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筏从制造材料来讲有气胀式救生筏和刚性救生筏;从投放方式来讲有抛投式和吊架降落式(可吊式)救生筏。目前在船上使用最多的是抛投式的气胀式救生筏。 结构 ﹀ ﹀ ﹀ 气胀式救生筏用橡胶尼龙布制成,由筏体、筏底、篷柱、篷帐和钢瓶5个部分及其附件组成,平时折叠、存放在玻璃钢容器(存放筒)内,使用时拉动充气拉索使二氧化碳钢瓶口阀膜破裂而向筏充气成型,同时将容器胀开。 气胀式救生筏按船舶航区来分类型,有A型(国际航行船舶配备)和B型(短程国际航行客船及国内航行船舶配备)气胀筏两种。A型和B型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区别,但在乘员定额、属具配备的要求上B型比A型稍低些,此外,A 型具有登筏平台。 气胀式救生筏有6人、8 人、12 人、15 人、25人等,最小的是6人,常见的是10人至20人的。按投放方式来分,气胀式救生筏有抛投式和吊架降落(可吊)式气胀筏。 气胀式救生筏由上、下浮胎组成,下浮胎是一个独立的气室,上浮胎也是一个气室,但与篷柱用单向阀相通。这样,如一气室损坏,另一气室仍能支持额定乘员浮于水面,并当上浮胎损坏时,篷柱仍能保持支撑状态。上、下浮胎内侧各有一个安全补气阀,当钢瓶通过充气阀充气,压力超过2倍工作压力时,安全充气阀能自动放气并发出尖叫声;低于工作压力时,也能通过它用充气器充气。上、下浮胎外侧各有一个筏体排气阀,是供检修后放掉浮胎内气体,以便折叠存放用。 气胀式救生筏内、外把手索附设在上、下浮胎之间,外把手索便于落水人员攀附,内把手索是当筏摇晃太甚时,供筏内人员做把手用。在救生筏进出口处装有半刚性踏板,有的则在浮胎下面设尼龙带软梯,在上浮胎上面还装有登筏扶手索,便于登筏者爬上救生筏并将自己拉入筏内。 气胀式救生筏示位灯装在篷柱顶部,由海水电池或干电池供电,并可用人工控制。灯光能见距离为2n mile,可使用12h。 气胀救生筏从18m高度抛下水,在常温条件下能充气成型,并且不影响筏体和属具的正常使用。能经受在一切海况下暴露漂浮达30 天。人员从4.5m高处跳落到浮于水面的筏上时,顶篷和筏体温不会受损,筏体材料及粘缝强度有5倍的安全系数。
(1)可浮桨2支。 (2)系有不少于30m 长浮索的可浮救生环1个。 (3)装有可浮柄的非折叠式安全小刀1把,系以短绳并存放在顶篷外靠外首缆与救生索与救生筏系连处的袋子内;另外,乘员定额为13人或13人以上的救生筏应加配1把不必是非折叠式的安全小刀。 (4)配可浮水瓢1只,乘员定额为13 人或13人以上的救生筏应配可浮水瓢2只。 (5)海绵2块。 (6)海锚2只,每只配耐腐锚索及收锚索各1根,一只锚固定系于筏上,另一只锚备用。 (7)开罐头刀3把。 (8)急救包1套,置于使用后可再盖紧的防水箱内。 (9)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10)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4支。 (11)手持火焰信号6支。 (12)漂浮烟雾信号2个。 (13)适用于莫氏通信用的防水手电筒1只,连同备用电池1组及备用灯泡1只,装在同一防水容器内。 (14)有效的雷达反射器1具。 (15)日光信号镜1面以及与船舶和飞机通信用法须知。 (16)印在防水硬纸上,或装在防水容器内的救生信号图解说明表1张。 (17)总数为救生筏额定乘员每个人不少于10000kJ的口粮,口粮应保存于气密包装内,并收存于防水容器内。 (18)防水容器数个,内装总数为救生筏额定乘员每个人1.5L的淡水,其中每个人所需的0.5L可用2天内能生产等量淡水的海水除盐器来代替。 (19)钓鱼用具1套。 (20)不锈饮料量杯1个。 (21)救生筏额定乘员每个人配防晕船药片6片和清洁袋1 个。 (22)救生须知。 (23)紧急行动须知。 (24)修补破洞的修补工具1套。 (25)充气泵或充气器1个。 (26)足供10%的救生筏额定乘员使用的保温用具,但不得少于2件。 上述属具,凡适宜者,应收存在容器内,如果容器不是救生筏的整体部分或固定地附于救生筏上的,则容器应存放并制牢在救生筏内,并能在水面漂浮至少30min,不至损坏其内所存属具。 投放与登乘 ﹀ ﹀ ﹀
扶正 ﹀ ﹀ ﹀ 扶正人穿好救生衣游到救生筏有钢瓶的一边,拉牵救生筏使钢瓶处于下风;爬上筏底,抓住扶正带,站在钢瓶上面,面对风浪; 准备好,抓住有利时机。身体下蹲后猛然后仰,利用身体重力将筏拉起;当筏已拉至将垂直时,估计依其惯性,可以扶正,此时应双脚猛蹬钢瓶,仰面蹬离救生筏,以免被扣在筏底;如被扣在筏底也不必紧张,双手托住筏底,推开救生筏,身体即可浮出水面;15人以上气胀筏,如一人扶正有困难,也可两人同时爬上筏底进行扶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