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镜 VS 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比较

 springer009 2015-12-12

目的 神经内镜经鼻腔蝶窦和显微镜经鼻腔蝶窦手术在治疗垂体腺瘤疗效等方面的差别。

方法 入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lo月,经鼻腔蝶窦人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862例,其中内镜组226例,显微镜组636例,观察、分析肿瘤切除程度、视力视野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日。

结果

(1)在微腺瘤和巨大腺瘤组,两种手术方式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腺瘤组,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

(2)依据Knosp分级比较,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切除程度构成比在Knosp 0~2级和4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Knosp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切除较好(P<0.05)。

(3)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

(4)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日较显微镜组短(P<0.05)。

结论 内镜经鼻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具有优势。虽然在微腺瘤和巨大腺瘤切除构成比上内镜和显微镜无明显差异,但内镜在切除Knosp 3级侵袭性腺瘤上具有优势。

手术方式:

神经内镜为30。硬性内镜,经右侧鼻孔入路(鼻中隔严重右偏曲采用左侧鼻孔)。多数病例采用双人三手操作,部分病例采用双人四手或单人双手操作。多数患者于蝶窦开口附近切开鼻黏膜,少数巨大腺瘤制作带蒂鼻黏膜瓣。磨钻磨除蝶窦前壁和鞍底,内镜下利用刮匙等切除肿瘤,对于侵入海绵窦和鞍上生长的肿瘤,内镜直接进入海绵窦、鞍上进行观察、切除;肿瘤切除后采用不可吸收人工硬膜和明胶海绵重建鞍底,部分术中明确脑脊液漏的病例采用多重加固重建鞍底的方法(自体脂肪、肌肉、筋膜、人工硬膜等),漏口范围大、脑脊液漏明显者常辅以腰穿持续外引流。显微镜经蝶采用鼻窥器骨折移位鼻中隔,咬骨钳开放蝶窦前壁及鞍底,显微镜直视下利用刮匙等切除肿瘤,鞍底重建方式多采用明胶海绵和生物胶重建鞍底,必要时以自体材料进行修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