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老师讲《中药学》第17讲语音与文字稿

 lin-lian 2015-12-11

周老师讲《中药学》第17讲


导读:本文是中医励进会杏林学堂“微信学中医”周水金讲《中药学》第17讲内容。如想参与微信直播学习,请先加周老师微信号:zsj120120,注明《中药学》听课。


主讲老师简介:周水金,男,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业。先后师从四川名老中医钟枢才教授,跟其临床学习;九宫山民间医家刘礼进老先生;拜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幸良诠主任。 先后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市中医院工作。潜心中医,并在九江市发起组织成立中医励进会,召集中医和中医爱好者,通过学术活动,户外采药,杏林学堂、免费培训等活动增进大家的中医专业知识,提高养生保健技能。


音频整理:董舟

文字校对:黎世红

文字整理:赵亚丽、李文举、晏志芳



中药学17讲语音

17讲文字整理稿


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进行中药学的第十七讲泻下药。

什么是泻下药?凡是引起腹泻,滑利大肠,促使排便的药物称之为泻下药,简单的说就是让我们拉肚子或者是让我们大便通畅的药称之为泻下药。泻下药的使用首先当然是治疗便秘,所有泻下药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讲的中药里的泻下药,除了用于治疗便秘,更多的情况下,往往用这些药物引起腹泻,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就是说让它排便是让它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目的不是让它拉肚子,目的不是为了让它大便通畅,而是通过泻下来排出身体里其它的邪气,把它作为一种驱邪的手段,也就是以后我们要讲的治疗八法里面的下法,所以我们在运用这一章节的药物的时候,不仅仅是用来治疗便秘证,而是多种里实积滞证比如痢疾,痢疾本来就拉肚子,如果按一般的理论,拉肚子还用泻下药,不是越来越厉害吗,事实上我们是通过泻下药来排除大肠的湿热,就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的便秘有热性的和是寒性的,像寒积造成胃胀腹痛,以及饮食积滞引起的食积,都可以用泻下药来驱邪,通过大便的快速排出,然后把病邪驱逐出去。

泻下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法或者是作用,就是急腹症的府气不通包括像我们现在讲的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的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这一类的疾病西医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中医可以通过泻下这一类药物为主的治疗,通过泻下,让大便迅速的排出,可以把急性的急腹症病情在很快的时间得到控制和治疗,像四川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胰腺炎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这疾病按西医常规的治疗可能要花费上百万的治疗费用,在华西医科大的很多重症病人都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早期就用中药治疗,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一类药物,很多病人只花三五万块钱,就把非常严重的疾病处理好了,甚至有些病人只花几百几千块钱就好了。现在华西医科大学已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它的附属医院华西医院,它的中医科在治疗重症胰腺炎这一方面非常有经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的胰腺炎这方面,不仅是在四川,在中国,甚至在全球,它算是做得非常好的。在其它西医药,一般都把这类病人放在消化科或者肝胆外科,虽然华西医院也是西医院,但是它把这类病人放在中医科,这是非常少见的。因为它成功的运用了中医的治疗,使很多的病患免受了疾病痛苦,也减少了经济的支出。他们成功的医案,成功的治疗方法改写了中国胰腺炎诊疗指南。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中国治疗胰腺炎的诊疗指南,它第一时间写入了中医、中药参与治疗。

我们课本把泻下药分为三个章节,根据药物作用的力度去区分,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润下药是比较平和、比较缓的一类的泻下药,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都是非常猛的,而且其中很多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耗损人体的正气,容易造成脾胃的损伤,所以我们在使用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在使用到这一章节的药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因证去选药。就是根据病症选药,根据不同的里实积滞证选不同的泻下药。比如说热结,我们就选第一节的攻下药;如果是因为肠道比较干燥引起的便秘,像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我们可以选择第二节的润下药;如果是痰饮引起的水肿,我们就要选峻下逐水药,比如说肝硬化腹水这一类的病人。

