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石杂谈】95于田料来之不易,且玩且珍惜!

 秦岭之尖 2015-12-12


黄蜡石微信公众号,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每天为您奉上精选的观赏石及雕刻工艺等方面的美文及图片供您欣赏。平台运营微信号HLS066,欢迎添加!


“95于田料”已经是玉石界公认的百年难遇的山料极品,由于它质地白细透润,开采量稀少,一经出世就被抢购一空,许多玉友都为能拥有一块“95于田料”而不惜重金。但是,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再见到“95于田料”的身影,据说要想找到指甲盖般大小的一块,也是极难之事,95于田料成了当代玉石界的一个传奇,它产自哪里,又有怎样的传说?此文仅给我们揭开了95于田料神秘面纱的一角。


艰辛采玉路


拨开于田料神秘面纱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艰辛的采玉史。只有看了去往哈泥拉克矿点的采玉之路,更能体会到得一于田料是多么的珍贵。

从著名的流水村水三小队出发,沿着河流向山上前行,物资由毛驴驮运上山。


从河道中向上爬坡


河道中常见到终年不化的冰层


盘山道路


翻越大坂前,用餐休息


攀越大坂


到达大坂,此处海拔4500米


翻过大坂,沿“之”字形道路下坡


到达中转站,休息一晚


休整一晚后,次日从中转站出发,前往哈泥拉克矿点。


过河,冰雪融化的河水,刺骨的冷······


翻过悬崖绝壁


途径齐哈苦勒矿索道,过索道可至另一矿点--齐哈苦勒矿点。

顺着河道,淌过河水,艰难前行。


山间急流


河道缓坡


途中散落的玉石,随处可见


找到合适的地方扎营,哈泥拉克矿帐篷,海拔4000m


运送设备至矿点


气候变化无常。要见到95于田料的真面目,老天依旧在考验着我们。


只是,不畏艰辛,我们终于来了。这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95矿--哈泥拉克矿!


哈泥拉克--95年矿洞

艰难回乡路


在接触到的采玉人中,交谈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每一次上山采玉都是一次生命的历险,采玉归来,回乡之路一样是异常的艰难。

埋雷管、炸药


准备工作就绪,开始放炮


采玉人在开采玉石


这就是开采出来的玉石


玉石一般封装入专用布口袋,扎紧后由工人背下山。大块石料由多人协同运送下山。


背玉下山的路,亦是异常艰辛,道路积雪


(完)


本文来源:籽玉堂

本文责任编辑:ping





欢迎广大石友或协会订阅黄蜡石微信公众号,并与本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学习交流。


投稿邮箱: 2210687843@qq.com


总编微信号:hls066


目前本平台已出版自己的刊物《尚品玉石》,刊物免费赠送,需要订阅与发布藏品的石友均可联系微信:dsyy006感谢大家对本平台的关注和支持!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石友之家”部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