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石潭子 2015-12-18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12月7日,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医学礼堂举行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演讲。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表的获奖演讲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不过很快,关于屠呦呦的获奖演讲版本却戏剧性地成为“罗生门”事件。这两天,一篇名为“屠呦呦获奖致辞:感谢青蒿和四个人”刷爆了朋友圈。这篇稿源来自“中国兰州网”的文章文字清新、内容平实、情绪充沛,放在中国诺奖得主屠呦呦的名下,其中的反差和张力制造出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即使行文不够老练且有“心灵鸡汤文”的嫌疑,但文章确实感人,一夜间流传甚广。

  昨天(12月12日)观教君和部分语文教材编写学者和语文特级教师聊及此文,得知已有教材学者有意推荐此文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无论从文章的思想意义还是文学意义,此文都有入选教材的理由。不过,也有语文教学学者坦言,此文缺乏诚意,“有人修饰过”。另有知名的语文特级老师建议,此文需查验真伪。

  兹事体大,不可不察呵。观教君赶紧四处搜索屠呦呦获奖致辞的真实版本。在多个官方报道中发现,当天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遍寻网络,终于找到了官方版本的演讲全文。

  在查询屠呦呦演讲的路上,还发现一篇看上去更带劲的“屠呦呦获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其实,这篇标准版的“心灵鸡汤文”不值得一驳,多半是网友的自我感言或朴素祝愿呵。

  “京城教育圈(bjeduvision)”今天特别分享屠呦呦获奖演讲的两个版本,真伪之间,耐人回味,供圈友们参考。顺便说一句:无论是开阔视野,还是应对中高考,屠呦呦获奖都是无法避开的历史性事件。屠呦呦的获奖致辞能否进小学中学教材,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屠呦呦获奖和青蒿素,也是一个可以从语文、生物、化学、历史、思品等多个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新课题。

  刷爆朋友圈的致辞伪作:

  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屠呦呦获奖致辞为啥出现两个版本

  真实版本的获奖致辞:

  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度,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10月4日,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即标号191#的样品,以1.0克/公斤体重的剂量,连续3天,口服给药,鼠疟药效评价显示抑制率达到100%。同年12月到次年1月的猴疟实验,也得到了抑制率100%的结果。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抗疟药效的突破,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1972年8至10月,我们开展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研究,30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全部显效。同年11月,从该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