二、要注意了使用这一类药物的一些禁忌。因为泻下药都会引起腹泻,引起拉肚子,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会引起拉肚子,那么已经有腹泻的,一般是不能够使用的。当然如果他的腹泻是因为热结、热疾引起的,我们在必要的时候配伍相应的药物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慢性的腹泻,而且是寒性的,那么绝对不能使用这一类药物。很多泻下药物力度比较强,比较厉害,容易伤正气,所以说怀孕的期间尽量不去使用的,尤其是我们要讲的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这两类的。当然凡事也没有绝对,像我以前也跟大家介绍过我们医院的妇儿科曹艺斌医生就曾经很多次使用过大黄来保胎,按传统的理论,大黄在怀孕期是不能够使用的。所以一定要正确、准确、规范的去使用它。不是你很有把握的,辩证很准确的,这一类药物在怀孕期尽量不要去使用。

三、泻下药的使用时间大家要特别注意,中病即止。就是说你使用以后病情得到缓解了,就要停止使用,改用其它的药物。也就是说大便得到通畅,拉的已经完全通畅了,我们就不要继续再使用了,那怕你只吃了一包药,大便通畅了,就不要再去吃这个药物了,要换成其它的药物。因为这一类药物,对人体的正气,对人体的阴液,对人体的脾胃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伤,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长期的去使用它。

四、泻下药的煎煮大家需要注意,有很多的药物不能够长期煎煮的,煎煮时间一长,它的功效就不一样了。比如大黄在煎药时是要后下的,只要煎两三分钟,甚至用热水泡一下就有很好的泻下作用,但是如果煎煮的时间一长,功效就很差了,所以大家要注意泻下药里面药物的煎煮时间和煎煮的方法。

五、峻下逐水这一类的药物实在是太猛了,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内服的,一般都不做汤剂的,不煎煮来服用的,它会有一些特殊的使用办法,在我们讲到第三节的时候,我们再详细的给大家进行讲解。

第一节 攻下药

攻下药大部分都是苦寒沉降的,它的性是往下降的性,因为它主要是通大便的,所以它大部分是入胃经和大肠经的,有非常强的通润大便的作用,又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这一类的药物适用于热性的积聚机制引起的便秘,或者引起的腹泻。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配伍一些其它的清热的药物一起去使用,当然也会配伍一些行气的药物来助推肠道的蠕动,让肠道更快的解除大便。如果是碰到偏寒性的便秘,我们也可以去佐一些温性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尽量的使用它这种通便的作用,而不去用它清热泻火的作用,避免本身是寒性的便秘,如用寒热的药,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吗。但这一类药都有通大便的作用,所以我们尽量去选择使用它的功效。如用它通下的功效,我们佐一些温性的药物抵消它的凉性,就可以得到它泻下的作用。

泻下药里攻下药在临床是使用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它针对的病症比较广泛,凡是因为热邪燥结在肠胃里面,然后造成的一系列的症状,都可以去使用。热邪它淤积在肠胃里面,不能通下,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高热神昏,谵语发狂啊,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吐血咳血,剧烈腹痛,便秘等一系列的症状都有可能出现,因为不通则痛。那么我们通过泻下药的攻下作用,达到通则不痛,而且以通为用。

大黄

大黄这味药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中医里面有句话说:“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用人参治疗疾病,患者即使是死了,人家也不会怪你,如果你要去使用大黄,就算救了别人,别人也不会感谢你。就是说大家对于大黄这味药,有一点偏见,好像看不起这味药一样,觉得是不入流的一味药,但事实上大黄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

