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谬误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例如,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之后就会风水轮流转,幸运降临。相反的例子,连续的好天气让人担心周末会下起大雨。
赌徒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诠释了“大数法则”的平均律。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是“大数定律”,即随机变量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呈现出几乎必然的规律,样本越大、则对样本期望值的偏离就越小。例如,抛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或期望值是0.5,但如果仅抛掷一次,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或1(远远偏离0.5)。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即样本的增大),那么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就逐渐接近0.5。但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小数定律”,人们通常会忽视样本大小的影响,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具有同样的期望值。 所有轮盘赌中最受欢迎的系统是戴伦伯特系统,它正是以赌徒未能认识到独立事件的独立性这一“赌徒谬误”为基础的。参与者赌红色或黑色(或其他任何一个对等赌金的赌),每赌失败一次就加大赌数,每赌赢一次就减少赌数。 著名的正缆输后加倍下注系统也是赌徒谬误的其中一例。运作方法是赌徒第一次下注1元,如输了则下注2元,再输则入4元,如此类推,直到赢出为止。这种情况可用随机游走数学定理解释。这个系统或类似的系统冒很大的风险来争取小额的回报。除非有无限的资本,这类策略才可成功。因此,较佳的方法是每次下注固定数额,因为可以较易估计每小时的平均赢输数额。 如果是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就会在股价连续上涨或下跌一段时间后预期它会反转。这表明,当股价连续上涨或下跌的序列超过某一点时,投资者就会出现反转的预期。因而投资者倾向于在股价连续上涨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卖出。 赌徒谬误亦称为蒙地卡罗谬误,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本文摘自MBA智库百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来自: silence_3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