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非常时期的感悟: “再多的钱也只是浮云,你留下的是数字,而别人却留下了文化”---禅古茶人 关于故宫有关藏品我们陆续发布了几篇有益的文章,可以查阅: 北京故言博物院系明请两代的皇宫,馆藏清代瓷器三十多万件,可得天独厚。而其中青花及釉里红瓷器约占五分之一以上,数量之多、造型之奇、质量之高、艺术之精,更是集清朝一代官窑、民窑之大成,堪称中国之最。 1、顺治青花,顺治一朝十八年,景德镇御窑厂继续实行明末的“有命则供,无命则止”、“官搭民烧”的制度,没有立即恢复明代前期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旧制,从而刺激了民窑生产是发展。顺治青花以瓶、橄榄式瓶、筒式花觚、罐、炉、净水碗等为多见,形制古朴庄重,胎厚,釉面呈现独特的卵白青色,青花色调较为丰富,有黑蓝、浅蓝、正蓝、青翠诸色,其中青翠之色已近于康熙时的“翠毛蓝”,据其色泽的沉稳明亮,可知采用的是浙料。 顺治青花人物盘 2、康熙青花:康熙皇帝政治开明,实行了有利于长治久安的政策,废除了明代的“匠户”制度,此外他还潜心学习汉文化,并且善于引进西洋的科学技术与艺术,从而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康熙十九年(1680)--四十四年(1705)间,朝廷先后专派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工部虞衡司郎中威应选、笔贴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御窑厂,使当时的制瓷业得以快速复兴。 康熙青花瓷的胎质缜密、坚致纯净,素有“糯米汁”“似玉”之美称。其胎釉结合紧密,釉质细润晶莹,有青白、粉白、桨白和亮青轴多种,与青花之翠蓝色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形成独步青花世界的特有风貌。 康熙花鸟翠毛蓝青花花觚 康熙时期对青料来源无确切记载,通常认为当时用的是浙料和珠明料,青花以青翠明快而著称,上品浓艳、清激如宝石之蓝,又称“翠毛蓝”,色调变化多端,层次丰,若水墨画一般,虽为单色却有深浅、浓艳、虚实之别,因此有“青花五色”的美称。青花色彩的特点是早期深浓,中期最美,,晚期逐渐减弱。凡“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字体大且有力者,为早期款式,字样规格工整的多属中期,晚期已有宋粲体式。 康熙青花五色 康熙朝对外实行贸易开放,当时的青花瓷器大量外销西方,尤其是欧洲,其造型都很新颖,有的是中国传统造型与纹饰,也有根据订货要求仿制西方的洋瓷造型,现仍广见于西方国家的旧王宫与博物馆中,但这类外销瓷,故宫博物院收藏无多,康熙青花瓷色彩青翠,纹饰寓意丰富,颇受人青睐,十八世纪末即掀起收藏热潮,以致达到狂热的地步。 康熙外销瓷 3、雍正朝历时虽短,但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年希尧与唐英的督理下,工艺要求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较之前朝的制瓷水平更为提高,其时的景德镇御窑厂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一切遵从喜爱瓷器的雍正皇帝的旨意,奉命烧造,甚至一些器型、图案、品种也须御批审定和御出新样,当时烧制的瓷器数量很可观,并以工艺精细而著称,其突出的特点是瓷质堂洁,轴色齐备。 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制技术高,火候适度,因而胎胚坚白细润,成型规整,器体轻薄。大器胎体匀称,不显厚重,小器愈加玲珑,·因此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 雍正青花用料不止一种,有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料,雍正早期青花色泽浅淡而深沉,略有晕散,中期以后,出现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仿明代宣德青花效果的青花瓷,工匠在纹饰线条中特意点染,但不像宣德青花渗入胎骨,也有仿成化的青花,色调灰青淡雅。 