大黄的来源非常多,有蓼科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它主要产在我国西部的地区,像西藏、四川、云南的西部,都是高海拔的地区,而且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一片区域。这味药的根茎长得粗大而且颜色是黄色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大黄。在古代一般把大黄又称为将军,因为大黄有非常厉害的清除热邪的作用,就像边防的将军对国家的防御作用,它很强势,很厉害,直接把病邪荡涤出去。因为有将军的名称,大黄不同的炮制品都和将军有关系,如生大黄,医生就开成生军,蒸熟了的就叫熟军,用酒炒过的叫酒军,如果把大黄炒焦了就叫焦军。就是用将军的名称和炮制的方法结合起来命名。大黄还有一个名称叫锦纹,因为正品的大黄在新鲜的时候切开有像丝绸上的花纹,所以优质的正品大黄叫锦纹大黄,后来人们直接把大黄二字去掉就叫锦纹。在一些古籍上用锦纹代替大黄,大家看到应该知道这是指大黄。

大黄是一味苦寒的药,它和我们讲的清热解毒药是一类的,所以大黄也是清热解毒的药。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也就是说,它和五大系统都有关系。大家看看:它与脾、胃有关系,和大肠有关系,大肠和肺是相表里的,还和肝经、心经有关,相当于与五大系统都有关系,所以可以泻五脏六腑的热邪。

我们再来看它的功效,它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作用。我们简单的来说说它的作用:

一、它有泻下的作用,有泻下的作用就可以治疗便秘了,大黄这味药有非常强的泻下作用。所以大家使用这味药的时候一定要和病人交代清楚,用了这味药以后大便会怎么样,如果病人吃了这味药以后突然拉得很厉害,你没提前和病人说清楚,病人就会找你麻烦了,说你开错了药,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陈述清楚,告诉他使用这味药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有很强的泻下作用所以说可以把人体内积滞的宿便清理出去,特别适用于实热型的便秘,因为它本身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处方,就是张仲景《伤寒论》里的大承气汤,里面的药就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这四味药,治疗所谓的阳明实症,这方子非常厉害,大便不通,腹胀,甚至高烧,像很多急重病人,比如现在病名叫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胆囊炎的这些疾病,在中医里如果出现了大便不通,腹气不通,腹胀,腹痛的这种剧烈的大便不通畅的,就使用大承气汤这处方,而且事实上刚才讲的那些疾病,很多处方就是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一些药物来使用,有非常好的治疗急腹症的作用。

在使用大黄去治疗便秘的时候,那么我们要注意一些配伍的,课本上讲得很清楚啊,如果病人的便秘不是特别严重啊,如果你想用这味药就少量的去用;如果病人便秘非常的严重又是热病,量就稍微大一些。如果病人是湿热郁结的情况下又有正气亏虚,那我们再要配伍一些补虚的药;如果是气虚我们配伍补气、行气的药,如果是血虚加一些补血的药;如果是阴虚加一些滋阴的药;如果是阳气不够的冷积便秘,就是属于寒性的便秘,我们可以配伍些温性的药物去制约大黄的寒凉,比如附片、干姜等,比如非常著名的温脾汤就是一个治疗冷积便秘的代表性的处方。课本上的内容其实都把便秘的几种形式都讲清楚了。在临床上,便秘常见的有阴虚的、血虚的、气虚的、阳虚的,这都是虚症的便秘,这是一大类;还有一大类是实性的,比如热结、热邪、燥邪、血瘀、气滞,这些也会引起便秘。便秘主要就分为这两大类,一类实性的,一类虚性的。当然里面还分了很多种,如果要选择大黄就要配合相应的药物。

二、大黄有非常强的清热泻火和凉血解毒的作用。这就是清热药的功效,也就是它能够泻火,因为火气很重,上炎会出现脸上长痘、眼睛红、鼻子流血甚至咳血;往中间走会出现胃出血;往下走会出现便血、尿血,这些都有可能,这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大黄这味药物,因为大黄有非常好的清热泻火和凉血解毒的作用。无形中它凉了血,自然它也止了血,因为这类血由热引起的,釜底抽薪,把火撤掉了,血自然就凉下来了,跑不出来了,自然就不会出血了,当然我们还要配伍些相应的止血的药物。

