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畏: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二》

 GBT 2015-12-15

《无畏: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二》


  • 这就是传说中的“算小数”和“算大数”,有些人算的是小数,每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的,但这些人最终的人生格局往往不大,或者说不太容易成就大事,而且格局会越做越小。
  • 当我们特别强调当下、强调今天的时候,可能就把明天给断送了
  • 经济学里有一对概念,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行为的外部性和内部性。
  • 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自己的福利很好,自己也很有出息。而那些不愿意帮助人,甚至经常琢磨着占点儿小便宜的人,人生的格局会越来越小,命运也越走越窄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而要想做一个一辈子快乐的人,则应该守正,就是有自己的原则和基础。如果能认识到自己位于很多个时间和空间里,就会相信事情没那么容易下判断,也就不会因为一件好事而高兴过头,或者因为一件坏事而过于悲伤。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事”。
  • 查尔斯·汉迪曾经说过,现代人的贫困来自邻居的眼光。这就叫相对贫困感,当人们觉得穷的时候,不是因为本身穷,而主要是来自他的邻居。
  • 幸福本来是一种感受,但是现代人觉得不行,必须可视化。
  • 这些父母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为他们朗读,相当于让他们练了童子功——对那些不明白的事情学会保持积极的沉默。
  • “过早地被装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早熟认知界定。总的来说,孩子要比成年人的学习能力更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容器还没有被装满。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曲线都是刚开始的时候陡直,然后渐渐地趋于平缓,最后基本上是平的,甚至是往下走了。
  • 这个区别就在于孩子的心灵容器很空,吸收能力特别强。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早熟,过早地形成了一些观念、一些认知,那么一切新的信息、知识都会被这个已经成形的框架所同化或者化解。很多成年人就是这样,对信息不敏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只听自己愿意听到的,不愿意听到的全都屏蔽了,这样就缺乏专注力。
  • 盲人的国度里,有一只眼睛的人就有资格称王。
  • 《弟子规》中还说“物虽小,勿私藏”,意思是说即便东西小,也不要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如果你得到什么东西就藏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囤积型的人格,这其实是一种惰性。
  • 无一事敢苟且,无一事敢怠慢
  • 技法是有限的,心法是无限的。如果仅仅学会了一些技法,那总是会有漏洞的;而只要练就了一种心法,就可能应对很多未知的情况。儒家一直强调教化,他们可能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无法用操作手册来教育人民。必须让大家在心智上去认同一个理念,只有这样,每个人做出来的事情才能默契地保持一致。
  • 以前,我们多多少少会认为这种服从让人感觉很卑微、很不酷、很没劲,但是宏观地来看,如果缺乏这样一种性格的养成,可能就没有足够宽广的胸怀,也就不会有足够大的心量,从而难以真正成为一个领袖。就算不小心被安排了某一职位,也无法包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员工。
  • 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委曲求全的能力,“委曲”就是要压缩自己的那些小我,成全一个更大的格局,这就是“求全”的过程。服从力很低的人通常会把顺从别人、服从别人当成一种负担,而服从力高、妥协迂回的智慧和能力足够强的人,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在退让之中获得进取。
  • 《菜根谭》里也说:“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 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易经》中所形容的“谦”并不是一味地退让、示弱、谦恭,这只是“小人之谦”,其特点是没有方向和目标、无原则地退让,而“君子之谦”是有方向感和成就的,所以爻辞里说:“劳谦君子,有终,吉。”“终”是目标,“劳”是进取的,所以这里的“谦”也是进取的、努力的、主动的、有方向感的、有目标的!
