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信唐宁:互联网金融创新就是“要把手弄脏”

 昵称21921317 2015-12-12

  2006年从华尔街归来的唐宁创立了宜信公司——中国首家P2P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机构。当时他曾和国内一位著名学者交流,在听完唐宁的愿景后,这位学者评价:“一看你就是国外回来的,特别不靠谱。”即使在今天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仍处在不断完善中,“9年前在大多数人眼中,中国人的信用无法评估。”唐宁回忆,对于他正在从事的创业,更多的声音是质疑,“认为P2P这种模式在中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在曾经被认为是“不靠谱” 的唐宁带领下,宜信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P2P公司,产品、业务覆盖线上、 线下,并从电脑端延伸至移动端。2014 年经宜信 P2P平台撮合的交易规模达到约600亿人民币,今年预计达到1,000亿人民币。而且不同于最近风生水起的 “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宜信已经在中国182个城市(含香港)和62个农村地区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 这支覆盖了从北上广CBD到广袤乡村田间地头的庞大地面团队已经成为宜信在金融行业独特的竞争力。




  唐宁喜欢引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一句话 :“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实现它。”而他则用9年时间为自己在中国走出一条普惠金融的创新之路。9年中宜信做了无数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不屑为之”的业务,在竞争对手都去争抢大客户的时候,宜信把视线落在小微企业, 落在小客户、创业者身上,专注于微创新,付出极大耐心培育一个新兴市场。


  唐宁有自己一套关于创新的方法论, 在他看来创新要遵循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三条路径。唐宁认为中国成为信用社会是大势所趋,这是他创立宜信做P2P的理论基础,“只是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所以首先要有理论上的突破。”在唐宁看来,这并不是理想主义, 而是基于欧美国家金融市场的演进路线。


  唐宁曾任职美国华尔街DLJ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电信、媒体及高科技类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业务,这让他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的运作逻辑。而当他在美国攻读研究生时,曾经师从“小额信贷之父”尤努斯教授,考察了其“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模式。唐宁认为中国社会到一定经济阶段一定需要“信用”去支撑,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通过金融创新实现价值释放。“应该有所认知,或者说有这种创新的勇气。”


  宜信实际上服务了两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在一端是小微企业或个人用户获取资金、建立信用的需求;而另一端则是理财的需求。在今天互联网金融热潮 中,P2P已经是流行词汇,但在9年前, 这里却是金融市场的盲区。在中国金融机构更擅长服务“大客户”,不但中小企 业融资难,更遑论个人。“金融机构很难 借钱给个人。”唐宁想能否用某些创新模式实现呢?他想到了P2P。为此他曾经在街头做调研,“当时我问每个人愿不愿意不用抵押就借钱给陌生人,每个人都认为我疯了。”对于这些质疑的声音,唐宁却认为 :“创新总会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如果大家都鼓掌,可能也没什么创新的。”


  但如何能够高效找到用户并把客户服务好?如何高效、准确评估客户风险, 并促成交易?在唐宁看来,这就需要技术创新。2006年宜信创建时就选择了线上和线下同步运营的做法,用互联网“众筹”的方式突围普惠金融市场,在9年前这是一次大胆创新。


  时至今日,宜信仍然是围绕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这两条主线,沿着客户需求不断拓展业务和产品。“为了让中国金融体系更加完整、更加包容,从过往服务较大规模企业、个人,往中小微个体下移。”这是唐宁的理念。在这9年中,就在宜信不断拓展用户群,不断向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渗透时,也在尝试将大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风险防范、征信体系建立等更多金融业务中。


  2009年宜信推出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宜农贷”,这个产品学习了“格莱珉”的理念,爱心出借人以“爱心出借”的方式资助偏远地区需要资金支持的农村妇女。作为一种“可持续扶贫” 的创新公益模式,出借人及宜信均不以盈利为目的,出借人象征性地收取2%的爱心回报。6年来,宜农贷公益助农平台已经累计资助15,000多位农户,爱心出借金额已经超过1.38亿元。在唐宁看来,虽然农村是普惠金融最具挑战的地方,但这个问题是可解的,“穷人有信用, 而且信用有价值。”在用宜人贷试水农村金融市场后,唐宁相信,还是要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解决。


  在“宜农贷”之后,宜信又推出了针对农村市场的农机租赁业务,并通过将传感器、GPS安装到农机具上,了解这些设备工作情况,通过将这些数据返回到宜信大数据风控平台,更好去规避风险。现在,宜信甚至为农户提供奶牛租赁业务,而且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正在将更多金融产品通过自己的平台和渠道推广到广袤乡村。在唐宁看来,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尝试平台化运营方式,将多种产品和服务输送给受众,这比单一产品有更好的风险防控。


