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销企业未来只有两条路!

 泛泛行舟 2015-12-15

早在第一届控销论坛上我就指出控销领域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在厦门控销论坛上,某控销企业老总说,现在已经有300多家医药企业进入控销领域,这个看法给我的观点一个有力的认证。

其实,控销领域的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你只要到终端去看看就明白了!这就像明商咨询总经理、无忧控销董事长、中国OTC控销联盟理事长讲的:“到终端问一问药店的老板,现在来做控销的厂家多不多?老板的回答是来卖药的比买药的多。”

大品牌企业纷纷杀入控销市场,最先是云南白药,紧跟是哈药集团,最近是华润集团、健民集团、石药集团;随着处方药国家政策的不断吃紧,许多处方药企业也纷纷进入控销市场,就连以岭药业这样的大品牌企业都在试水控销领域,更遑论众多掉标、弃标的处方药企业;而采用OTC商务流通模式的制药企业在业绩增长压力下更是大举进军控销市场。我们说,控销领域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大幕!

随着众多制药企业进入控销市场,竞争的激烈可以想见。后进入者为了打开市场,必然会采用“价格战模式”,即要么给予控销各环节及终端较低的价格,要么是给予更多的资源投入,而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压货大战和终端促销大战不可避免,最终是各环节利润降低,拼到最后,“剩”者为王。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成为“剩”者呢?

我认为,有两类企业会成为“剩”者。

第一类是品牌企业。依靠品牌获得品牌溢价,获得高空间,从而在资源大战中得以生存。同时,终端连锁化趋势,也导致终端对自身品牌的需求日益强烈,品牌企业的品牌产品给终端能够带来品牌加分,是终端选择的必然。

品牌企业包括三类企业:

老牌品牌控销企业,那些较早进入控销领域,并有意识进行品牌塑造,已经在行业和消费者中间建立起品牌形象的企业,如修正、葵花等;

大品牌企业,那些早期依靠广告模式成就企业品牌的企业,如哈药集团、仁和药业等,或者具有先天优势的大集团如云南白药、石药、健民等;

新兴的品牌控销企业,那些采用控销模式,同时开始进行品牌塑造的企业。现在还未见到这样的企业。

第二类是特色企业。这些企业以特色产品为龙头,包括独家产品、独家剂型产品、批文较少的产品、处方药进入控销领域的产品等,或者以特色品类为发展,如儿童药系列、妇科药系列等。

对于大多采用控销模式的企业来说,在未来的5-10年内,要么把自己打造成为品牌企业,要么成为有特色的企业,绝无第三条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