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渡口,你我皆是过客

 商山书院1124 2015-12-1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遇见 付娜 - 筝鸣




一蓑烟雨里,时光悠长如水

渡口上,离开与归来在此交织

有了归来,离开不再沉重

有了离开,归来便也可期

哪怕,明日之后,相隔天涯






风陵渡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说,千百年来,它作为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


传说风陵渡之名是源于附近的风后陵。轩辕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不能作战,这时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在战争中被杀,后来建有风后陵,久而久之,其上的津渡也便名为风陵渡。







桃叶渡






桃叶渡位于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东晋年间,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此与爱妾桃叶相会。由于南浦渡在两河的交接处,水深流湍,翻船事故时有发生,王献之对往返于秦淮河的桃叶很不放心,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歌数首《桃叶渡》吟颂:“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南浦渡由此名声大噪,后来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西津渡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西津古渡”已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向衰落,千年古渡逐渐荒废残缺……







栖凤渡






传说栖凤渡与三国名士庞统有一段渊源:庞统起初并不被刘备重用,只得个耒阳县令的小职,赴任途中,曾留宿于栖河古渡小镇,到了耒阳,他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庞统号凤雏,为纪念他,后人把庞统夜宿的古渡称为栖凤渡。







茅津渡






茅津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地形险要,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


茅津渡自古就是景色迷人的游览胜地,每当仲夏到秋末,日落方向与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极目西眺,长河落日,使人顿生胸廓万里,志吞八荒之感。








瓜洲渡






瓜洲之形成最早是在汉代,在江中涨有沙碛,形如瓜,故曰瓜洲,自开元后遂为南北襟喉之处,到清代初叶,由于运河漕运发达,瓜洲更显繁盛,康熙、乾隆二帝数次南巡,都巡游过瓜洲,后因长江水道变化,逐年坍江,于光绪二十一年瓜洲全城沦于江中。


明万历年间,京城名妓杜十娘渴望落籍从良,她爱上进京赶考的浙江绍兴官宦纨绔子弟李甲,经过再三考验、试探,她便设计赎身嫁与李甲。归途中来到瓜州古渡,由于孙富的诱骗,孙、李二人以千金易主杜十娘。次日,杜十娘重着旧日之艳妆,在痛斥孙之阴险,李之负心后,怀抱象征自身价值的百宝箱,悲愤地投江而死。








孟津渡






作为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及古都洛阳的北边门户,孟津渡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千百年来,黄河在不停地滚动变化,渡口的位置也随之迁移,如今,不管是在黄河岸边还是河心沙洲上,孟津关遗址早已不存,古孟津渡的位置也不好确定,不过眼前的河水既已不是当年的了,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又怎会还在原地停留?








五马渡






五马渡位于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幕府山北麓的江边。相传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弋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渡江至此,其中司马睿所乘坐骑顿时化龙飞去,成为其称帝前之“吉兆”,五马渡也因此而得名。







夏阳渡






汉初魏王豹反叛,淮阴侯韩信出兵平叛,为了迷惑敌人,他让大部队在下游佯装渡河,却暗地里命军士在夏阳收集了许多肚大口小的陶罐(古时叫罂),用木棍把这些陶罐夹起来,扎成筏子,即“木罂”,他就是用木罂渡军,直逼魏都安邑,活捉了魏王豹,平息了叛乱,因此,后人又把夏阳渡称为“淮阴渡”或“木罂渡”。








大禹渡






传说大禹受舜之命率众治水,来到此处,在这里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观察水势的标志,在柏树下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遂把治水大军屯住在这里,由此乘舟上凿龙门,下开三门,连续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无遐一顾,终取得治水成功,后人为大禹的精神和功德所深深敬仰,就把大禹受神灵点化治水大军乘舟出发之地称为“大禹渡”,从古至今,万里黄河两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




一个小小的渡口,不知见证了多少离别、多少欢聚,夕阳下,摇橹轻摆,荡起的是泪水,盈盈的是思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