  现在宜信在农村金融市场布局不仅仅有信贷,还有保险、租赁产品,而且唐宁发现,很多金融机构也开始利用宜信的渠道推出针对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 无论对于农户还是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因为这解决了过去金融机构下乡面临的成本问题。“当租赁的对象是收割机、烘干塔时,怎么能够在技术上有创新?金融技术、风险管理技术、信用评估技术也要随之创新。”从小微农机具融资租赁到活体租赁,唐宁又一次在宜信把“不靠谱”的事做成了。


  除了适合不同人群的金融产品,宜信在移动终端上也早有布局。2013年9月宜信推出了“宜人贷”借款App,这是全球首个能够在移动端完成从借款申请提交到审核、放款、还款全流程的手机借款应用,与宜人贷PC端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大数据风控创新,“宜人贷”可以实现在线上自动采集用户授权的信用数据和互联网行为数据,通过智能决策引擎,更加精准高效地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估。



  推出不到两个月,“宜人贷”便实现单月交易促成金额突破1亿元,目前通过宜人贷借款App注册的用户近200万, 累计交易促成金额超过15亿元。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如指旺理财、投米网也上线运行。


  除了针对个人用户端的“宜人贷”宜信还推出了专门针对外贸电商资金问题开发的网络借贷服务平台——商通贷,应用了店铺平台交易数据、用户评价、物流信息甚至ERP等大数据,从申请、信用审核、 到放款、还款,全部线上完成。商通贷目前可为eBay、Amazon、Wish、淘宝、天猫 等多家国内外电商平台商户提供支持服务。在唐宁看来,银行的金融业务更多需要实物抵押,但电商缺少实物资产,所以可以利用互联网留痕等去获取信用,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所在。


  面向未来唐宁说他要建立“因需而变”的组织,时刻对世界保持敏感,“既要做低头拉车的事,同时又要抬头看路。” 在宜信业务有三种划分,分别被命名为 白雪公主、小巨人、小矮人。那些形成一定规模领先,有市场号召力,并占有相当份额的业务叫“白雪公主”。对应的则是刚开始不久,还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快速发展轨道的业务,叫“小矮人”。一个白雪公主对应七个小矮人。所以在宜信总有一系列创新的“小矮人”储备。


  而介乎于“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两者之间,还没有达到相应规模和市场地位,但是已经找到自己快速成长的逻辑,正在快速成长之中的业务,在宜信就叫做“小巨人”。之所以会有如此命名, 是因为唐宁认为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管理视角应该不同,也需要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去评估。在组织内部要有这种适合创新的方法论,才能给源源不断的创新提供可能。


  不过在唐宁看来,创新本身一定要合法合规。虽然现在“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但唐宁觉得“互联网金融”占主导的还是“金融属性”。“其实监管只是一个表象或结果,从根本讲,金融有很多风险属性、风险维度,需要意识以及很好的能力去评估和管理。”在中国金融领域创业9 年,唐宁觉得如果忽视监管挑战将会很大。“大家对于互联网属性当时有一些过度了,现在对于金融属性有更好的关注,我觉得是对的。”


  唐宁有句口头禅“要把手弄脏”。在他看来“创新”就要深入浅出。深入就要去把手弄脏,要了解创新前沿的模式或技术,如果不在需求发生的地方,不在炮火响起的最前线,很难与用户需求直接建立关联。如果客户的需求在田间地头,你就很难在五星级酒店去捕捉到他。你的客户需求在海外,你就要到海外去了解有哪些机会。“你的手很干净, 说明你离一线很远,离一线很远的那种创新,可能都是一些拍着脑袋的创新, 凭着感觉走的创新。”


  除了互联网平台,宜信也是目前拥有最庞大地面部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虽然是海归背景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唐宁用最草根的“地推”方式实现自己金融创新的理想。其实当年做投行时,唐宁参与过E-Trade上市,这是一个在线股票交易平台,但后来唐宁发现无论是旧金山还是纽约都能看到E-Trade 网点,“这是怎么回事啊?”这引起唐宁反思。


  在唐宁看来,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确实在发展早期,国外金融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但在国内除了信用风险,还有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欺诈等问题,这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去获取数据,服务客户,甄别风险点。“而且金融归根到底是一项服务,服务就不可能脱离人的要素,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金融,不管叫什么,永远会是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宜信很幸运,在中国,无论普惠金融还是财富管理都是巨大的市场。唐宁希望带领宜信沿着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的创新之路走下去。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十年之后互联网金融这个词都消失了,已经真正成为金融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