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篆书24品【5】

 清虚堂 2015-12-11
点击上方「中国书画报」可快速关注


篆书24品

□李敬东

  五、曶鼎

  曶鼎,西周周恭王时代青铜器物。制鼎人名舀,故又称舀鼎。该鼎晚清毁于兵火,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体。该铭文茂密朴实、厚重凝练,有古拙雄伟之气,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者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曶鼎仿品实物图

  这件鼎据《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所载,原为清朝人毕沅得之于西安,鼎高2尺,围4尺,深9寸,款足作牛首形。据推测这件鼎应当是在周原地区出土的。该鼎铭文共24行,现存380个字。

  铭文第一部分讲周懿王(一说为周孝王)元年六月的乙亥日,周王在穆王大室册命做器者“曶”,命令他继承祖考的职司掌管周王朝的卜事,并且赏赐了做器者。做器者感到荣耀,遂以赤金做鼎以为纪念。

  第二部分铭文记载二年四月丁酉日,做器者派家臣代表自己到作为狱讼官的井叔那里控告效父及其家臣限。原来,做器者用一匹马和一束丝从效父那里赎得五夫,即五名奴仆,然而限却背信弃约,并要另行订立交换条件,因此发生了这场诉讼。

  铭文第三部分追述往昔饥荒之年,一个叫匡的农夫和家臣20人,强抢做器者的禾给匡,做器者遂控告到东宫那里。东宫判处说让匡交出强抢禾的人,如果不交出来,匡就将被重罚。最后匡向做器者稽首,并且赔偿了损失。


曶鼎铭文拓片(局部)

  此铭文为研究西周中期以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制度及阶级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铭文是西周中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文字经过浇铸而形成的韵味使得其他形式无法与之比肩。该铭文书法具有一种中和之美。综观古代书论,中和思想作为书法传统的基本精神,大体能够反映上古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如果据之上推至西周大篆书法的中和之美,相信也不会相去很远。这种考虑不仅有三千年持续发展的正体书法为证,而且还有来自文化传统的依托。当然,中和作为纲常,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需要适度的通达权变以汲取营养,即张怀瓘《评书药石论》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意。权变是个性,是可以归入传统的创造,是不同时尚中确认的新鲜之美。没有权变,纲常就会僵化短寿;没有纲常,就会由于缺少足资参照的标准而陷于混乱。所以,纲常取其“中”,权变应达其“和”。权变过度,为纲常所不容,于是被视为野乱乖戾而不传;权变不足,个性不彰,复为纲常所掩。鉴于历史的主流发展特征,中线纲常的位置永远处于虚无,还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项穆《书法雅言·形质》把书法家划分为三类——“曰中行,曰狂,曰狷”,把作品也划分为三类,“曰中和,曰肥,曰瘦”。他在《中和》篇中释云:“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然中固不可废和,和亦不可离中,如礼节乐和,本然之体也。”其思想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哲学观、伦理观,把书法美的价值标准明确地纳入天地宇宙的秩序当中,正是项氏观点的绝佳注脚。(5)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