三、治疗热毒疮痈、烧烫伤,这些都是利用大黄清热泻火、凉血的解毒的功效。我在后面还要详细的介绍大黄的相关概念包括经验的使用。

四、大黄有活血逐瘀的作用。它可以下瘀血,还可以清瘀热,如果是热性的原因引起的血瘀,我们可以使用大黄这味药。刚才说孕妇为什么不能使用大黄,首先大黄有攻下的作用,会耗伤正气,第二它有活血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使用这药物。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确实是热积及瘀热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少量的去使用,要不然小孩也保不住。大黄还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像女性因为血热、瘀闭引起的痛经或闭经,我们都可以去使用到大黄这味药。包括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这类的如果实属于瘀阻型的、热性的,我们就可以使用到大黄这味药。

五、治疗湿热痢疾、黄疸和淋证。因为大黄有非常好的泻下、泻热的作用,能够把身体的湿热泻出,所以可以治疗一切湿热、郁闭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有一个非常出名治疗湿热淋证的处方《惠民和剂局方》的八正散。《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方编写的一本方书,八正散是非常常用的处方,经常治疗湿热的淋证,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尿结石、前列腺炎等,如果是属于湿热型的就可以使用到这处方。

大黄的剂量:如果是治疗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这类的病,量要稍大些,一般用到15克以上;普通的热性疾病510克就够了。

大家特别注意煎煮方法一定要后下,或者直接用开水泡一下,如果只让它泻下,那就不能煎久。

如果是用大黄活血的功效就用煮制的大黄;如果用泻下的功效就用生的;如果治疗出血的就用大黄炭,大黄炭有活血止血的作用,既可以活血,又可以止血。

用一句话来慨括大黄的功效,大黄能够通泻五脏六腑的热结。五脏六腑的热结可能会出现千万种的症状,如果我们推论出是热结引起的,我们都可以使用大黄这味药。

最近总是接到很多病人的电话,因为之前发了篇治疗带状疱疹的瓜蒌红花汤文章,有很大的点击量,有些病人也使用了,效果不好。其实这方子是在确诊后五天内用,效果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过了这时间,已经出现神经痛的后遗症了,再用红花瓜蒌汤就没什么用了。其实很多带状疱疹的病人都有这问题,出现神经痛的后遗症。这问题其实我也花很多心思去看这方面的资料,赵炳南老医生根据他很多年的临床经验,像属于实证的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后遗症,非得用大黄不可,重用大黄就能达到破瘀祛病的效果,带状疱疹后遗症的痛,很多病人都属热性的,属实性的,而且它的疼痛是一碰就痛,剧烈的刺痛,它是热性的,又是血瘀的,刚好大黄又可以破实热,又可以破血瘀,是听对症的,所以我在处理带状疱疹后遗症时,大黄是经常使用的药物。赵老认为大黄的性能迅速散走,能破血中的瘀血。其作用不是像三棱、莪术这种活血的药,气滞血瘀的所导致的持续性疼痛只有重用大黄才能使气血相通,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反之,如果畏惧大黄,不敢使用,只能使病情拖延,最终会耗伤气血,到时就非常难治疗了。正如张锡纯讲的:“盖用药以胜病为准,不如此则不能胜病,不得不放胆多用也。”大黄有推陈出新的功效,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活血化瘀。带状疱疹后遗症属于实证的,大都是气滞,又有痰瘀、血瘀,有热毒瘀积在经络里,所以重用大黄可以疏通气血,使热毒往下走,通过大便把它泻出来,或者释放出来,病人的神经痛后遗症会有比较理想的治疗的期望。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叫王振东中医的经验,他认为现在的独生子女现在大多有偏食的情况,蔬菜吃得比较少,由于纤维素的缺乏影响肠道的蠕动,助长了大便的秘结,大便秘结会影响肺气的清肃功能而导致哮喘的加剧。就是说他认为这么多小孩子出现哮喘的情况,是因为饮食太好了,吃蔬菜太少了,因为中医讲的,肺和大肠是相表里的。王医生以这理论为依据,小孩哮喘又有大便干结的占了60%,开始王老喜欢用桃仁、郁李仁、麻仁、何首乌,生的赤芍这些药去通便,这是他早年喜欢用的。他晚年喜欢用生大黄,他根据自己一生的经验总结出来,大黄本身可以泻下面大肠的瘀积,又有一定的治疗哮喘的作用,所以他在治疗小儿哮喘的时候经常使用大黄这一味药物。王老认为只要是咳喘,痰比较稠,小孩有又有汗多,大便干、实或舌尖红、口干,脉索,大便干的情况,每天有大便都可以使用大黄,不必等便秘了才用,他认为大黄有消积、清肠、凉血祛风、祛瘀通络的功效,不能单纯把大黄看做一味泻药。这其实是很好的运用了中医的肺与大肠相表里,治肺部的病先治肠,这是完全有道理的,大肠的通畅,有助于肺部的降浊;大便不通,肺气的肃降也会受到阻碍,痰饮就会增多。像很多哮喘的病人服用西药,通过利尿,使肺部的水液从膀胱走了,也能减轻哮喘发病的症状,但使用利尿剂时间一久,津液会少,大便秘结,使大便难以排出,这样哮喘症状又会加重。所以我们还是要学好中医理论的知识,才能治好疾病。根据我个人经验,如果是肺部的疾患,咳嗽也好,喘也好,如果患者确实有明显的便秘的情况的,大便不通畅的,我们可以使用以通大肠来泄浊肺部邪气的治疗方式,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芒硝

