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典故】—推敲

 寒冰水鎏 2015-12-17

 

 
【俗语典故推敲
 

 

 

典出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贾岛于夜间访友不遇,在驴背上作诗句《题李凝幽居》。其中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一直不知道用“推”字还是“敲”字更好些,于是在驴背上苦苦思虑。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得知情由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后认为“作敲字佳矣”。为什么“敲”比“推”好呢?因为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游,作者(也就是诗中的“僧”)深知其为人,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既是夜间,怎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呢?想必是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噪动。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用“推敲”来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源文信息/网络 ★ 收集整理/寒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