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三姑书斋 2015-12-16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走进伊洛之滨的荷堂,惹眼的青花。

形色各异的青花瓷器灵毓静美,和着书法逸动着无行之舞、无声之乐,荷堂工作室因之趣意清雅。始觉伊明躬耕砚田的悄然转身——恰当的说是升华。

之所以这样说,还要溯源书法和青花瓷的通妙之处。

万千宠爱的青花瓷,基于料材、精于工艺、厚在历史,以极致精工传世为国粹;书法则挥洒于宣帛之上,脱胎于龟甲、瓦片,材料工艺已在其次,不期工而自工,艺术品格自蕴万千。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书法艺术与青花瓷贵为国粹,千年积淀传承,可谓异曲同工。然,青花瓷浸润历史而仍视工艺分高下,书法则饱蘸传统却于章法、意趣等博众长。同为藏品级的二者在历史的承续中竟未能水融璧合,是谓憾事。

伊明的“青花书法”,无疑让历史在此牵手,终成工艺和艺术毫妙盟姻之品。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瓷器书法难在质地。青花瓷胚粗糙硬涩,松散无着,行笔难觅纸宣之柔而无法施展。然伊明书法点画落盘,燥润相杂,凝练如飞,墨韵含曛,似鱼戏清池梅染白雪。笔画转折方圆皆备,方者动峭,圆者柔润,遒劲不失流畅;笔法之粗细、轻重、疾徐,舒落有致,节奏清脆。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把玩之间,潇洒疾涩而无刻板凝滞之感,笔力雄健而不失意韵飘然,恍如“藏骨报经,含问包质”之妙,屡翘楚于书坛的深厚功力不彰自显。

此为工也。

深厚笔力对于书家或许并非难事,伊明的“青花书法”之所以濯然独立,在于其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的意度,是“工夫”之外的自然气。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青花瓷器烧工精湛,造型亦大匠巧工,形异多变。或方或圆或棱或椭或尖或扁,或高或矮或肥或瘦或凸或凹,无寻纸宣之阔,于其上书之,取框着章、取面为体颇为难事。

伊明“青花书法”随体形异,任其自然,字的大小、长短、宽窄、疏密等等,挥洒自如,合乎器物造型。其章法大小不一而参差错落,方圆多异而朝揖呼应,长扁随形而穿插避让,角度微化而合乎情理,险绝自生,章法天成,不齐中求齐平,不期工而自工,无不自然而然。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看似“乱石铺街”,实则行云流水,气韵自然;看似不假思索,却见纵意所如。不经意间,苦心天机跃然其上,足见伊明厚积之功。

书法艺术重法度之功,循古工之技,更求不拘常法,不事雕饰,如苏东坡“我书意造本无法”的率意之意,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有意之意。

伊明的“青花书法”取法弥高,完美融合纯熟技巧和器趣品格,虽标新立异之姿,却溢中和居淡之美;合器物多变之形,拓丰丽品骨之境。青花瓷的意境夷旷,悠然开始艺术范儿。

当书法恋上青花瓷

器者,曰工曰气曰意曰品为大器,大器为宗,乃藏。

伊明对于“青花书法”的情结,已然超越传统书法,笔墨之间已绽新葩。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先生的青花瓷之境,或许恰恰印合了“荷堂”之风——传世约恋新青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