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馆丨范蠡救子,一个春秋首富的管理学失败案例

 Purefact 2015-12-13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春秋五霸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

他卧薪尝胆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

这三千越甲气吞强吴,

除了勾践的忍辱负重外,

还离不开这么一位股肱大臣的运筹帷幄。

他就是范蠡,范少伯,

可以说是越国最强大的政治家。

在帮助越王称霸后,

他选择了激流勇退,泛舟五湖。

最终,他定居陶地,经商富家,

富甲一方,成了名副其实的“春秋首富”!

被世人尊为“文财神”。

后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在政治上他运筹帷幄,

在经商上他算无遗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的“商业巨头”,

却在“人才效能”管理上,

栽了一次大跟头,

就连二儿子的性命也亏损了进去……

致命决策,潜伏的悲剧一触即发

话说当时范蠡共有三子,

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收监大牢,

即将面临杀人偿命的刑罚。

然“千金之子不死于闹市”,

何况以春秋首富这样一个身份,

难道会没办法救出儿子吗?

由于身份原因范蠡不能亲自去营救,

因此他得找一个最可信而又可靠的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

他决定派小儿子前去楚国,

并备有千溢黄金和一封亲笔书信……

大儿子知道此事后,

心想救弟弟这头等大事竟不派长子,

那长子于家又有何颜面!

于是他自告奋勇,为救二弟信誓旦旦,

还放言如若不从便以死相逼。

范蠡虽知长子的个性难以办妥此事,

但苦于长子以死相逼的无奈,

最终还是不得已只能派长子前往楚国营救。

然而,悲剧就因此决策应运而生了……

长子使性,大错酿成生死两别

长子出行前,

范蠡让他寻找楚国好友庄生,

并千叮万嘱长子要听庄生的话,

切勿鲁莽行事。

长子见到庄生后,告知了事情原委,

送了黄金和父亲的亲笔书信。

然而长子看到庄生家徒四壁,

难免怀疑他的办事能力。

庄生了解情况后,

马上吩咐长子速速离去,

不可逗留楚国。长子不但不听,

还带着私房钱去找楚国权贵,以求门路。

别看庄生虽贫,

但其廉法正直的秉性闻名天下,

就连楚王都尊其为老师。

他准备事成之后,

将范蠡送来的黄金如数归还。

很快,庄生说服了楚王大赦天下。

眼看二儿子有救了,谁知长子不解,

还从受贿赂的官员里得知楚王即将大赦天下,

他便不想白白浪费千两黄金,

于是跑回庄生住处把黄金要了回来。

庄生在楚国受万人尊崇,却被无知的长子轻视。

他感到颜面尽失,顿时恼羞成怒,

便决定再次晋见楚王,并煽动楚王说:

国内百姓纷纷议论此次大赦初衷,

说是楚王偏袒外国富商才决定的,

而非出于体恤楚国百姓。

楚王大怒,为了消除百姓误解,

于是特令杀了二公子再行大赦。

处决之后,长子目瞪口呆,伤心欲绝,

却只能狼狈地带着二弟尸体回家。

到家以后,家人无不痛哭悲伤,

唯独范蠡冷笑,却又懊悔不已,欲哭无泪,

因为他其实早已预料到这一结果了……

用人之法:知人用人乃王道

范蠡深知并非长子不心疼二弟,

而是因为长子自幼跟随父亲苦心经营,

筚路蓝缕,痛惜钱财来之不易,

视财如命,才最终酿此悲剧;

而小儿生来锦衣玉食,

斗鸡走狗,不知节俭吝惜,

花钱办事不会计较得失,

因此派小儿子前去才最有可能救出二儿子。

若身为一个管理者,

自当举贤任能,充分发挥人才效能。

伯乐识得千里马,才有日行千里,

子期懂得伯牙音,才有高山流水。

知人善用乃王道。

知人善用则无事不可为。

知人不用或用人不善,

则难免重演春秋范蠡失子之痛。

三国诸葛斩马谡之悲。

历史比比皆是,且以史为镜,

以范蠡救子为例——

先知人,后善用,善用之,事则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