此时的青花瓷多采用淡描双钩法,勾出轮廓线,加以重染,画风细腻,构图藏朗,清秀典雅。花卉、山水深受恽寿平与四王画风之影响。纹饰内容以龙风为主,多用缠枝连、宝相花、牵牛花、团菊、束莲、天竹、灵芝、水仙、折枝花、三果、桃竹、松竹梅、福山寿海及有人物故事的山水画。因雍正皇帝好佛,所以八宝、梵文等亦常用于装饰,运笔均极纤巧,时代特色突出,淡描青花图样的半成品,则是备用于烧制斗彩器。
乾隆初期青花色泽仍保留雍正青花呈色晕散的现象,以浙料为主,色彩纯正、鲜亮、稳定,纹饰层次清晰,重色者蓝中泛黑。乾隆朝历时长久,因而青花呈色前后不一,虽着意“仿宣“,但其效果却始终逊于宣德。 乾隆仿永宣青花人工点染 乾隆之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由于国力下降,用材用料用工也全部下降,胎体越来越粗糙,发色越来越暗淡,釉面越来越不密实,青花层次也越来越呆板,虽然光绪曾经有“小康熙“之称,但终究不能挽救制瓷业衰败的命运。本文不再描述。 下面发布北京故宫65件青花清宫旧藏,供收藏爱好者学习研究(年代看款)。 NO:1 顺治 NO:2 顺治 NO:3 顺治 NO:4 康熙 NO:5 康熙 NO:6 康熙 NO:7 康熙 NO:8 康熙 NO:9 康熙 NO:10 康熙 NO:11 康熙 NO:12 康熙 NO:13 康熙 NO:14 康熙 NO:15 康熙 NO:16 康熙 NO:17 雍正 NO:18 雍正 NO:19 雍正 NO:20 NO:21 NO:22 NO:23 NO:24 NO:25 雍正 NO:26 雍正 NO:27 雍正 NO:28 NO:29 雍正 NO:30 雍正 NO:31 NO:32 NO:33 雍正 NO:34 NO:35 NO:36 NO:37 NO:38 NO:39 乾隆 NO:40 NO:41 NO:42 NO:43 NO:44 NO:45 乾隆 NO:46 乾隆 NO:47 乾隆 NO:48 乾隆 NO:49 NO:50 NO:51 NO:52 NO:53 NO:54 NO:55 NO:56 NO:57 NO:58 NO:59 NO:60 嘉庆 NO:61 NO:62 NO:63 光绪 NO:64 光绪 NO:65 NO:66 康熙 点击下图进入艺术买卖平台 推荐阅读: 6、鉴别要学基本功--教你如何识五彩(五彩瓷的鉴别要点) 9、 宋代瓷器 (3)--精品瓷器在民间(之三) 10、元代瓷器(1)-精品瓷器在民间(之四) 11、元代瓷器(2)--精品瓷器在民间(之五) 14、民间100件明代永宣瓷器精品(2),精品瓷器在民间(之八) 19、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瓷器--精品瓷器在民间(之十三) 22、民间精藏雍正瓷器(1)盌类150件-精品瓷器在民间(十七) 23、民间精藏160件雍正盘子(之二)--精品瓷器在民间(十八) 24、雍正立件民间精藏150件(之三)--精品瓷器在民间(十九) 27、民间乾隆立件180件瓷器(1),精品瓷器在民间(二十二) 28、民间乾隆精品立件290件(2)精品瓷器在民间(二十三) 34、别让“包浆”迷住了眼 36、30年收藏,道出鉴别真谛 38、从故宫的珐琅彩领悟些啥? 39、知性女人演绎的翡翠之美! 41、乾隆瓷盘美如画,民间乾隆件37件 精品瓷器在民间(二十六) 43、清晚民国瓷器色料比对 百件瓷器看演变 精品瓷器在民间(二十八) 45、40件康熙珐琅彩彰显皇家富贵 精品瓷器在民间(三十一) 49、奇怪了,身世决定了价格,谈佳士得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拍卖 55、新年收藏新气象,全国首部规范民间收藏文物经营管理的省级政府规章出台 关注我们点击这里,将给你带来鉴赏的愉悦和收藏的财富。业务联系微信:echag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