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etiologic diagnosis)是指确定病变的性质及病因。一旦确定病变部位,再结合其性质与起因,候选定性诊断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1.感染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病后数日至数周达高峰,常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血象和脑脊液检查有炎症性改变。 2.血管性:血管性病变分为动脉性、静脉性和血管发育畸形。脑和脊髓的动脉性血管病多突发起病,CT、MRI可确定出血性病变和缺血性病变,MRA和DSA可确定受累血管。 3.脱髓鞘性:脱髓鞘性疾病仅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发病机制上常与自身免疫有关,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多个病灶,病程特点可为缓解与复发交替或缓慢进展。病理检查常有助于确诊。 4.免疫性:几乎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都存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远隔效应所致的副肿瘤综合征也属于此类。由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介导。特异性抗体、脑脊液、神经影像等有助于疾病诊断。 5.中毒性: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常由各种有害物质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多有群体发病特点,常伴有肝、肾、血液等其他系统的损害,根据接触史和现场环境调查,常可确定那种物质中毒。 6.变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组迄今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发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慢性起病,缓慢进展,病情进行性加重,常选择性地侵犯神经组织的某一系统,也可有弥散性损害。 7.肿瘤性:分为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和转移瘤,肿瘤性疾病起病多教缓慢,症状逐渐加重,多数伴有全身其他系统损害的表现,不明原因进行性消瘦是其警示症状之一,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年龄也成为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8.外伤性:神经系统外伤性疾病常突发起病,多有明确外伤史,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即刻出现,但仍需警惕如硬膜下血肿、外伤性癫痫等外伤后迟发性损害的可能。 9.遗传性: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呈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数有家族史,基因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 10.先天性: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多慢性起病,其病理过程在胎儿期已经发生,大多数患者在出生时就有症状,但有的在小儿及成年期才出现神经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可逐渐达到高峰,症状明显后则有停止的趋势。 11.代谢性和营养障碍性:此类疾病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在全身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比较固定的症状,有些代谢性疾病同时也是遗传性疾病,故要询问家族史。 参考文献: 1:神经病学第三版第五章,作者罗本燕:2.吴江.神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贾建平.神经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个人体会:定位定性是神经内科特有的诊断思路之一,体征定位病史定性常常可以先于影像学结果之前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诊断宜由浅入深排除可治性疾病方可诊断变性、遗传等预后不良或尚无特殊有效疗法的疾病,常见病力求精准罕见病力求全面不重复不遗漏方能使我们有更大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