  • 在《周易》看来,只有“示弱自强”,也就是“无往不平形于外、高山仰止运于内、空谷藏峰之象”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能够带领别人去做事情的人,才能被称为“谦谦君子”。
  • 所谓的不服人,是最大的不善,比偷鸡摸狗还要差劲。
  • 在灵魂深处让自己充满向别人学习、赞叹别人的精神,不仅能够使这个人成功,更能够使这个人健康。
  • 经营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总有不服人的心态,认为消费者不懂、下属不懂、所有人都不懂,那是很糟糕的。尽管他可能会装得比较谦卑,会面对客户、面对投资者的28种微笑,但是内心里是不服别人的,不能做到真正的谦卑,就会陷入一种危险当中,会用大量的精力证明自己是一个正确的领导,而不是去做正确的事
  • 好多人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以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瘾,不断地给自己的形象锦上添花。这个时候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正确的人,而不再花很多精力去做正确的事。
  • 不认同自己身份的人不会敬业,不会尊重这个职业,因为她们觉得这是缺乏自尊的表现,所以会产生一些很怪诞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
  • 如果你能把分内的事情做好,以服从、顺从去满足别人的需要,以优秀的执行力来完成工作,结果经常是别人、世界来成全你。黑格尔说这是“主奴关系的颠倒”,就是说本来是在伺候主人,结果发现不是仆人离不开主人,而是主人离不开仆人了。
  • 你要引领谁,就得伺候谁!”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说过:影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受别人影响。柯维认为,倾听是一种具有强大支配力的隐性权力,也就是影响力。这是一种迷信强制性的人完全忽略了的权力,是一种隐性的、软性的权力。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倾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向倾诉者充分地释放一种心理氧气,让倾诉者的心智和能力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倾诉者同时也是一个倾听者,他在听人们对他的反应,细致地感受着倾听者的感受,这种感受作为一种低频或超低频的信号不断地向倾听者发送,最终与倾听者达到一种同频共振、互为发烧友的状态。反过来,一个糟糕的倾听者往往是一个无反馈、低反馈甚至是负反馈的哑终端,他不仅不能为倾诉者充分供氧,反而让倾诉者感到缺氧,在他面前说话的人就能感觉到自己最笨拙的那一面——一个避之唯恐不及的自我。
  • 萨缪尔森认为,在经济行为当中,个人在作选择的时候,局部的理性选择可能会导致整体的谬误和愚蠢,就是说一群聪明人聚到一起导致集体的智商巨低无比,三个诸葛亮还不如一个臭皮匠!
  • 《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说天下都觉得这是好事的时候,这件事一定会变成坏事,这也是一种“合成谬误”。
  • 很多人作选择,都是依据利益最大化或者最简便、最省事的方法,起码会选择在当下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但是这样的人最后结局往往都不是太好,原因就在于整个的选择行为也陷入了一种“合成谬误”。
  • 有些人遇到十字路口、三岔路口的时候,总会选择那条自认为能通向成功的捷径,但是整体来看就是通向毁灭之路。在面临很多轻车熟路的小岔道、有漂亮风景的小岔道的时候,我们心中要有定见、有正见,朝着我们的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 一切弯路都是直路。细心体会,会发现犯的每一个错误其实都是上天的眷顾。只要当时犯这个错误的时候是认真的,一定会留下痕迹,一定会在看不见的账户里留下存款,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刻被调用。
  • 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
  • 有钱难买我乐意
  • 《量子飞跃》一书讲的就是用量子技巧改变一个人的内在,从而改变你看待生活和工作的角度和方法的。
  • 长期在一个环境里持续地关注,就会产生一种敏感,也就是信号之间的连接,以及与环境的一种隐秘关联,别人是感觉不到的。
  • 我们经常被自己的思维方式牵着走,而不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机理走
  • 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行为方式,是有时候突然停下来,甚至朝相反的方向看,这时就会发现一种别有洞天的解决方案。
  • 如果人的整个思维在极端浮躁、动荡且没有效率地运转,就有点儿像病毒程序。中医认为,人体内都有个“神”,如果“神”太弱或者到体外去了,人就会失魂落魄,外面的东西就乘虚而入,一下子全进来了。我们内心里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存在,就不会受到外部侵袭。
  • “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
  • 如果真的能够全然接受,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没有烦恼,因为烦恼都是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而这些都是心理病毒。当思维不在当下的时候,这些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占据人们的大脑和心灵
  • 人的焦虑实际就是染上了大量的心理病毒,无法达到禅定。
  • 所谓智慧,尤其是‘慧’,就是停止这些无效的心理活动,活在你的当下,把我们的每一个感觉、每一个行动自身当成目的,而不是当成手段。”
  • 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聚精会神、用志不分,把工作做到精彩绝伦,做这份工作本身就能获得一份无上的尊严,产品或者作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
  • 在日本,即便再简单的事情,都能做到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是道。
  • 人的心性会凝聚到某物上,心有多细,物就是什么样子。
  • 日本文化当中有一种特性,不管事物多么平常,甚至是比较低贱的,只要全情地投入,以一种仪式般的氛围、心态去做,就能达到一种境界
  • 设计中的设计
