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断舍离”到整理人生

 Asurakoo 2015-12-19

你听说过“断舍离”吗?最近,在众多语言文字专家的评议下,《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了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这一颇具禅味的时尚新词“断舍离”也位列其中。日本杂物整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提倡的“断舍离”,是一种“做减法”的生活理念,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断舍离”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初心,重获幸福,想必这正是其深入人心的奥秘所在。

断舍离:有舍才有得

谈到“断舍离”的起源,就不能不谈到“断舍离”的创始人山下英子,她从大学时代开始学习瑜伽,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致力于提倡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她自称“杂物整理咨询师”,多年来举行讲座,帮助不计其数的学员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收获人生的重大转变。她所著的《断舍离》一书,更是掀起了全世界“断舍离”的新风潮。

也许你会疑惑,仅仅是整理收拾房间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如何谈得上改变人生呢?对此,山下英子是这样说的:“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让物品成为你的死党

在这个消费时代,物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充斥着眼球,大多数人也习惯于通过追逐和占有物品获得满足感,但久而久之,太多的欲念反过来却使人们成为了物品的附庸,冷漠的“城市病”四处蔓延。山下英子认为,物品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一粒米放在饭碗里充饥就是适当的,而落在水槽就必须清理,让物品回归于它应该在的地方,正是人的内在智慧的表现。

也许是因为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万物皆有神灵的说法,山下英子在“断舍离”的理念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物品成为好朋友”的观念。她将人与物的关系置换为人际关系,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物品对自己的意义:假如房间里的物品都是你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是不是让你很不舒服呢?倘若这些物品都是得心应手的好朋友,那么你就会松一口气。再进一步,如果物品都是精挑细选而来的,是你真正需要也无比珍视的“死党”,和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其中的快乐便不言而喻了。

山下英子说,物品原本就是因为要用才留在手边的,如果一直忽视、遗忘它,甚至把它塞进柜子的深处落尘,那么物品非但无法完成使命,连自己的存在价值也被否定了。

“断舍离”所要做的,就是释放对你而言“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让这些“陌生的老朋友”流转到更适合的地方去,将房间里的物品控制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从拟人的视角看来,舍弃物品不再是令人叹惜之事,更显得有情、有趣。

幸福来源于整理人生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在《断舍离》一书的前言里写道:“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幸福有时候并不是累积而成的,而要通过割舍来获得。“断舍离”的不可思议之处就在于,它的外在表现不过是“一个劲儿地扔掉没用的东西”而已,但会带来行为的改观,让每个人回归原来的生活态度。在收拾物品的同时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这种自我肯定的过程,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真实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整个人生豁然开朗起来,幸福也就唾手可得。

活着就是不停的选择,山下英子在书中谈到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这些无法对物品做出选择的人,往往也对人生无所适从,难以摆脱情感和心灵的枷锁。第一种就是逃避现实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太过忙碌,几乎没有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起来。第二种是执着过去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他们多半依旧活在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中。第三种是担忧未来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不安要素,比如过分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

这三种不同的迷茫心理,就潜伏在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中,那么通过“断舍离”的实践,将我们的人生锁定于当下的现实,重新认识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重寻幸福的捷径呢?

从思考方法开始逆转

看着杂乱的家居环境,你是否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好和山下英子一起“断舍离”了?要知道,“断舍离”并不是简单地收拾和整理物品,掌握“以自我为主”的思考方法也很重要。以下几种思路误区,你犯了吗?

误区一 找个时间,一次性把房间收拾完

“断舍离”的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从能用多少时间出发,找出今天想要进行“断舍离”的某个场所,即使是一个抽屉,或者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也可以。只有这样立即获得满足感,若是时间不够半途而废的话,会使环境更加糟糕。

误区二 把物品全部装进收纳空间里

现在很多住宅中设计了充裕的收纳空间,比如衣柜、抽屉、收纳箱等,很多人会把它们塞得乱七八糟,眼不见为净,而“断舍离”的本质在于减少物品,所以在看不见的收纳空间里,原则上只能放满七成,留出的三成就可以作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误区三 高级货用着浪费,不如收起来

物品是投射主人形象的镜子,稀少、昂贵的物品更要物尽其用。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倘若将高级品束之高阁,平日只使用廉价货,那么不仅否定了高级品的价值,而且也给别人带来随随便便的印象。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谈到“断舍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故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卖废品的经历。以前,我常将家中垃圾堆放在家门口,等着收废品的人取走,但自从有一次小贩推诿了没有来,我便索性把这些废旧品,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全部都扔掉了。舍弃它们的时候,我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一方面是因为家门口恢复了洁净,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这些废品很多都被小区里的老人拾到,他们通过卖废品得到了收入,这使我心中产生了类似于“布施”的自豪感。由此观之,“舍”不仅意味着舍弃,更是让物品回归到最需要它的人手里,我想这正是“断舍离”理念的题中之意。

导演李安在遭遇事业低谷时,每天都不上班,埋头做家务,但他过后却坦承,恰恰是那段日子给予了他最为丰富的灵感。确实,打扫房间可以称为一种“动禅”。在压力巨大,情绪不好的时候,整理房间的简单动作可以使你的意识放松、安宁,寻回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思路,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道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人的修为也包括对自我的管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就是对他个人的投射,办公桌乱成一团、丢三落四的人,生活中很可能碌碌无为,而在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中,人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去挑战目标。

在“断舍离”之路上,千万不要让习惯局限了你的思想和行动。留在身边的物品就代表了你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因为害怕改变而不愿丢弃物品,固守过去一团糟的生活状态,那么新的大门也不会向你敞开。人生是多姿多彩的,希望大家不要拒绝新的机遇,要勇于面对自我、突破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