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看:中医真能治疗脂肪肝!

 书法初步 2015-12-17




小编导读


稍有空闲,很多人都爱邀三五好友,点上一桌好菜,谈天说地聊心事,举杯畅饮消忧愁,推杯换盏多高兴,后果却要肝承受。多少肝被膏粱厚味、美酒佳肴所伤,现如今,脂肪肝已是见怪不怪的疾病,只是该如何治疗?据说名中医有巧计!



案一

患者,女,47岁。2007315日初诊。

腹痛腹胀2年。

素喜食肥甘,极少饮酒。胸胁痛,经常卧床休息,进食高营养食物。半年以来身体渐胖,头晕胸闷,胸胁胀痛加剧,饱食后更甚。食欲好,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身倦不愿活动。B超检查提示为脂肪肝,进一步行腹腔镜肝活检提示肝细胞脂肪浸润,诊断为脂肪肝。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病毒检测均为阴性。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5U/L,血清甘油三酯8.33mmol/L,胆固醇酯7.8mmol/L。自服保肝西药治疗3个月,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就诊时,右胸胁胀痛,疲惫易劳,形寒肢冷,食欲好,饱食后尤甚,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身体肥胖,右胁下一指可触及肝脏,质韧,轻度触痛。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0U/L,血清甘油三酯6.33mmol/L,胆固醇脂6.5mmol/L

西医诊断:脂肪肝(非酒精性)。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分型:肝郁气滞,痰浊阻络。

治法:疏肝理气,祛痰通络。

方药:枳实导滞丸合茵陈蒿汤加减。生大黄6g(后下),枳实12g,青皮12g,半夏9g,白术12g,郁金12g,丹参15g,茯苓15g,茵陈15g,虎杖15g,焦山楂9g,焦六曲9g,生栀子9g7剂。

医嘱: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调饮食,适当运动。

二诊:服用上方后,胸胁胀痛减轻,仍大便干结,舌脉同前。上方加桃仁6g,改生大黄9g14剂。

上方服用后,患者大便每日34次,便中有油腥物,胁痛大减,胸闷消失,舌质淡,苔薄黄,脉沉缓。此是瘀浊下行,气血通畅之象。上方随症加减近5个月,患者诸症均解。复查肝功能、血脂正常,显示脂肪肝消失。嘱合理安排饮食,严格控制肥甘厚味的高脂肪饮食,以低糖、低脂、高蛋白及高维生素为原则,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锻炼,适当减轻体重,调节情志,保持一定的体力消耗。



脂肪肝依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肝痞”“肝病”“胁痛”“肝胀”“肝积”“肝着”“肝壅”“积聚”“息贲等范畴。文献对其早有相关论述,《灵枢·胀论》谓: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肝之脉布于两胁,肝郁气滞,故胁胀。脾受肝制,脾失健运,运化失职,加之过食膏粱厚味,经常卧床休息,体质肥胖,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痰血搏结,乃成胁下积块。脉弦滑,苔黄腻,均为气滞和湿痰之征象。本案辨证为肝郁气滞,痰湿阻络。治以疏肝理气、祛痰通络之法。方中加入白术、茯苓健脾扶正,淡渗利湿;半夏燥湿以化痰,降逆以和胃;甘草调和诸药。此外,患者食欲好,体胖,大便干结,故用大黄破血祛瘀通便。诸药合用,使脾胃健运,湿痰祛除,则诸症可愈。

脂肪肝是肝脏脂类沉积造成的临床代谢综合征,疾病初期在未形成脂肪肝时主要表现为肝区不适和消化系统的症状。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指出:肝气乘脾,脘腹胀满。气虚则脾弱肝强,侮其所胜,食则饱胀,腹中气冲作泄也。扶土泄木,一定法程。因此该病案治疗过程中,除清肝利胆外,后期均酌情养肝柔肝,但时时不忘培补脾土。西医对脂肪肝,目前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本案证明,运用中医药对脂肪肝辨证论治,对降低血脂,促进肝内脂肪消退,改善肝功能,消除临床症状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案二

患者,男,42岁。2006114日初诊。

中上腹反复疼痛3年。

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少量饮酒。自20033月以来,食欲不振,腹胀,食后尤饱食后更甚,肝区隐痛,食厚味后加剧,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黄赤。20038月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肝大,中度脂肪肝。ALT70U/LAST 45U/LTG8.33mmol/L。自服保肝西药治疗3个月,复查肝功能正常。2006113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就诊时,身体肥胖,疲惫易累,食欲不振,厌食油腻,右胁隐痛,胃脘部胀满,食后加重,食油腻则恶心,大便稀溏,小便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肝脏右胁下一指可触及,质韧,轻度触痛。

西医诊断:脂肪肝(非酒精性)。

中医诊断:胁痛。

辨证分型:肝胆湿热,痰浊互结。

治法:清热利湿,祛痰化浊。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赤白芍各12g,生地黄15g,桃仁9g,牛膝15g,柴胡9g,太子参30g,黄芪15g,白术12g,半夏12g,生山楂12g,丹参12g,茯苓12g,葛根12g,连翘12g,茵陈12g,延胡索12g7剂。

医嘱:合理安排饮食,严格控制肥甘厚味的高脂肪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及高维生素为原则,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锻炼,合理减轻体重,控制饮酒,调节情志,保持一定的体力消耗。

二诊:20061111日。诸症明显好转,唯右胁仍偶有隐痛。原方加川楝子15g,制香附6g

继续治疗1个月后,除疲惫易累外其他症状均消失,原方去半夏、葛根、连翘、茵陈,加山茱萸9g2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肝功能、血脂正常。B超提示肝脏未见异常。


《灵枢·胀论》谓: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方中以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淡渗利湿,连翘、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郁金、半夏理气化痰,赤白芍、丹参活血化瘀散结,延胡索、葛根解痉止痛,生山楂味酸柔肝,甘草味甘敛肝,生地黄甘凉,归肝、肾经,益阴津,养肝肾。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痰化浊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