  • 以前,人们的工作和快乐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在参与创作,在工作中能感受自己和世界、和物件之间这种优雅的互动,所以是快乐的。但是工业文明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生活的快乐剥离成两个阶段——吃苦受累地工作,然后用换来的钱去买快乐。
  • 责任分散,导致人多力量小。
  • 一半的员工,两倍的工资,三倍的效率
  • 一个很勤奋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很容易就会心情闲散地度过一天,即使不在网上逛,也可以坐在那儿浮想联翩,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意识流上。
  • 提高效率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目标明确,然后把目标分解,从时间上来说,由年分解到季度,由季度分解到月,由月分解到天。对团队来说,从大公司分到一个部门,由部门分到小部门,由小部门分到个人。
  • 同样的事,除了这种时间的分法,还有项目的分法。管理一个项目有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但是要避免项目滑坡,一定会有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如果没有这个,就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
  • 要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否则就无法度量,更加无法管理。一切的非管理状态必然导致低效率,而低效率、非管理状态则源于目标的缺失。
  • 人的能量如果没有经过督导、没有一个目标的指引,就会做布朗运动,无结果、无目标地耗散,这就是闲逛。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管理者不要试图管理员工的行为,而要管理他们的结果,管理他们的目标,让他们自发地形成一种规划的能力,自己去成长和进步
  • “嗜好矛盾律”,意指对自己擅长的东西很不在意,却往往羡慕那些自己所没有、所不擅长的,去做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挑战性。简言之,人们容易轻视自己的长处,却看重那些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
  • 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在表层和深层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尤其是这种内在能量,就是我们说的心力、心血,耗费是非常大的。
  • 在一个心理评测中,人分为本我角色和社会角色两个维度。社会角色和本我角色之间越接近,自我心理的损耗程度越小,反之就越累。
  • 有一种浪费,是做事没有效率,而和不应该在一起的人共事共生,就是一种损耗。还有一种,就是不知道什么事情该放在前面做、什么事情该放在后面做。
  • 值得做的事情,现在就要去做。
  • 有些时候,我们经常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到最后来做,把最不重要的事请放到最先来做。
  • 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决定了什么东西对他是重要的。
  • “要事优先”还有一个原则: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这跟时间的势能有关系,大块儿的时间才会产生很高的效率,时间切分以后就变得涣散无力。在涣散无力的时间里做的事情也一定是涣散无力的,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 德鲁克说,管理者决策不是从众口一词中得来的,好的决策应以互相冲突的意见为基础,从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判断中做出选择。
  • 《报童瑞恩》里面讲到,很多企业家年轻的时候都做过报童,重要的是,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学会了与他人共赢,学会了如何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以及与别人谈判之后达成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我们说的创业童子功。
  • 管理者谋求的通常是权力,但这种思维是错的,人们应该谋求的是影响力。
  • 权力是强制别人去做一个事情,影响力则是用迂回的、侧面的力量去影响别人、改变别人。
  • 德鲁克把权力划分为两种:一种叫职务性权力,一种叫知识性权力。在一个公司里,有的人的权力来自他的职务,有的人的权力来自他的见识和为人。所谓知识权力,就是前面讲到的影响力。
  • 这就是领导和领导力的差别。领导往往是任命的,而领导力是靠自己赢得的
  • 领导力是第一位的,领导是第二位的,领导不是终身制的,要靠能力来驱动。
  • 脑袋决定屁股
  • 大部分胸怀世界或有野心或希望自己成功的人,都把眼睛放到了外面。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能够从外面得到什么,将会影响外面的什么,而忘记了只要能把自己提升了,世界就开阔了。正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如果你自身没有修炼好,即使全世界最好的东西迎面而来,你也会与之擦肩而过。
  • 怨妇心态
  • 一位哲学家说过,当我们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时候,我们就会炫耀我们的烦恼和痛苦。此时,别人就会自动地把我们降一个级别。也就是肯尼迪说的,除非我们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们降格。
  • 想成为领导者,必须拥有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能力,必须要有足够的承担,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否则就算给了你权力,你也无法长期掌握。
  • 如果整个组织都不能做到用人所长,就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德鲁克把它作为一条原则提出来,即“用人所长”。这意味着:第一,得承认人有所短;第二,得包容他人的短;第三,要尽量地让他人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 德鲁克提醒管理者或领导者,不要把教育他人当成第一使命,而应该把管理人、用人所长作为第一使命。不少管理者或领导者喜欢纠正下属,并从不停地在指责批评当中感受到权力,觉得这样才是管理。
  • 就是人们只能听到正确的、肯定的东西,人的大脑实际上都是如此,听不进负面的、不要的东西。
  • 那么怎么既把事情做好又可以不去改变别人呢?答案就是德鲁克所说的“用人所长”。
