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上的“术”与“道”

 江山携手 2015-12-14

教学上的“术”与“道”

一位老师其教学的生涯,是一个从“术”到“道”、再从“道”到“术”的过程。始终停留在“术”层面上的老师,一辈子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教书匠;能够从“术”到达“道”的教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而能够从“术”到“道”、再从“道”到“术”的教师,是一位伟大的教师。

不可否认,教学是一门技术。一节课就是目标、设计、结构、流程、检测、评估的过程,所谓的好课,就是课堂流程走得很好的时段,会得到专家、学者、校长、同行的称赞。

但是,教学又不能停留在技术上,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孩子,是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因此必须走到思想、理念、文化的层面,我们谓之“道”也。

许多人说:教学的思想、理念、文化等我们都懂,我们是得“道”的。但恕我直言,听了许多学校的许多老师的许多课之后,我是很怀疑的。

作为一位老师,我们必须拥有自己坚定的教育哲学,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取向;作为每一门学科课程,我们必须清楚其教学思想和本质,坚定不渝地直击《课程标准》和标准背后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册教材,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哲学、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要改造(包括整合、增添、删减等)成适合自己学生、落实目标的文本;作为每一节课、每个40分钟,我们必须把握和落实究竟要让孩子学会什么、吸纳什么、形成什么。

一位新入职的教师,最紧要的是“术”:学会基本的教学流程,学会如何控制课堂,学会班级管理,学会如何与家长打交道……经过3-5年的教育教学历练,就要走到“道”了;如果还没有达到“道”,可能一辈子只能是一个误人子弟的教书匠了;而如果通悟了、得“道”了,再看这位老师的“术”,就不再是“术”,而是艺术了。

从“术”到“道”,再从“道”到“术”,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也是必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