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先秦时期楚文化的形成[转]

 最长最长的萝卜 2015-12-14

一、楚族渊源

楚国是战国时泱泱大国,为七诸侯国之一。商代时楚地曾是商的盟国;商周之际,楚的先祖鬻熊曾辅佐过周文王。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共事周王。后来逐渐吞并江汉间小国,至楚庄王时曾一度称霸中原。 《史记·楚世家》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史记·五帝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帝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由此可见,楚族的先祖出自黄帝这一系统,属于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华夏族在夏代国家形成的同时已经形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就已表明楚的先祖本为华夏系,而别封于蛮夷之地。熊绎“辟在荆山”,已经在周武王时,由今河南一带进入荆蛮地区的丹阳的。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是楚文化的优秀代表。他对楚国的历史及其楚族的源渊世系是清楚的。《离骚》篇里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

近人王国维在其《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里说:“夫《山海经》一书,其文不雅训,其中人物,世亦以子虚乌有视之。《纪军》一书,亦非可尽信者。而王亥之名竟于卜辞中见之,其事虽未必尽然,而其人确非虚构。可知古代传说存于周秦之间者,非绝无根据也。”[1]当代学者徐中舒先生在其《关于复商史研究<夏商史论集>序言》中说:“战国以来的一些著作,构拟了夏代以前所谓三皇五帝的不同系统,现在看来,司马迁所整理的《五帝本纪》的系统是有相当根据的”[2]所以,史书记载的有关楚族的源渊世系是可信的。

二、楚族的兼并战争与民族融合

战国秦汉之际出现在中原的华夏族,是由夏、商、周三代的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就其血统而论,既包括夏人、殷人、周人的血统,也融合有当时部分少数民族的血统。所以,华夏族的出现,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共同体。秦统一全国之后,出现了更大范围上的民族融合,郡县制的设立,为多民族的融合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秦汉之际,汉民族己经形成,并出现汉族开始同少数民族杂居,各民族间的往来更为密切,交流融合的机会更多。因此,汉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毛泽东曾指出:“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3]而春秋战国之际的民族融合,战争是其主要形式之一。

据史书记载,在先秦的漫长岁月里,由于原始的兼并战争及其他因素,使成千上万的部落,包括所谓夷、狄、蛮部落,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史记·封禅书》:“黄帝时有万诸侯。”《墨子·非攻》:“古者天子始封诸侯也,万有余。”《吕氏春秋·用民》:“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二千余国”。《周逸书·世俘解》说,武王克商,“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九,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这便是先秦时期诸侯兼并的历史。由于战争而加速了部落的融合,也由于战争才促成了华夏族的出现。由此可见春秋战国之际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在客观上所起的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在商王朝后期,商的统治势力已推进到今湖北秭归一带。《商颂·殷武》中说:“挞彼殷武,奋发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周武工灭商时,荆楚地区各族人民曾从征前往。大概这时鬻熊部族还不曾迁入楚地。周武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即熊绎受封之后,其部族才向南迁徙,进入楚蛮之地,遂“封以子男之田,姓华氏,居丹阳”的。

楚之立国很早,且受了周天子的封号。但初期仅仅是“土不过同”(古代方百里为一同)而已。由熊绎传五世至熊渠,在修整内政的同时,举兵向外扩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楚人以蛮夷自居,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楚国当时所统治的多为土著居民之故;二是周人为楚人所加的藐视之词。熊渠时代,楚已“甚得江汉问民和”。民族关系已很和睦融洽,这是楚地民族融合的开始。其后的数百年间

楚族更加深了同其他民族间的融合。到周桓王五十六年(前704年),即春秋初年,楚熊通乃自立为武王,逐渐统一江汉间许多小国,“周之子孙封于江汉之间者,楚尽灭之。”而“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若楚矣。”[4]其间先后“吞并四十五国”。其中多为西周所封姬姓国,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邦国。使江汉一带的少数民族大部被迫南迁。楚国迅速强大起来,纵横于汉水、长江一带。熊通子文王熊背时迁都郢(湖北江陵),已有地千里。周惠王以后,楚成王熊作曾布德施惠,结好于诸侯,并使人献周天子。惠王赐昨口:“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成王时楚国实力很强,欲图称霸中原。至庄王时,“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锥,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这时的楚国已成为实际上的中原霸主。而这个霸主的出现,是长期兼并战争、民族融合的结果。楚国历史的演进说明,它最初是由熊绎时“子男之田”起家,直到发展为数千里之地;由最初的熊氏楚族,发展到后来吞并数十国。通过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渐以华夏族为核心而趋向统一。“南方蛮夷被楚统一,春秋时楚是华夏劲敌,东周后期,楚文化向上发展,与诸夏相等,华夏的界限逐渐消失。”[5]从兼并战争及其民族融合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已摧毁了种族封疆的原有界限。在以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人们不是以血缘关系,而是以部落逐渐蜕变为不同血缘人的杂居的地域性团体了。此时的楚国,“因其北向吞灭诸侯小国,竞争中原霸权,故至战国时一已完全化于华夏”。[6]