芒硝是一味矿物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钠。芒硝在古代的文献当中不是“硝”字,而是“消”。古人称为芒消是因为芒硝的结晶是针状的,有其形如芒的意思,就是“麦芒”的“芒”;“消”是因为它水溶性很强,遇到水就会消掉,就会化掉,所以说“遇水则消”,其实就是溶解了。后来因为它是矿物类药,就把“消”换成石字旁的“硝”了。

芒硝在刚采集过来的时候,会含有很多的杂质,这时候我们叫朴硝,不做药用,主要用来硝制皮革,在一些文献上呢,又把它叫做皮硝。经过了精制的有锋芒的结晶,就是经过处理后的,才能作为药用芒硝使用。芒硝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这种矿物结晶体在自然条件下失掉结晶水,从晶体状变为粉末状的过程叫风化。芒硝失掉了结晶水,从晶体状变为粉末状,就叫风化硝,也叫玄明粉,现在医院里常备的,就是这种玄明粉。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芒硝放在瓜里面,让它重新溶解,然后失掉结晶水,它就附在瓜的表皮,称为霜。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西瓜霜,就是这样出来的,在西瓜表皮面搜集的粉末叫做西瓜霜,也就是把西瓜切个口子,把芒硝塞进去,它慢慢从里面渗透出来,然后就变成了我们收集出来的西瓜霜。放在苦瓜里面的叫苦瓜霜,放在黄瓜里面的叫黄瓜霜。这样就更加的纯净,现在西瓜霜是最常用的。

芒硝的药性是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它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这是它的三大功效。当然我们在它的泻下功效主要是用来治疗便秘,根据现代的研究,这味药使用后,会使肠道产生大量的液体,也就是说使肠道里面的液体增加,肠道分泌更多的肠道粘液,有润滑大便的作用,促使大便的排出。这味药比较性寒,有比较强清热作用。它又是咸味的,之前我们讲过,咸有软坚的作用,对实热积滞大肠,便结者有比较好的作用。一般经常和大黄一起去使用,像我们刚才讲的大承气汤,包括《伤寒论》中的三个承气:大承气、调胃承气、小承气。在大承气和调胃承气中都有芒硝这味药物。因为它有非常好的润燥软坚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它来治疗咽喉肿痛这类的情况,因它本身还有清热消肿的作用,所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这类的疾病也可以用到芒硝。我们刚才讲的西瓜霜,是经常用来润喉的药物。在临床上,像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这些我们都可以使用到芒硝。

