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郑板桥 客舍新晴 中茂圣佳2012春拍 成交价1035万元 作品鉴赏 本幅创作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板桥年六十四。是他辞官二到扬州、重过“二十年前旧板桥”卖画生活期间的作品。此时的“扬州八怪”以谢世殆半,晚年的板桥在扬州诗文雅集,以画会友,度过了他最后的艺术生涯。 竹石是板桥最为后人称道的绝活,也是最能体现其艺术水平的绘画题材。本幅写湖石一尊,疏篁数枝,布局疏朗,清气袭人。正侧、高下、浓淡、干湿,聊聊数笔,写尽露竹新晴动人风姿。左方长题“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乾隆丙子,板桥郑燮画并题”。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想见其笔飞墨舞,志得意满之状。值得说明的是,这段关于审美形象创作构思的著名画论,曾被全文收录于《板桥年谱》。画竹“三段论”之后曾被板桥屡屡提及,是其对宋代文同“胸有成竹”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此图系邓拓先生旧藏,画面下方钤有“邓拓珍藏”“苏画庐”二枚朱文方印。青花瓷轴头,上有“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标签,当系落实政策后抄家退赔之作。尺幅巨大,品相完好,为板桥晚年墨竹精品。 录文: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 作品资料 作者 郑燮 尺寸 167.5×105.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756年作 估价 RMB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10,35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2-07-22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乾隆丙子板桥郑燮画并题。 钤印:郑板桥(白文)、乾隆东封书画史 鉴藏印:邓拓珍藏(朱文)、苏画庐(朱文) ![]()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