三、楚族的文化渊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而作为记载当时历史史料、描述各种历史现象的文字,是构成文化的因素之一,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探讨一个民族属,其语言就是考察这个民族的根据之一。对于楚文化来说,不但屈原的楚辞,老耽的哲学是楚文化的两颗明珠,而且楚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也焕发着异彩。

楚人祖先在进入荆楚之前,就接受了大量的商文化,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的一文。其先祖鬻熊在当时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一巨是一个饱学之士,为“诸子之首”。否则鬻熊怎么会成为周文王之师呢?“昔者五帝之次天下也”,他对华夏族的文化、帝系及治国之道很有研究。著书二十二篇就是佐证。及其后代,文化更是繁衍不断,这除了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外,还有客观因素。周成王时,“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周朝的文化巨人周公为什么会奔楚?就说明此时的楚国尽经是一个文化、文明程度高度发展的一个邦国;同时,周公奔楚,必然要带去中原华夏文化。公元前五二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后,周朝发生内江,王子朝起兵争立王位,混战长达四年之久。后王子朝兵败,率台氏、毛氏、尹氏、南宫氏等旧宗族(自然也有百工),带着王室所有典籍,逃奔到楚国。“这是东周文化最大的一次迁移。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东周王国,成为文化中心。”“周人和周典籍大量移入楚国”,这不单是人的同化与融合,而且是文化上的一次大融合,文化的融合远远超过了人的融合。另外,象孔子、墨子、荀卿等学术大师都到过楚国。这从根本上促使楚国进一步华夏化。“因其北上发展单与诸夏发生关系,剪灭诸夏小国,竞争中原霸权,其文化蒸蒸日上,不久遂同化于诸夏,至春秋之末人才辈出,竟为春秋诸国之冠。”

陈寅洛先生的著名论点,“胡汉之分实质不在血缘而在文化。”郭沫若也认为:“在周代数百年间,尽管南北敌对,各自发展,而在文化上依然是同母兄弟。”[7]春秋以后,由于战争、迁徙等各种客观原因,“在文化思潮方面,遂出现慎终追远,祖宗认同,疆域认同,文化认同之观念。”秦汉之际的楚国,已与中原诸夏融合而同化了,基本北方化。“秦汉之际,……楚方脱蛮夷之号”,[8]这里是两层意思:一是秦汉之际中原诸夏已不在称楚为蛮夷了;一是楚国文化确实与中原文化相一致。屈原的《楚辞》已能说明这个问题。至于《楚辞》里的楚方言,那是由中原华夏族语言逐渐分化和演变的结果。因“语言的分化是从移民开时的。”[9]华夏族或非华夏族,汉族或非汉族的主要区别就是文化上的区别,其标志之一就是承认与华夏共祖。

四、楚族的风俗

图腾。“龙”是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民族部落,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成的。闻一多先生认为:龙的基调是蛇。龙的形象最初可能是由巨蛇演化而来。它可能是以蛇为图腾的大部族后来逐步兼并了众多以其它动物为图腾的小部落,在融合了其它图腾的某些因素之后,蛇便添了兽类的脚,马的头我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鸟的翼,鱼的鳞和须……进而合成“龙”的形象。[10]后来,龙不但是汉民族的象征,而且是中国占老的象征,沿袭了数千年。然而在古时,被称为荆蛮的楚国,其图腾却同当时的华夏族是一致的。《说文》日:“南蛮蛇种”。按此说及闻一多先生的考证,说明楚人就是信奉龙图腾的。“三峡一带的原始初民确实曾经把对山水的自然崇拜与祖先的崇拜十分巧妙地揉合到一块,集中表现为对‘龙’的崇拜。”[11]

