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更可怕

 春天书屋 2015-12-15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赵倩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简单地说,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慢性并发症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积极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降血糖,要越低越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是不是越低越好呢?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研究所主治医师丁文宇。“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点。”丁文宇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应该的,但并非越低越好。

  丁文宇医师说,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糖通过机体的各种调节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l/L,进餐后为4.4~ 7.8mmol/L。一般来说,当血糖低于2.8mmol/L,并且患者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时,称为低血糖症,此时既有血糖的降低,又有低血糖的表现。如果患者仅仅只是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但没有低血糖的表现,这种情况就是单纯性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即使血糖水平高于2.8mmol/L,也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感,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低血糖反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病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机体将这种高血糖状态认为是“正常血糖水平”,因此当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时,机体认为这个正常水平的血糖是“低血糖”的状态,机体会调动交感神经,从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有两个方面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表现为心悸、出汗、显著的饥饿感、四肢软弱无力、颤抖、紧张、焦虑、面色苍白、血压可轻度升高;另外一个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步态不稳,可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神志不清,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低血糖发生的速度及持续时间、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以及患者年龄等。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时机体的反应有个体差异,在不同的个体症状可不同。

  人们通常是将肥胖和高血糖联系在一起的,殊不知,反复低血糖也可使病人体重增加。因为一旦发生低血糖,病人内心是很恐惧的,浑身发抖、腿脚没力气,对于病人来说是很痛苦的状态,因此病人会报复性地、饥饿性地进食。正常人吃东西时,吃到一定程度,大脑会发出信号,提示吃饱了。但糖尿病病人这种信号完整性缺失,当大脑发出吃饱的信号时,病人其实已经吃得过多了。

  此外,低血糖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的加剧,纠正低血糖后会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称为低血糖后的放大效应,这种严重的血糖水平的波动对于心血管疾病是非常有害的。

  糖尿病低血糖的

  原因有哪些?

  药物应用不当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高血糖,有时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低血糖。无论是服用口服降糖药还是用胰岛素治疗,如果药物应用剂量过大则可引起低血糖。此外,口服降糖药物有五种,不同种类药物都有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应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丁文宇提醒大家,糖尿病人有时会服用一些降糖的保健品或中成药,其中往往含有西药降糖成分,但如果药物说明书中没有标明其所含西药降糖的成分和剂量,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不仅如此,降血糖药还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磺胺类、水杨酸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摄食不当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坚持热量、食物成分等合适的饮食疗法,不当的节制饮食可以引起低血糖。在用降糖药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饮食突然减少,而降糖药物却未及时作相应调整,降糖药物就会相对过量,从而导致低血糖。

  运动不当引起低血糖。有规律的、合适的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益,这种运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疾病情况等循序渐进。Ⅰ型糖尿病患者宜在餐后进行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过量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此时若未及时补充糖类食物或没有相应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则容易引起低血糖。

  此外,女性月经期、男性饮酒后也会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重在预防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副作用。低血糖轻者可引起身体不适,重者可诱发心血管意外和(或)心肌梗死,甚至导致昏迷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轻者可口服糖水,进食糖果、饼干等,一般可缓解。重者应及时给予50%葡萄糖持续静脉注射。要密切观察血糖水平至稳定。


  丁文宇医师还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不可修复的脑损害,故应及早识别、及早防治。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因为持续的低血糖有时比高血糖的危害还要大。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远离低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要合理用药,特别是使用降糖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此外,建议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定期自我监测血糖。

  糖尿病人平时处于高血糖状态,降血糖不要急于一时,需要有一定过程,要像下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地下,循序渐进,否则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