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嘗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這幾句話都是人生最高的哲學,也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他對孔子說,老師啊!你平常告訴我的話,凡是作人做事,不管大事小事,「寡不道以懽成」。很少有事情是完全成功,或是高興圓滿的。這就是佛學的道理,娑婆世界,萬事都有缺陷,沒有一個圓滿的人,沒有一件圓滿的事。 現在孔子說的也是這個話,就是事情很少能合於一個法則,合於什麼法則呢?「懽成」,永遠是歡喜快樂的結果,才稱為「懽成」。 所以人世間,作人做事之難,「事若不成」,尤其政治上或外交上的任務,事情如果不成功,大家都不好,「必有人道之患」。或者給皇帝殺了,或者給敵人殺了,或者去坐牢,或者有其他的禍害出來,或者路上有人行刺啦!譬如美國的總統,給人打了一槍。 「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有時候國家的大事成功了,你覺得當時非常輝煌,但在歷史上可能是一個很糟的事,有陰陽之患,在冥冥天道中,會受很壞的果報,或遭到四周其他人的妒忌。「若成若不成」,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好,「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如果能做到沒有後患的話,只有最高道德得道的人,才能做得到,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人間世〉這一篇,先講到孔子告訴顏回,想去糾正一個人主是不可能的;與其入世為帝王之師,還不如退而自修。這是第一個故事,講入世之難,幾乎比出世修道還要難。所以要顏回重視自己的修養,由自修做工夫的方法,提出來心齋這一段。 十方禪林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facebook https://www./ShiFangChanL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