葬俗。华夏族对死者实行土葬,从楚国的宫室建和随葬品看,是承袭周制的。据《春秋楚墓特征及其形成诸因素初探》(《中原文物》八五年第一期)一文看,战国中晚期,楚国一些大中型墓的宫室营建,都有墓道和台阶,一些较小的墓也设墓逆。中原也是到战国中晚期才出现,但为数不多。按照周代丧葬制度,周天子才能用墓道,诸侯以下贵族是不能用墓道的。另外,楚国大贵族墓的随葬品,从春秋到战国一般都用奇数鼎,用鼎制度完全袭用周制,而且是比较规范化的。因此,从楚国丧葬制度看,在很大程度上,楚文化已完全融合在周文化之中,故多呈现出周文化特征。杨宽先生在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一书中说:“从考古调查结果看,春秋晚期中原地区确实已出现坟丘很高的大墓。……例如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也说明中原与楚的风俗习惯相一致。

五、楚的法律与社会

地理位置.楚居南国.长期被中原诸夏斥为“南蛮,”楚这种偏居之势.使它在图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独行其是.形成自己鲜明的经济文化特色。同样.楚的君主曾接受周王室的封号.与中原诸夏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楚人身处蛮戎之地.又不可避免地要与周边少数民族往来交流。楚人对他们认为属于地地道道的蛮夷采取时镇时抚、或威或怀的政策.即所谓“抚有蛮夷.以属诸夏”[12].。楚国所处的这种地理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法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史治观念 治理国家必先制定良法,,而欲制良法必先造就良史,只有良史才能施行善政,达到治国的目的。由此可见.吏治与法治是互为依存的。楚人深谙其道.视吏治为治国之前提。《淮南I·道应训》记楚庄王向詹何问治国之道.詹何回答说:“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任于身.不敢对以末。”这里的“身治”.显然主要指的是为史者的自身之治.简而言之就是“吏治”。楚意识到史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惜未能贯彻始终。楚人以廉兴国.以严治史.史实昭明彰著.清人顾栋高在其所著《春秋大事表·序》中说楚国“一有罪则必诛不赦.所以权下替而国本强盛。”可谓切中肯綮。然而,楚人最终却以逸乱政.以腐亡国.晚期的楚国政浊史贪.民心尽失.苟延残喘不数年.就沦丧秦人

之手。

思想基础 楚国法律的思想基础是道家与法家兼容而以道家为主.楚地是道家的温床.无论老子是否楚人.其学为楚学则无疑义。老子认为立法定制必须“去甚、去奢、去泰”.并指出理想的法制不是去宰割人民.即“大制不割”。他主张的仍是法治国家.只不过反对滥用刑罚.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法哲学思想.他说:“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国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楂梨桔柑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13]显而易见.在庄子的法哲学思想中.道与法己开始兼容。道、法思想的兼容在屈原身上得以彰显.“屈原的政治思想属于法家.其哲学思想则属于稷下道家的精气说。[14]他的法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辞赋中.如《九章·惜往日》曰:“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即谓只有建立了法度,君主才可以任使臣下依法行使职权.国家才会日益富强.而自己方可“无为而治”。由此可见.楚国法律的思想植根于道家.及至法家学说南渐.道、法二家思想交相融摄遂构成楚国法律的思想基础。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楚文化是中国上古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融有中原文化的因子和当地土著民族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念。楚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楚文化充满思辩的色彩和浪漫的气质.道家的价值观念风行楚地.[15]楚国统治者虽然也起用法家人物.但基本上还是以道家为主.兼采众长。楚人有不惮疏等破格的进取精神.不分此岭彼域的开放气度.以及不厌领异标新的创新意识。

法律渊源 秦法律与中原诸夏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人在早期曾师法周文王作“仆区之法”

法治精神 楚法在某种程度上以尊重人、关心人、保护人为其重要功能.并尽可能赋子每个属民以法律人格.国家有义务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保障民众的则产权和人身权.这在使无辜者的权利不易被侵犯方而是颇有成效的.但它又以有罪者逃脱法网的可能性的增大为代价。相对而言.楚法能切实地保护国民的合法权益.包山楚简所载五师宵倌的司败之所以敢与地位高于自己的邵行大夫对簿公堂.并在败诉后屡讼不止.甚而上诉至楚王.也正是以其法治精神为支持的。