芒硝在临床上还有一个常用的用途,就是很多做剖腹产手术的病人,如果身材比较肥胖的,脂肪比较多的,伤口经常会有渗出液,渗出液就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我们经常会用玄明粉半斤,用布袋子包起来,把它敷在伤口外面,有吸收伤口分泌粘液,能促使伤口尽快愈合。

有一些老年的病人,大便不通畅,如果直接用药物作用的话,正气又很亏虚,这时候,可以用玄明粉和大黄打成粉,放在小肚子上,直接外敷,也有非常不错的通大便的作用,在肚脐周围,直接外敷也是可以的。

芒硝这味药比较特殊,大家注意,是不需要煮的。药煮好后,直接把芒硝倒进去,溶解就行了,直接倒进去就融化了,是不需要放到锅里煎煮的。

跟大家分享一个叫马季的医生用芒硝为比较重要的组成汤剂,来治疗结石的方子,分享给大家。马氏治疗砂石淋,用自制的滑石汤和滑石散两个方子,或者单用或者并用,效果非常的迅速。滑石汤由生地黄25克,四川大金钱草50克,冬葵子25克,胡桃肉50克,石韦15克,滑石25克,20克,炒车前子25克,川牛膝25克,生甘草10克,净芒硝20克,水煎,每天一剂,分三次温服。还有个滑石散方:琥珀30克,芒硝100克,硼砂20克,海金沙100克,将上药研成极细的粉末,每天服5克,一天3次。

马氏就是以治疗结石而著称的,在治疗各种结石的时候呢,有时候会用其中的一个方子或是两个并在一起用。一个是汤,一个是散;一个是煮的,一个是直接打粉服的。芒硝,古代就叫硝石,可以消各类的结石,能够化大的结石为碎沙,所以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柴胡加芒硝汤,可以治疗各类的胆囊炎,胆石证引起的协肋硬满,及少阳证兼里热证,用了之后大便就通利,胸胁就松开。如果是尿路结石可配伍通利膀胱的药物,加上碎石的芒硝,硬块变细变软,便于结石的排出。

跟大家介绍一位叫关松的医生,家传的使用芒硝外用,疗效非常显著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第一个治疗肝胆结石,这方法最开始是他爷爷发现的,因为当时农村养猪很多,都习惯用芒硝来喂养,就是泻火通便,健胃消食,家中常备了很多的芒硝,每次进货都放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就发现,堆放在墙角不仅受了芒硝的侵蚀,墙角的砖石膨胀生出白毛,更发现芒硝边上的小石头,也在变小而且易碎,便觉得这个药有非常好的消石作用,发现消石力道非常强。恰巧他的邻居七十多岁老人家得了胆管结石,因为年纪比较大就不愿意做手术了,经过医院的中西医保守治疗后,仍然是觉得胀痛难受。关医生的爷爷便取了两把芒硝,嘱咐用细布包起来,晚上和白天闲的时候就放在肝胆结石疼痛的部位,并用绷带绑紧,根据他的说法,当天晚上应用,患者疼痛就明显减轻了,后续连续用这个办法用了半个月以后,就没有再见到痛的情况,后来去做B超,就没有发现结石了,没有再发生疼痛的情况。有了这次经验后,他们就非常重视用芒硝外敷来治疗结石。他们觉得芒硝有明显的提高排石和融石的疗效。

