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寻梦梵音 2015-12-18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五根】

  根即能生之义,谓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一、信根,谓信于正道也。二、精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也。三、念根,谓于正法记忆不忘也。四、定根,谓摄心不散也。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五根】

  ﹝出法界次第﹞
  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正道者,即四念处观也。助道者,即五停心之观也。无漏者,因修禅定不落生死也。)
  [二、精进根],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倍策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一心观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
  [四、定根],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一心寂定,相应不散,是名定根。
  [五、慧根],谓四念处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五力】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五力】

  ﹝出法界次第﹞
  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谓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
  [三、念力],谓念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
  [四、定力],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事理禅定者,事即色界、无色界、禅定也。理即声闻等依理修习所发禅定是也。)
  [五、慧力],谓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五力及十力】

p0272
瑜伽九十八卷十二页云:复次诸佛如来,依自利行及利他行,为欲显己与诸弟子有差别故;说如是言:诸有学者,成就五力;唯有如来成就十力。若有成就有学五力,行自利行,诸圣弟子;获得最上阿罗汉果。从此无间,一切自义,皆得究竟。如来获得阿罗汉已;成就十力,行他利行。即用利他,以为自义。设于是时,一切所化,其事究竟,入无余依般涅槃界;当知尔时,于所作事,方得圆满。若所修行阿罗汉行,若为利他即自义行,此二因缘,于诸弟子,皆为殊胜。如来十力如菩萨地,已广分别。

FROM:【法相辞典】
 
【五力】

谓信、精进、念、定、慧。一、信力,信一切法从因缘生,颠倒妄见心生如旋火轮,如梦如幻;二、精进力,昼夜常行精进,除却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摄护五根,诸深经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论;三、念力,常一心念,欲具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解脱,欲身、口、意业诸法生、灭、住、异智中,常一心念;四、定力,善取定相,能生种种深定;五、慧力,为尽苦,圣智慧成就,是智慧为离,诸佛为涅盘,以智慧观一切三界无常,力者能破烦恼、度众生、得无生法忍,是名为力,又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故名为力。


FROM:【祖庭事苑】
 
【七觉分】

 (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一,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梵Saptabodhyan%ga。

FROM:【佛学大辞典】
 
【七觉分】

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之法,而力行正法。

FROM:【佛学常见辞汇】
 
【七觉分】

  ﹝出法界次第﹞
  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三觉分,属慧;除、舍、定三觉分,属定;念觉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
  [一、择法觉分],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简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喜,即欢喜。谓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觉分],除,即断除。谓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舍,即舍离。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定,即禅定。谓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
  [七、念觉分],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昏沉之时,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观察诸法,令不昏沉;若心浮动之时,当念用除觉分除身口之过非,用舍觉分舍于观智;用定觉分入正禅定,摄其散心,令不浮动,是名念觉分。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编)】
 
【八正道】

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
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或生活。
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
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
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便可证得阿罗汉果。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八正道】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A^ryama%rga,巴Ari^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r!s!ti,巴Samma%-dit!t!hi(正者Samyak及Samma%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m%kalpa,巴一sam%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a%c,巴-va%ca%),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a%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a%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a%ya%ma,巴-va%ya%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r!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a%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余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FROM:【佛学大辞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