法制理念 法制理念涉及到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为类型学概念.是指公法与私法的发达程度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法文化的总体精神的差异。公法文化浸润着秩序第一、等级特权、团体本位、权力至上的精神,私法文化洋溢着正义第一、自由平等、个人本位、法律至上的精神。[16]一般来说.早期法文化均属公法文化.楚法文化也概莫能外。但楚的法文化则蕴含有某些私法文化的因素。楚人的法制理念因受私法因子的影响.个体本位观念较为突出.各自为阵.力量分散.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楚国在抵御外侮和对外扩张方面的威势日渐式微,秦楚之争也终于以秦胜楚败的结局而告终。对此.公兀前278年秦人白起拔郢后的一番议论颇能发人深省:“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

六、楚士与楚文化

南上虽然荒僻.但“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且江、汉、汝、淮、沅、湘之域.幅员广大.邦国林立.既有文明发达的诸夏封国.又有文化独特的蛮夷酋邦。楚人为了在南方强族大国中求生存、图发展.立国后便明智地采取了和邻邦、抚蛮夷以奄征江汉的发展方针.至春秋旱中期则己明确奉行一条“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混一夷夏、融夷入夏的发展路线。政治上以安抚、融合别国他族为主导而辅以武力征伐.文化上以先进的华夏文化为主导而兼容蛮夷文化.楚国便顺应民众意愿和历史潮流而迅速强盛.建成了囊括当时中国南土半天下的泱泱大国.创造出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方而成就卓越并构成体系完备而显示鲜明特色、成熟形态和奇伟气派的楚文化。在战国七雄中.楚国兼并的小国最多.融合的民族最多.因此疆域最广.人口最众.也最为富足。国大民众.国强民富.社会各阶层都会随之壮大.而士阶层更是壮大尤甚。生活优裕的士阶层的人口自然增殖和大量上层平民通过求学入仕而跻身士阶层.还因为楚国采取以抚为主的兼并方式而不掠虏为奴.致使被兼并邦国中的大量贵族也都沦为楚士。于是.楚国的十阶层人员众多.构成复杂.在国人中所,片比例甚大.而且因有‘以属诸夏”的文化追求和文化程度本来就高的沦落贵族而在总体上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楚国的长久富大.楚文化的成就辉煌.楚国士阶层的作用和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楚国的士多才高、能强业勋.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春秋时期“楚材实多”、“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己是天下皆知的事实。孔子游楚.所遇长沮、桀溺、荷某丈人、接舆等“辟世之士”.无不有过人之才。范蠡本为楚国狂士.与楚人文种佐越王雪耻灭吴.号令中国.成为春秋小霸。老莱子、黄缭等楚国隐士.生活不忧冻饿.专注于天人之道.“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17]索自然所以何本何化、社会人生之理.从而在楚地兴起了久盛不衰的道家哲学思潮。隐士老聘.正是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创立了道家学说。生睛楚或寓居楚的学士文子、环渊、彭蒙、庄周等.发挥道家学说而别立学派.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而的形成.并使道家黄老学说风靡战国之世而成为战国后期思想文化的主导。楚士许行“神农之言”.创立农家学说。隐士鬼谷子、庄子及晚年居楚的学士荀子等.在楚地授徒著书.楚国因此成为教育发达、学术昌兴、人才高度集中和大量产生之地。从鬼谷子学的苏秦、张仪和从荀子学的韩非、李斯都是历史上的风石人物。庄子,荀子的著作.则是体现了战国思想文化成就的诸子书中杰作。楚士在战国后期大量事秦.甘茂、李斯等乃佐秦王奋力东进而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18]

楚国虽然是济济多士.但在战国中期.权臣贵戚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妒贤嫉能.阻塞了楚士的仕进之途.楚国政治也溷浊黑暗.以至于在秦人进逼下兵挫地削.国势山极盛而顿转衰落.最终为秦灭亡。然而.楚国庞大的士阶层旱己成为巨大的社会

力量.其中更是多有明于道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弘毅之士。

[1]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二册[C]. 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徐中舒.关于夏商史研究(夏商史论集)序言.载《郑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高士奇.

左传纪事本末[M].上海:中华书局,1979

[5]范文澜.中国通史[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C].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

[7]郭沫若.历史人物[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9]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J].载《复旦大学学报》 1 9 85年第3 期

[10]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三峡一带“龙”的传说与民俗》,载《式汉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2]左丘明.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13]

[英}汤因比著,曹未风.历史研究〔下册)[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14]韩非子.外储说右下[Z].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1997

[1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修订本)[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7

[1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M].文物出版社,1978.

[17]王先谦.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04年以来的大国斗争回顾,解密真实的腹黑中国

微信搜索“铁血军事”微信公众号关注,回复“腹黑”给你看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