第二个方面是治疗急性的湿疹,急性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型性的皮疹及渗出倾向的皮疹,伴剧烈的瘙痒,而且非常容易复发,严重的人可以见到渗出水来。西医一般是抗炎治疗,但一般都会转为慢性的,控制渗液要很长的时间。关家家传的,只要是见到这种湿疹渗液的,都有芒硝外用,外敷,一般用一两次以后,这种渗液都会明显的减轻好转。具体的话就是一次取芒硝200克,用于500毫升的温水,融化后,用毛巾浸泡于药液中,拧干不至滴水,然后用湿的毛巾敷在患处,每次敷30分钟,每天敷23次,严重的话可以用到2天,一般都会好。

另外,还用芒硝来治疗痱子,外敷乳房,用来回乳。就是到了小孩要断奶的时候,还有好多奶水,很胀,怎么办呢,可以用芒硝外敷。当然还有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用麦芽直接煎水口服,当天就见效,回乳的效果非常的明显。

他还介绍这种湿敷的方法可以治疗阴茎的水肿和包皮的坎顿。在他们家传的二仙合剂中,也用芒硝来软坚散结,清热泻火。芒硝外用范围非常广,可以应用到急性热性皮肤病。

番泻叶

番泻叶的功效是泻下导滞。由于使用时间不长,首先是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出的,大约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吧。它是一个外来药,因为有个“番”字,大家就知道它是外来的药。所谓叫番泻叶,番是外面来的意思,泻叶指有泻的作用,番泻“叶”证明它是植物的叶子。它和大黄相比较,因为大黄应用的时间很长,医生都很熟悉,所以有很多有名的方子,一般都是用大黄,不会去使用番泻叶。

在临床上,番泻叶主要是用来治疗习惯性的便秘,其他方面用得非常少。番泻叶用量一般很轻,一般就是用23克,像泡茶,泡水喝,可以治疗习惯性的便秘。为什么近年来番泻叶越来越受到习惯性便秘的人欢迎呢。因为它不容易导致继发的便秘,对于习惯性便秘,需要经常服用,它比较适合,这是最大的优势。其次,大黄比较苦,喝起来口感也不好,番泻叶苦味不明显。所以说,治疗习惯性便秘,番泻叶是使用比较广泛的。这味药我在临床上用得非常少,在我们中国的使用也就是七八十年吧,所以大家对它的认识也不是特别的深刻。最主要的治疗是习惯性便秘,作为茶饮的药物使用,比大黄口感好一点,效果也还比较好的药物。真正开处方的时候,很少去开到这味药。

芦荟

芦荟其实在医院里开得也是非常少的,但是芦荟大家现在也很熟悉,大家最熟悉的是因为它有清热的作用,它经常会用来做美容做面膜之类的。在临床上真正去使用也是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用得比较多一些。作为泻下药,主要用于习惯性便秘。

芦荟还有一个作用是清肝热,清肝热还蛮强的,如果是热结便秘兼有肝火的、烦躁不安的,比较适合。因为热结便秘兼有肝旺的,容易出现烦躁不安,脾气比较大,容易失眠,眼睛胀痛,红肿的,肝比较旺的情况,我们可以去使用到芦荟这味药。

课本上还讲到了芦荟有杀虫的作用,其实它的作用主要是针对蛔虫的。在乡下,经常有猪生病的时候,猪不长了,好瘦,会捣一点芦荟,捣烂放在猪食里面喂给猪吃。现在真正用芦荟来杀虫,其实比较少见,基本上没怎么去使用。

大家要注意个问题,芦荟这味药一般不会用来煎汤喝,因为味道非常的苦,而且有明显的异味,所以一般只作为丸剂来使用。芦荟的品种很多,和药用的不一定一样。像有一种是作为食品的,可以炒来吃的,这种芦荟是食用的,跟我们课本上讲的药用的芦荟是不一样的。至于芦荟、番泻叶的功效大家再看下课本。

今天我们先把前面的攻下药过了一遍,大家再把课本好好看一下。主要大家要掌握大黄、芒硝的功效,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药物,特别是大黄,大黄的功效比较多,大家好好再看下课本再复习下。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