  • 而且人有个毛病,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与生俱来的东西不会珍惜,也不觉得有什么,反而很羡慕那些自己恰恰不太会的东西:
  • 菩萨修因不修果,俗人修果不修因’,就是说大部分人是结果导向的,根据结果来导向行为。而另外一些人不看结果,只看机缘。
  • 因为小孩没有被绩效主义这种心理病毒所感染。而成年人不会活在当时当下,始终想要达到一个目标。
  • 绩效主义的心态非常普遍,我们每天做事时都会想能得到什么回报,似乎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这种只想到目标的心智模式是我们幸福的最大障碍,它是一种心理障碍,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病毒。
  • 如果人处于焦虑状态或者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对一切于结果无用的东西完全不会感兴趣。如果人长期处于焦虑、压力和绩效主义的阴影之下,对于闲聊天、拉家常等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产生绩效的东西,就会兴味索然。要记住: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都是不讲效率的,也是不讲绩效的。
  • 生命是个期权,它今天流到你这里,但它不会是你的,有一天它终会流走。房子、车子、人、存款、田地,甚至是作品,皆如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只拥有在某段时期内有效的一种权力。婚姻也是一个期权,人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 很多失败的婚姻包括更大的组织里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求贤若渴,人才进来以后往往就不太在意了。
  • 好多马上想到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往往都是错的,真正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是在司空见惯但是永远视而不见的地方。
  • 也许只要能从最关键、最细节的地方着手,让大家感觉受到尊重,让人感觉到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公司。如果不花最大的精力去营造关键时刻,以及跟客户直接接触的那些关键点,在其他方面做再多的努力可能都是无效的。
  • 关键时刻,不是故意制造某一个场景来感动、笼络人心,而是发自内心地在意客户,真的想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超出预期的、让客户喜出望外的服务。一个企业要经常在一线创造出关键时刻,一定有一套非常良好的机制,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制造剧场感,涂脂沫粉地偶尔制造一点儿噱头。
  • 说到底,企业要获得竞争力,必须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人们说要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要看他们的首富是干什么的。
  • 第三次浪潮来了,知识让大家的财富增值,但是由于知识本身具有繁殖性,所以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而同时又让土地变得更贵,就是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物以稀为贵”。
  • 所以,要持续地拥有财富的话,就必须不断地创造稀缺性。并不是说知识贬值,是已有的知识会迅速地贬值,只有不断更新的知识才会造成稀缺性。因此,最聪明的知识精英一定要把他所拥有的知识财富重新转换成土地财富。
  • 人们认为能满足绝对需求的不是财富,要满足相对的需求,要获得更高的位子,即使是当乞丐,只要比别人钱多一点儿,也多了一种财富感。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人是不是眼尖手勤,这是逼迫人有意识地去偷手艺,而且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再基本的事情如果能真的做到极致,总能跟某种道的东西相通。
  • 一个人经过异常严格的训练,把聚焦点、能力、志趣等,强制性地集中在一点上,然后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其中,这样养成的素质,跟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的很多教育完全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懂得了一个什么理论,就能够操作事情。
  • 在熟人社会里面,人不是作为单个的个体在生活,是所有社会关系网络的承担者。任何变动、行为、语言都要受制于整个网络体系。
  • 在网络中,一个人有多重要,跟他是谁没有太大的关系,重要的是有多少网络链接支持他
  • 伊拉克社会学家努曼·哈兹拉吉对信任的定义是:在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对对方保持正面期待。他有一个前提条件:信任来源于重逢。没有重逢的地方是没有信任的。属于一个圈子,说得不好听就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是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它有时候成为拖累,有时候成为资本,成为担保体系,当然有时候也成为惩罚体系。只有这样的单个的、承载着一种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才是有社会资本的,才有可能在遇到支付危机的时候得到通融。
  • 康德认为,所谓道德就是可持续。衡量一个行为道德不道德,首先看这个行为能不能持续,其次看别人这样对你,你接受不接受。
  • 当你试图用一种大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幸福时,就算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买了房子买了车,也会发现自己仍然不幸福,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开始追求的目标。
  •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在他5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回忆一下你5岁的时候梦想是什么,然后再择业、创业。在选择妻子、选择家庭、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理解这种幸福,这样才会真正在成功的时候获得幸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