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停诊来应对儿科医生荒”副作用太大

 弟朱三千 2015-12-16
 
 

“用停诊来应对儿科医生荒”副作用太大

  • 字号
2015-12-16 01:33:07 来源:现代金报 

  由于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广州一家三甲医院从14日凌晨起被迫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院方向记者表示,由于急诊儿科医生离职,人手不足,医院无计可施,只能暂停收治急诊普通病号,但休克、昏迷、急性喉炎等危重症患儿依旧可以正常接受急诊救治。近年来,我国多地爆发“儿科医生短缺”的危机,此前有医院被迫实施儿科“限诊”,而暂停急诊儿科服务尚属首例。

  医院留不住儿科医生,也招聘不来儿科医生,最后应对办法是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但它的副作用是不是太大了一些?因为这等同于宣告,在公立医院,儿科是可以停诊的。是的,停诊了,但没有解决问题,只是转嫁矛盾——把棘手的麻烦和问题留给别人。

  谈及儿科医生荒,难免老调重弹,比如儿科医生风险高、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医患关系紧张。同一本经,年复一年的念,但儿科医生荒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关键问题在于,“风险高、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医患关系紧张”究竟是谁导致的?没有责任主体,问题几乎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性。我相信很多儿科医生开始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是带有工作的动力和热情的,但为什么最终改变了主意,选择辞职而去?

  残酷的真相在于,虽然讨论热闹,但事实上,儿科医生的执业困境并没有因此得到真正的改善。作为全国最大的儿童医院之一,在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今年5月,该医院儿科门诊接诊量最高的医生,平均一天要接诊186人次,平均每人接诊时间仅为两分钟。

  如果要给“留不住人招不来人”找责任主体,医院管理者首先难辞其咎,因为没有建立一个理性的就医流程,导致儿科医生超负荷接诊,把带病上班视作为一种理所当然;没有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导致儿科医生收入低且多年没有改善;也没有出台有效防范“医闹”暴力的配套措施,让医生们心惊肉跳地工作。

  其次,地方卫生部门同样是责任主体。目前我国儿科资源分布不均,80%儿科医生在大城市,导致基层儿科服务能力不足。有业内人士早就认为,应建立社区儿科医师队伍,完善三级转诊体系。在这一制度下,社区医生看完后向上级医院转诊,专科儿童医院承接门诊预约,这就可以缓解儿童只能“扎堆”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的现状。地方政府本应下大力气加强基层儿科建设,建设合理的分流诊疗制度,但这一块却成为欠债最严重的区域。

  最大的短板是管理,造成儿科荒的人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改变很难会发生。造成儿科荒的难题后,各自为战的各级医疗机构及职能部门又习惯性地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人,相互踢皮球,这也是儿科医生处境艰难的源头之一。

  我相信,每个工作多年,最后离开自己战场的儿科医生都是憋屈不舍的,又爱又恨的,充满了种种无奈。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也喜欢孩子,以救死扶伤为人生的骄傲,但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低效缺乏人性的管理,却正在无情地驱赶他们离开岗位。吴帅(医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中国著名财经公众号

(责任编辑: HN66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