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教研方式,体现在日常的听评课活动中。然而,在学校的教研实践中,一些教研活动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深入课堂调研之后,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听评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自说自话现象。为此,在常规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引入“合作”机制,即通过听评课主体与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立体、多维合作,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真情沟通的研修氛围,使评价主体尽量客观、从容地发现和分析问题,授课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和建议,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前交流有助于明确观察内容和目标 课前交流是观察教师与被观察教师的首次合作,是课堂观察的必要前提。课前交流主要通过五个环节实现双方的沟通:①观察者与授课教师共同商定观察课题。②授课教师与所在备课组共同商讨实施课题的策略、设计教案。③观察者在了解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上,与授课教师共同确定课堂观察的重点和观察目标。如某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④了解学情。如班级人数、认知水平、学生差异、师生关系等。⑤制作观察量表,明确要采取的观察、记录方式,并与被观察者交流,被观察者填写“课前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沟通表”。 课堂观察中要营造鼓励和尊重的氛围 课堂观察是观察者与授课教师之间的第二次合作。首先,授课教师要抱着上“家常课”的心态来执教,愿意接受他人的观察,并做好不受现场观察影响的心理准备。课堂观察不是观摩课或公开课,而是在会诊常态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教学的意见或建议。因此,授课教师应充分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修饰性的教学表演来掩盖存在的问题,确保观察者能获取真实有效的第一手信息。其次,每次观察至少要有两位观察者,观察者之间需要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因为进入课堂后,要将课堂中的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运用量表对每个单元进行定格、描述与记录。最后,合作还包括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唯有真情的表达才能激起学生对课堂的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反馈因合作而客观、真实 合作式课堂观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侧重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二是通过课堂观察提取素材,发现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而再回到课堂进行观察、研究、思考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比较全面地诊断、改进常态课教学,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因此,信息反馈就成为合作式课堂观察的一个重要环节。信息反馈是观察者与授课教师共同分享观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课堂教学分析的过程。观察者要根据观察数据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明晰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借助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通过合作式课堂观察中的信息反馈,观察者可以及时将课堂上发现的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并有针对性地协商和探讨,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改进方案,推动授课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策略。 如在学生课堂状态的“合作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给出的问题是:比较分数2/7与4/9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观察者认为这个问题不够恰当。因为,很难从一组分数大小的比较中,得出普遍的规律。虽然学生活动时间充足,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合作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讨论成为有形无实的伪讨论,教师也只好自问自答。观察者和授课教师共同研讨后,大家将上例中的学生探究、讨论活动改进为: 1.通过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1)1/2与2/3 (2)2/7与4/9 (3)2/5与5/8 (4)6/7与11/12 这样改进后,问题明确,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的参与度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在合作中实现教学行为改进 解决问题的策略也由观察者和授课教师共同商讨确定。教学改进可由授课教师或观察者来落实,即相同的内容在其他班级再上课(或就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同一个班级上课),实施同样的课堂观察,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将之整理和总结,形成经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将越来越深刻,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一个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以及再由理性向实践的转化,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行为来实现的。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学行为不断跟进的过程。其中不仅有知识的分享和认同,更有情感的沟通与升华。因此,这种合作必然是稳固而成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