) 编辑:李明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